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像素級人臉標注的人臉編輯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1-08-04 12:10
隨著計算機視覺和圖形學的快速發(fā)展,圖像因其表示直觀、傳遞便捷,逐漸成為人們日常信息交流的主要載體。其中,人物圖像在很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身份驗證、人機交互、監(jiān)控、取證、醫(yī)療診斷和治療等,這促使其成為機器識別和計算機視覺的主要課題之一。而且,由于人臉是人體上蘊含差異化信息最多的部分,因此人們僅通過觀察人臉便能獲得豐富的信息,如人的性別,種族、年齡、健康、情緒,甚至職業(yè)等等。本文的研究重點則在于人臉編輯。在手機等移動設備已經(jīng)普及的當下,朋友圈和微博等應用促進了社交網(wǎng)絡的分享功能。很多人喜歡將自己或者家人的照片分享到社交網(wǎng)絡上,以獲得更多的關注。然而,對于一般用戶而言,其拍攝的照片往往會存在缺乏層次感、曝光不足、色彩飽和度低等問題。若是沒有一定的攝像功底,人們很難拍攝出意境和光照俱佳的照片。這時,圖像編輯便能幫助人們解決這一問題。即使對于部分面部有"缺陷"的人,例如受傷,雀斑,圓臉等通過化妝都難以遮蓋的問題,人們也可以通過人臉編輯的手段來得到較為滿意的照片。目前市場上有諸多圖像編輯軟件,例如Adobe公司的Photoshop、美圖公司出品的美圖秀秀等等。其中部分軟件的確能較好的實現(xiàn)圖...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對照表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的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本文的研究內容和結構安排
1.2.1 本文研究內容和貢獻
1.2.2 本文的結構安排
第二章 相關工作
2.1 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算法
2.1.1 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算法的簡介
2.1.2 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算法的相關工作
2.2 人臉圖像編輯的相關工作
2.2.1 人臉編輯的簡介
2.2.2 人臉圖像的面部光滑
2.2.3 人臉圖像的五官或者面部克隆
2.2.4 人臉圖像的面部融合和化妝
第三章 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算法
3.1 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基本原理
3.1.1 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簡介
3.1.2 全卷積網(wǎng)絡簡介
3.2 本文的整體網(wǎng)絡結構
3.2.1 數(shù)據(jù)集組成
3.2.2 形狀先驗
3.2.3 網(wǎng)絡參數(shù)的設定和運行時間
3.3 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結果的展示
第四章 基于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的人臉編輯方法
4.1 人臉光滑算法及結果展示
4.2 人臉克隆算法及結果展示
4.3 人臉融合和人臉化妝算法及結果展示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321674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號對照表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的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本文的研究內容和結構安排
1.2.1 本文研究內容和貢獻
1.2.2 本文的結構安排
第二章 相關工作
2.1 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算法
2.1.1 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算法的簡介
2.1.2 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算法的相關工作
2.2 人臉圖像編輯的相關工作
2.2.1 人臉編輯的簡介
2.2.2 人臉圖像的面部光滑
2.2.3 人臉圖像的五官或者面部克隆
2.2.4 人臉圖像的面部融合和化妝
第三章 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算法
3.1 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基本原理
3.1.1 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簡介
3.1.2 全卷積網(wǎng)絡簡介
3.2 本文的整體網(wǎng)絡結構
3.2.1 數(shù)據(jù)集組成
3.2.2 形狀先驗
3.2.3 網(wǎng)絡參數(shù)的設定和運行時間
3.3 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結果的展示
第四章 基于像素級人臉圖像標注的人臉編輯方法
4.1 人臉光滑算法及結果展示
4.2 人臉克隆算法及結果展示
4.3 人臉融合和人臉化妝算法及結果展示
第五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3216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3216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