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軟件論文 >

基于葉片圖像的植物識別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5-19 20:00

  本文選題:植物葉片識別 + 圖像分割 ; 參考:《河南理工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植物識別在維護植物物種多樣性、植物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等領(lǐng)域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tǒng)的植物識別方法要求操作者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并且往往存在著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等問題。利用數(shù)字圖像處理技術(shù)進行植物物種的自動識別成為植物識別領(lǐng)域的研究熱點。植物葉片作為植物的重要器官,它具有二維結(jié)構(gòu)且易于進行數(shù)字圖像采集。因此,在植物自動識別方法的研究之中,葉片常常被作為首選的參考器官。論文從葉片圖像預(yù)處理、特征提取和分類器設(shè)計三個方面對基于葉片圖像的植物識別方法進行了研究與改進。在葉片圖像預(yù)處理階段,詳細介紹了植物葉片圖像的灰度化處理、植物葉片圖像的分割、植物葉片圖像的形態(tài)學處理、植物葉片的邊界提取及位置歸一化方法。為解決具有復(fù)雜背景的植物葉片圖像分割,本文采用了一種半自動交互式的圖像分割方法。相較于傳統(tǒng)的閾值分割方法,半自動交互式圖像分割方法對具有復(fù)雜背景的植物葉片圖像能夠取得理想的分割效果。在植物葉片特征提取階段,利用植物葉片的幾何特征與紋理特征相組合的方法對植物葉片進行特征提取操作。其中植物葉片的區(qū)域幾何特征由不變矩特征和若干個葉片幾何描述參數(shù)共同構(gòu)成,紋理特征則利用灰度共生矩陣進行提取。在分類器設(shè)計階段,將集成學習算法應(yīng)用于植物葉片分類器的訓練。針對植物葉片識別這個多類別分類問題,提出了一種新型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集成分類器算法。在Flavia葉片數(shù)據(jù)庫中選取20類葉片圖像,每類30張,共計600張圖片進行實驗;谏窠(jīng)網(wǎng)絡(luò)集成的植物葉片識別方法的平均識別精度為91%。與其它分類器算法相比,試驗結(jié)果表明集成學習算法可以提高植物葉片識別的精度。在論文的最后,設(shè)計了一種基于隨機森林算法的植物葉片識別軟件,且在校園采集的9類植物葉片樣本上進行了試驗,取得了良好的識別效果。
[Abstract]:Plant identif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lant resources. Traditional plant recognition methods require operators to have soli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re are often problems such as heavy workload and low work efficiency.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plant species us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plant recognition. As an important organ of plants, plant leaves have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are easy to collect digital images. Therefore, in the research of plant automatic recognition, leaf is often used as the preferred reference organ. In this paper, the plant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leaf image is studied and improved from three aspects: leaf image 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er design. In the stage of leaf image preprocessing, the grayscale processing of plant leaf image, the segmentation of plant leaf image, the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of plant leaf image, the edge extraction of plant leaf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position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lant leaf image segmentation with complex background, a semi-automatic interactive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reshold segmentation method, semi-automatic interactive image segmentation method can achieve an ideal segmentation effect for plant leaf images with complex background. In the stage of plant leaf feature extraction, the feature extraction operation of plant leaf is carried out by combining the geometric feature and texture feature of plant leaf. The regional geometric features of plant leaves are composed of invariant moment features and several geometric description parameters of leaves, while texture features are extracted by 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In the stage of classifier design, the integrated learning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training of plant leaf classifier. A new neural network ensemble classifier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deal with the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problem of plant leaf recognition. In the Flavia leaf database, 20 kinds of leaf images were selected, 30 images per category, a total of 600 images were tested. The averag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the plant leaf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integration is 91. Compared with other classifier algorithm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grated learning algorithm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lant leaf recognition.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a plant leaf recognition software based on stochastic forest algorithm is designed, and th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on 9 kinds of plant leaf samples collected on campus, and good recognition results are obtained.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Q94;TP391.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施水才;俞鴻魁;呂學強;李渝勤;;基于大規(guī)模語料的新詞語識別方法[J];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2006年03期

2 馬彬;洪宇;楊雪蓉;姚建民;朱巧明;;基于語義依存線索的事件關(guān)系識別方法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3 馬彬;洪宇;楊雪蓉;姚建民;朱巧明;;基于推理線索構(gòu)建的事件關(guān)系識別方法[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4 科信;名貴中藥的幾種識別方法[J];內(nèi)江科技;2002年05期

5 鄧福根;;一種智能的人臉識別方法[J];今日科苑;2009年24期

6 王夢菊;;復(fù)雜網(wǎng)絡(luò)中社區(qū)識別研究[J];硅谷;2012年11期

7 高強;程方道;;重磁圖像信息計算機自動提取及識別方法探討[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shù);1993年02期

8 ;哪些食物易摻毒?[J];科技致富向?qū)?2009年19期

9 郭慶勝;黃遠林;章莉萍;;曲線的彎曲識別方法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8年06期

10 曾華;郭履容;王植恒;;廣義色譜識別方法思想之初探[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凱;;建立多維數(shù)據(jù)異常點識別方法的嘗試[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2 張朋柱;韓崇昭;萬百五;;智能決策支持系統(tǒng)中的問題識別方法與實現(xiàn)[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2卷)[C];1993年

3 劉麗蘭;劉宏昭;;時間序列模型的識別方法[A];制造技術(shù)自動化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苗振偉;許勇;楊軍;;超聲波人臉識別方法研究[A];中國聲學學會2007年青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C];2007年

5 羅智勇;宋柔;荀恩東;;一種基于可信度的人名識別方法[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張茜;鄭崢;亢一瀾;王娟;仇巍;;基于海量實測數(shù)據(jù)的反演識別方法與盾構(gòu)裝備載荷的力學建模[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7 趙銳;陳光發(fā);;軍事口令識別的Fuzzy方法探討[A];第二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2年

8 駱玉榮;劉建麗;史曉濤;;一種自動車窗識別方法的設(shè)計與實現(xiàn)[A];計算機技術(shù)與應(yīng)用進展·2007——全國第18屆計算機技術(shù)與應(yīng)用(CACIS)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崔凱華;王國慶;方劍青;李紅軍;賈俊波;馬超;趙燁;張東輝;;基于聲模態(tài)分析的材料識別方法研究[A];現(xiàn)代振動與噪聲技術(shù)(第九卷)[C];2011年

10 李洪東;梁逸曾;張志敏;;酵母蛋白組中原生肽識別方法的探索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shù)年會化學信息學與化學計量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陳春道;甲魚優(yōu)劣及雌雄的識別方法[N];北京科技報;2003年

2 龐席堂;假幣的識別方法[N];中華合作時報;2003年

3 王修增;手機被盜號的6種識別方法[N];中國保險報;2003年

4 張侃;正品手機電池識別方法[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0年

5 潘 治;德國開發(fā)出癌癥早期識別方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3年

6 新華社記者 段世文;產(chǎn)權(quán)證識別方法[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7 金亮;機器人的情感[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8 黃璐;識別假火車票有絕招[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9 宗紹純;如何識別是純奶還是奶飲料?[N];國際商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國騰;跨座式單軌交通軌道梁表面裂紋識別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2 徐訓;線性與非線性結(jié)構(gòu)動力荷載識別方法及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黃仕建;視頻序列中人體行為的低秩表達與識別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4 張航;基于高光譜成像技術(shù)的皮棉中地膜識別方法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5 吳翔;基于機器視覺的害蟲識別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6 張莉莉;競優(yōu)特征的群識別方法及其應(yīng)用[D];東北大學;2010年

7 陳綿書;計算機人臉識別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8 葉俊勇;人臉檢測與識別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9 何光輝;四種人臉識別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10 佟麗娜;基于力學量信息獲取系統(tǒng)的人體摔倒過程識別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珂瓊;基于視頻的人臉識別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2 彭姣麗;針對多表情的人臉識別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3 代秀麗;基于半監(jiān)督判別分析的人臉識別方法研究[D];深圳大學;2015年

4 易磊;基于兩階段的交通標志識別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5 李彥;基于小波變換的人臉識別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6 田曉霞;運動想象EEG的識別方法及在上肢康復(fù)中的應(yīng)用[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楊俊濤;基于分數(shù)譜時頻特征的SAR目標檢測與識別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8 宋洪偉;基于模糊集合的漢語主觀句識別方法研究與實現(xiàn)[D];黑龍江大學;2015年

9 賈博軒;基于手機傳感器的人類復(fù)雜行為識別方法的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10 范玲;Link-11數(shù)據(jù)鏈信號的識別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

本文編號:19114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9114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779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