基于自然人機交互兒童表演故事游戲動作設計
本文關鍵詞:基于自然人機交互兒童表演故事游戲動作設計
更多相關文章: 動作設計 體感交互 表演故事游戲 學齡前兒童
【摘要】:角色是游戲的靈魂,角色動畫的動作設計則是將一個游戲角色賦予生命的過程。學齡前兒童是游戲的特殊受眾群體,游戲對于他們而言是認識生活的渠道,體驗社會的方式。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技術的進步,人們需要更簡單、更符合人類習慣的人機交互方式。因變復雜操作為簡單肢體動作的交互優(yōu)勢,自然人機交互方式發(fā)展迅速,被引入到學齡前兒童游戲中來。特別是體感交互方式其操作的自然性解放了兒童的雙手,釋放了天性,讓他們可以更好地、葆有天性的沉浸在游戲中。但任何游戲都有其敘事法則,操作的自然性并非是放任,而是在葆有天性的前提下對兒童的行為動作進行引導,寓教于樂,不僅在游戲中娛樂身心,還可以得到諸多方面的提高,因此兒童體感游戲中的動作設計變得尤為重要。兒童體感游戲的動作設計需要更加貼合兒童的生理習慣和認識世界的方式,幫助他們成長,如何做到這些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以北京林業(yè)大學信息學院可視媒體研究所基于自然人機交互技術自主研發(fā)的兒童表演故事游戲——《故事工坊》為平臺,結合unity3D的插件Unity Puppet2D,以力學規(guī)律、動畫運動規(guī)律、故事表演及學齡前兒童的特征作為理論基礎,結合自然人機交互方式的特點,展開對學齡前兒童游戲動畫動作設計的研究。通過本次兒童表演故事游戲的動畫動作研究,以期增加游戲的趣味性,促進學齡前兒童肢體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更好的發(fā)揮兒童游戲的娛樂性和教育性。
【關鍵詞】:動作設計 體感交互 表演故事游戲 學齡前兒童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林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P317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緒論7-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7-8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8-12
- 1.3 主要研究內(nèi)容12
- 1.4 論文結構及章節(jié)安排12-14
- 2 兒童體感游戲動作設計原理與方法14-33
- 2.1 用戶群體與需求分析14-20
- 2.1.1 用戶群體分析14-18
- 2.1.1.1 學齡前兒童生理特征14-16
- 2.1.1.2 學齡前兒童心理特征16-18
- 2.1.2 用戶需求分析18-20
- 2.2 動作設計原理20-29
- 2.2.1 動畫力學原理21-25
- 2.2.2 基本運動規(guī)律25-29
- 2.3 動作設計方法29-33
- 2.3.1 游戲動作分析及構思29-32
- 2.3.2 游戲動作的時間及節(jié)奏設定32-33
- 3 《故事工坊》表演故事游戲及動作設計實踐33-59
- 3.1 游戲平臺分析及設計內(nèi)容33-35
- 3.1.1 《故事工坊》兒童表演故事平臺分析33-34
- 3.1.2 游戲動作類別34-35
- 3.2 故事劇本改編及動作整理35-39
- 3.2.1 故事劇本改編35-37
- 3.2.2 故事動作整理37-39
- 3.3 表演故事游戲角色設定及場景39-42
- 3.3.1 主要角色設定39-40
- 3.3.2 次要角色設定40-41
- 3.3.3 游戲場景設計41-42
- 3.4 表演故事游戲動作設計42-57
- 3.4.1 游戲動畫動作設計42-54
- 3.4.1.1 角色動作設計42-52
- 3.4.1.2 角色與場景相對位置的變化52-54
- 3.4.2 游戲交互動作設計54-57
- 3.5 結果展示57-59
- 4 總結與展望59-60
- 參考文獻60-62
- 附錄62-65
- 附錄1 家長訪談內(nèi)容62-63
- 附錄2 交互動作判定方法63-65
- 個人簡介65-66
- 導師簡介66-67
- 致謝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孫利民;;淺析動畫短片中動作設計的重要性[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年07期
2 袁廣福;;光影空間——電腦燈光動作設計藝術[J];現(xiàn)代電視技術;2011年01期
3 翁燦龍;;重彈“演人不演行”老調(diào)——試論如何利用行當“程式”塑造獨特人物[J];藝術科技;2013年06期
4 白色亡靈;;刺客[J];數(shù)字通信;2006年15期
5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于卓明 福建省藝術研究院;“中國流”動作設計的思考[N];中國電影報;2011年
2 鐘言;八部話劇之我見[N];文藝報;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忠彬;日本體育運動題材動畫作品的動作設計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5年
2 孟奇;基于自然人機交互兒童表演故事游戲動作設計[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年
3 王曉燕;動畫角色動作設計與真實動作的關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4 劉景玉;動作設計在產(chǎn)品創(chuàng)新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5 李順利;中國動畫動作設計的傳統(tǒng)文化性[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6 周世華;動畫片動作設計中的情感表達[D];南昌大學;2011年
7 李睿文;美、日主流動畫動作設計的差異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8 王濤;話劇演員外部動作設計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5年
9 陳敏;動畫片形象動作設計與兒童審美心理[D];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10 牛春舟;動畫影片中動作與鏡頭的配合[D];吉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3615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53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