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題詞表與百科知識相融合的領域本體自動構(gòu)建研究
本文選題:領域本體 + 主題詞表 ; 參考:《情報學報》2017年07期
【摘要】:在進行大規(guī)模領域本體的構(gòu)建時,基于手工方式的構(gòu)建模式效率較低并且可行性較差。為了解決大規(guī)模領域本體的自動化構(gòu)建問題,提出了一種領域主題詞表與網(wǎng)絡百科知識庫相融合的兩階段領域本體自動化構(gòu)建方案。第一階段,進行主題詞表至本體的粗映射,形成領域粗糙本體;第二階段,采用改進的同義詞詞林與編輯距離相似度相結(jié)合的方式對百科知識與粗糙本體進行自動融合、自適應調(diào)整和擴充,形成含有豐富語義信息的、良構(gòu)的領域本體。基于兩階段方法自動化地構(gòu)建了大規(guī)模中國電子政務領域本體(Chinese E-Gov Ontology),從而驗證該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domain ontology, the construction pattern based on manual approach is less efficient and less feasibl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utomatic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domain ontology, a two-stage automatic construction scheme of domain ontology is proposed, which combines domain subject list with network encyclopedia knowledge base. In the first stage, the rough mapping from the subject list to the ontology is carried out to form the domain rough ontology.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improved synonym forest is combined with the editing distance similarity to automatically fuse the knowledge of encyclopedia and rough ontology. Adaptive adjustment and expansion to form a well-structured domain ontology with rich semantic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two-stage method, a large scale Chinese E-Gov ontology in the field of e-government in China is constructed automatically, which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作者單位】: 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信息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網(wǎng)游沉溺機制研究”(13CXW057)
【分類號】:TP39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致涌;胡迎松;;基于領域本體的信息抽取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價值工程;2010年14期
2 陳剛,陸汝鈐,金芝;基于領域知識重用的虛擬領域本體構(gòu)造[J];軟件學報;2003年03期
3 李景,蘇曉鷺,錢平;構(gòu)建領域本體的方法[J];計算機與農(nóng)業(yè).綜合版;2003年07期
4 明仲;蔡樹彬;李師賢;;使用約束條件支持領域本體的重用[J];計算機科學;2004年04期
5 馬文峰;杜小勇;;領域本體評價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6年10期
6 余倩;;近年來領域本體的應用新進展[J];圖書館建設;2008年08期
7 于江德;李學鈺;樊孝忠;;信息抽取中領域本體的設計和實現(xiàn)[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8 支麗平;王恒山;張楠;;專利領域本體的構(gòu)建方法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0年08期
9 陳宇;朱建鋒;吳毅堅;趙文耘;;一種基于領域本體的新術(shù)語擴充方法[J];計算機工程;2011年07期
10 陳燕;張樹東;;基于領域本體的多媒體資源管理系統(tǒng)研究[J];電視技術(shù);2011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晟春;劉逶迤;熊霞;梅健;;基于領域本體和語塊分析的信息抽取的研究與實現(xiàn)[A];第四屆全國信息檢索與內(nèi)容安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2 葉瓊;李紹穩(wěn);張友華;劉愷;;農(nóng)業(yè)領域本體知識的云化方法研究[A];中國農(nóng)業(yè)工程學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真溱;唐愛民;沈鈞毅;盧勝軍;;基于敘詞表構(gòu)建軍用飛機領域本體原型(英文)[A];全國語域web與本體能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程曉;鄭德權(quán);楊宇航;邵國軍;;面向半結(jié)構(gòu)化文本的領域本體關系抽取[A];中國計算機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7-2009)[C];2009年
5 劉新華;劉文劍;;基于領域本體的技術(shù)準備信息集成技術(shù)研究[A];全國先進制造技術(shù)高層論壇暨第七屆制造業(yè)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朱海龍;王洪偉;;基于領域本體的交互式語義查詢擴展模型研究[A];第十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第十四屆中國青年信息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12年
7 吳楠;王慶林;劉禹;;基于百科詞條的領域本體關系抽取方法[A];2013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五分冊)[C];2013年
8 吳國祥;謝麗聰;白清源;謝伙生;張瑩;;領域本體在文本分類中的應用[A];第二十四屆中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技術(shù)報告篇)[C];2007年
9 李貴;張兆鑫;李征宇;韓子洋;;WEB環(huán)境下基于領域本體的語義匹配技術(shù)研究[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A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文集[C];2008年
10 馮蘭萍;朱禮軍;張繼國;;一種基于Web應用的領域本體構(gòu)造方法研究[A];第二屆全國信息檢索與內(nèi)容安全學術(shù)會議(NCIRCS-2005)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張睿;基于領域本體的語義擴展檢索算法的研究與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2 歐陽柳波;領域本體覆蓋度評價關鍵技術(shù)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3 顧芳;多學科領域本體設計方法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shù)研究所);2004年
4 李麗雙;領域本體學習中術(shù)語及關系抽取方法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5 史樹敏;基于領域本體的漢語共指消解及相關技術(shù)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6 肖敏;基于領域本體的電子商務推薦技術(shù)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旭東;基于領域本體樹結(jié)構(gòu)的C語言試題庫查重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2 尹弼民;基于概念格理論的領域本體半自動構(gòu)建方法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3 哈寅晨;領域本體的實例及其關系的自動獲取[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4 李云靜;基于石油領域本體的Web信息抽取技術(shù)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5 段煉;基于文本分析的石油領域本體自動構(gòu)建方法的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5年
6 劉曉強;基于領域本體的客服問答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青島大學;2016年
7 孫康;基于HBase的領域本體存儲與查詢方法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6年
8 邱實;基于領域本體的生物醫(yī)學本體匹配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李冰;基于多領域本體的探索式搜索的查詢推薦方法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10 李剪;民航應急管理領域本體模糊擴展方法及應用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9477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94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