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OS平臺的HSK詞匯類APP調(diào)查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16 14:51
當前,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全面普及,“漢語熱”在全球范圍內(nèi)也持續(xù)升溫,參加HSK考試的學生日益增加,師資短缺矛盾逐漸突顯。手機APP因具有便捷性、使用不受時地限制、資源豐富等優(yōu)點,成為推動HSK學習的一種重要學習工具。進行HSK詞匯APP相關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輔助HSK學習,進而加強漢語國際推廣,促進漢語國際化進程,實現(xiàn)漢語教學和考試的國際化發(fā)展。當前HSK詞匯APP數(shù)量并不多且質(zhì)量良莠不齊,導致使用者無法選擇一款較為滿意的APP。針對這一問題,本文采用文獻調(diào)研和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研究了當前使用者在目的、時間、地點、習慣、滿意度等方面對于HSK詞匯APP的使用情況和反饋,初步篩選出49個APP評價指標。論文還采用德爾菲法調(diào)查了專家對上述49個指標的意見,根據(jù)結果構建了一個包含4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30個三級指標的HSK詞匯APP評價指標體系模型,并進一步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項評價指標權重值,確定HSK詞匯APP評價體系,最后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當前市場上22款HSK詞匯APP進行評價。本文認為,目前HSK詞匯APP整體處于一般水平,詞匯設計和功能設計較差,約1/5的APP不合格。同時根據(jù)評...
【文章來源】:浙江科技學院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13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HSK詞匯APP層次結構模型圖
浙江科技學院碩士學位論文第5章HSK詞匯APP優(yōu)缺點分析58示學習目標,如CompleteChinese、HSK(多國版)、HSKvocabulary等。這三種方式都很好地為學習者供了學前指導,讓他們在學習生詞前有一個明確的任務,從而能夠更好的規(guī)劃學習時間,掌握學習進度,第一種方式將整個學習任務切分為不同的小的單元目標,一定程度上分解了學習者的學習壓力,有助于他們利用碎片化時間分單元進行學習。第二三種列表式的展示方式有助于學生進行生詞預習和復習,他們可以根據(jù)列表快速了解或回顧本單元學習的生詞及其意思。但是所有的APP的學習目標都只是簡單的定量分類,都不支持個性化目標的制定,這是需要日后升完善的一個功能需求。圖5-1APP學習目標展示圖2.詞匯按照難易順序進行等級排序。HSK詞匯APP所展示的詞匯基本符合學生學習詞匯的難易順序。除漫中文、LearningHSK、HSK12345Test(HSK1-6/易學中文)、enjoyChinese、HSKChineselevel1-6五款APP按照字母排序或沒有排序外,其他APP均按照HSK1-6級的順序整理學習詞匯。這就避免了學生在使用APP時因講解不明、講解過難、跳級式學習等問題消耗大量額外時間去查詢其他資料,節(jié)省了學習時間成本。除上述五款APP外,其余APP內(nèi)容難易度的設置較為妥當,內(nèi)容難度設置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可以根據(jù)使用者的實際水平進行簡單的遞增/遞減梯度設置,內(nèi)容難度具有一定的區(qū)別性,如下圖5-2為HSKHero,這款APP設置了高低兩個級別的詞匯學習及練習模式和容易、一般、困難三個挑戰(zhàn)模式,學習這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水平選擇對應的等級和模式進行學習挑戰(zhàn),較好的的處理了低水平使用者和高水平使用者的難易平衡問題。
HSKHero展示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平臺類教育App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 黃斌,楊馨宇,呂梅.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9(16)
[2]漢語學習APP對漢語網(wǎng)絡資源建設的啟示——以iChinese APP為例[J]. 楊倩. 出版廣角. 2018(14)
[3]工具型對外漢語學習APP調(diào)查研究[J]. 程娟,蔡欣芬,洪陽晨. 文學教育(下). 2018(05)
[4]留學生移動輔助漢語學習的需求分析[J]. 周可依,周原,劉鈺森,趙寧寧. 現(xiàn)代教育論叢. 2017(05)
[5]智能漢語學習字典APP評介——以Pleco為例[J]. 段舟楊. 新西部(理論版). 2017(11)
[6]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學習APP評價研究[J]. 趙學銘,舒珺,張振興.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7(02)
[7]移動應用程序(APP)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黃煒,李總苛,黃建橋. 圖書與情報. 2016(03)
[8]從激活擴散模型看詞匯學習APP對詞匯習得的影響[J]. 周靜敏.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6)
[9]漢語國際教育中手機學習軟件的使用初探[J]. 郭科理. 牡丹. 2016(02)
[10]掌上互動漢語教學APP功能研究[J]. 李聰,湯夢婷,金海蒂. 語文學刊. 2015(18)
博士論文
[1]二語詞匯學習軟件中的詞聚合效應[D]. 應真箭.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東盟國家來華留學生使用漢語學習類APP調(diào)查研究[D]. 胡惠茜.廣西大學 2019
[2]廣州高校留學生漢語學習軟件使用情況調(diào)查[D]. 卓少蓮.暨南大學 2018
[3]基于智能手機的HSK詞匯學習App的調(diào)查與開發(fā)[D]. 袁玲.渤海大學 2018
[4]APP在漢語詞匯自主學習中的應用[D]. 徐櫻子.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8
[5]針對新HSK4級詞匯的智能手機app內(nèi)容設計研究[D]. 吳夢珂.陜西師范大學 2017
[6]移動互聯(lián)背景下的漢語教學模式探索[D]. 趙瑩.沈陽師范大學 2017
[7]留學生詞典類漢語學習APP的應用現(xiàn)狀及優(yōu)化建議[D]. 代金贏.渤海大學 2017
[8]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的質(zhì)量管理研究[D]. 李媛.中央民族大學 2016
[9]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漢語學習APP及其作用[D]. 高健.陜西師范大學 2016
[10]基于iOS平臺的HSK客戶端設計與實現(xiàn)[D]. 劉長江.大連海事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41639
【文章來源】:浙江科技學院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13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HSK詞匯APP層次結構模型圖
浙江科技學院碩士學位論文第5章HSK詞匯APP優(yōu)缺點分析58示學習目標,如CompleteChinese、HSK(多國版)、HSKvocabulary等。這三種方式都很好地為學習者供了學前指導,讓他們在學習生詞前有一個明確的任務,從而能夠更好的規(guī)劃學習時間,掌握學習進度,第一種方式將整個學習任務切分為不同的小的單元目標,一定程度上分解了學習者的學習壓力,有助于他們利用碎片化時間分單元進行學習。第二三種列表式的展示方式有助于學生進行生詞預習和復習,他們可以根據(jù)列表快速了解或回顧本單元學習的生詞及其意思。但是所有的APP的學習目標都只是簡單的定量分類,都不支持個性化目標的制定,這是需要日后升完善的一個功能需求。圖5-1APP學習目標展示圖2.詞匯按照難易順序進行等級排序。HSK詞匯APP所展示的詞匯基本符合學生學習詞匯的難易順序。除漫中文、LearningHSK、HSK12345Test(HSK1-6/易學中文)、enjoyChinese、HSKChineselevel1-6五款APP按照字母排序或沒有排序外,其他APP均按照HSK1-6級的順序整理學習詞匯。這就避免了學生在使用APP時因講解不明、講解過難、跳級式學習等問題消耗大量額外時間去查詢其他資料,節(jié)省了學習時間成本。除上述五款APP外,其余APP內(nèi)容難易度的設置較為妥當,內(nèi)容難度設置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可以根據(jù)使用者的實際水平進行簡單的遞增/遞減梯度設置,內(nèi)容難度具有一定的區(qū)別性,如下圖5-2為HSKHero,這款APP設置了高低兩個級別的詞匯學習及練習模式和容易、一般、困難三個挑戰(zhàn)模式,學習這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水平選擇對應的等級和模式進行學習挑戰(zhàn),較好的的處理了低水平使用者和高水平使用者的難易平衡問題。
HSKHero展示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平臺類教育App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 黃斌,楊馨宇,呂梅.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9(16)
[2]漢語學習APP對漢語網(wǎng)絡資源建設的啟示——以iChinese APP為例[J]. 楊倩. 出版廣角. 2018(14)
[3]工具型對外漢語學習APP調(diào)查研究[J]. 程娟,蔡欣芬,洪陽晨. 文學教育(下). 2018(05)
[4]留學生移動輔助漢語學習的需求分析[J]. 周可依,周原,劉鈺森,趙寧寧. 現(xiàn)代教育論叢. 2017(05)
[5]智能漢語學習字典APP評介——以Pleco為例[J]. 段舟楊. 新西部(理論版). 2017(11)
[6]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學習APP評價研究[J]. 趙學銘,舒珺,張振興.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7(02)
[7]移動應用程序(APP)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黃煒,李總苛,黃建橋. 圖書與情報. 2016(03)
[8]從激活擴散模型看詞匯學習APP對詞匯習得的影響[J]. 周靜敏.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6)
[9]漢語國際教育中手機學習軟件的使用初探[J]. 郭科理. 牡丹. 2016(02)
[10]掌上互動漢語教學APP功能研究[J]. 李聰,湯夢婷,金海蒂. 語文學刊. 2015(18)
博士論文
[1]二語詞匯學習軟件中的詞聚合效應[D]. 應真箭.華東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東盟國家來華留學生使用漢語學習類APP調(diào)查研究[D]. 胡惠茜.廣西大學 2019
[2]廣州高校留學生漢語學習軟件使用情況調(diào)查[D]. 卓少蓮.暨南大學 2018
[3]基于智能手機的HSK詞匯學習App的調(diào)查與開發(fā)[D]. 袁玲.渤海大學 2018
[4]APP在漢語詞匯自主學習中的應用[D]. 徐櫻子.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8
[5]針對新HSK4級詞匯的智能手機app內(nèi)容設計研究[D]. 吳夢珂.陜西師范大學 2017
[6]移動互聯(lián)背景下的漢語教學模式探索[D]. 趙瑩.沈陽師范大學 2017
[7]留學生詞典類漢語學習APP的應用現(xiàn)狀及優(yōu)化建議[D]. 代金贏.渤海大學 2017
[8]漢語移動學習軟件的質(zhì)量管理研究[D]. 李媛.中央民族大學 2016
[9]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漢語學習APP及其作用[D]. 高健.陜西師范大學 2016
[10]基于iOS平臺的HSK客戶端設計與實現(xiàn)[D]. 劉長江.大連海事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416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1416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