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工程中基于共軸立體視覺的曲面邊界測量(英文)
本文選題:立體視覺 + 逆向工程 ; 參考:《光子學報》2017年02期
【摘要】:針對逆向工程中引導性曲面邊界信息的快速獲取問題,系統(tǒng)地研究了共軸立體視覺測量方法,建立該方法的數(shù)學模型,詳細分析了攝像機焦距、基線距等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參數(shù)及被測點空間位置對測量精度的影響,通過數(shù)學分析確定攝像機基線距的最佳取值范圍,研究共軸立體視覺測量系統(tǒng)特殊的極線幾何關(guān)系.提出基于共軸立體視覺的曲面邊界快速測量方法,利用三坐標測量機的精密機械系統(tǒng)及精確的空間定位能力,用單個攝像機以兩次共軸定位攝取圖像的方式實現(xiàn)共軸立體視覺測量功能,然后利用共軸立體視覺外極線相互平行且通過各自像平面主點的特殊極線幾何關(guān)系簡化同源像點匹配過程,從而快速獲取被測曲面的邊界信息.實驗結(jié)果表明:用基于三坐標測量機的單攝像機共軸立體視覺測量方法獲取的曲面邊界平均誤差為0.268mm,基本滿足逆向工程中對引導性曲面邊界的測量精度要求.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fast obtaining the boundary information of guiding surface in reverse engineering, the method of coaxial stereo vision measurement i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is method is established, and the focal length of camera is analyzed in detail.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such as baseline distance and the spatial position of the measured point on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is discussed. The optimum range of the camera baseline distance is determined by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the special polar geometry relationship of the coaxial stereo vision measurement system is studied.This paper presents a fast measuring method of curved surface boundary based on coaxial stereo vision, which utilizes the precise mechanical system of CMM and its precise spatial positioning ability.Using a single camera to capture images twice in a coaxial position, the function of coaxial stereoscopic vision measurement is realized.Then the matching process of the homologous image points is simplified by using the external polar lines of the coaxial vision which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by the special polar geometric relations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e respective image plane, so that the boundary information of the measured surface can be obtained quick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error of surface boundary obtained by single camera coaxial stereo vision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CMM is 0.268 mm, which basically meets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 of guiding surface boundary measurement in reverse engineering.
【作者單位】: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
【基金】: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s.51105332,51275465)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of Zhejiang Province(No.2014C31096) the Key Program of Zhejiang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LZ16E050001)
【分類號】:TP391.4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空間探測機器人立體視覺技術(shù)[J];軍民兩用技術(shù)與產(chǎn)品;2002年01期
2 閆龍;;立體視覺技術(shù)的發(fā)展與應(yīng)用[J];機電產(chǎn)品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2010年04期
3 黃樺;;3D立體視覺探究活動設(shè)計[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10期
4 楊則正;人臉識別中的有效立體視覺[J];管理科學文摘;1997年08期
5 鄭士貴;人面孔識別主動立體視覺[J];管理科學文摘;1997年09期
6 郝穎明,朱楓;基于模型的立體視覺的優(yōu)化方法[J];高技術(shù)通訊;2000年10期
7 錢曾波,邱振戈,張永強;計算機立體視覺研究的進展[J];測繪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8 任重,邵軍力;立體視覺中的雙目匹配方法研究[J];信息與控制;2001年S1期
9 鄒國輝,袁保宗;一種基于虛擬平面的立體視覺的重建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1年02期
10 張超,沈振康,張淑琴;基于立體視覺的測量技術(shù)[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shù);2002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幼生;詹敏;代秋楠;;立體視覺的研究進展[A];第十二屆廣東省視光學學術(shù)會議專題講座、論文匯編[C];2009年
2 陸曉奮;;立體視覺技術(shù)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預(yù)測[A];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立體圖象技術(shù)專業(yè)委員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第三期)[C];2009年
3 閻冰;趙占娟;遲洪華;;立體視覺及其影響因素[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4 任重;邵軍力;;三目立體視覺方法的研究[A];2001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1年
5 靳波;葛霽光;;立體視覺深度刺激誘發(fā)認知響應(yīng)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6 吳新年;汪云九;;立體視覺計算模型的惟一性約束[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7 李德廣;李科杰;高麗麗;;基于多尺度多方向相位匹配的立體視覺方法[A];第二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趙虹;于海濱;劉濟林;;立體視覺技術(shù)在嵌入式客流統(tǒng)計系統(tǒng)中的應(yīng)用[A];全國第一屆嵌入式技術(shù)聯(lián)合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邱陽;白立芬;李慶祥;徐毓嫻;;基于邊緣和區(qū)域聯(lián)合匹配的立體視覺新方法[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第三屆青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C];2001年
10 胡志萍;歐宗瑛;李云峰;;海上工作平臺固定用導管架下水運動參數(shù)立體視覺測定[A];首屆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武警總隊醫(yī)院眼科 副主任醫(yī)師 陶海;立體視覺怎么檢查[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2 ;八種立體視覺技術(shù)各有千秋[N];中國電子報;2009年
3 本報見習記者 唐聞佳;你有“《阿凡達》眩暈癥”嗎[N];文匯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楊明;市場潛力巨大 我國3D信息產(chǎn)業(yè)亟待需政策扶持[N];中國工業(yè)報;2010年
5 武警總醫(yī)院眼科淚器病中心主任 陶海;5種人不宜看3D電視[N];保健時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徐建華;我國3D產(chǎn)業(yè)亟須“健身”[N];中國質(zhì)量報;2010年
7 程曉寧;街畫風行 幻景橫生[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8 王延文;細微之處保健康[N];中國老年報;2004年
9 武警總醫(yī)院眼科淚器病中心主任 陶海;看3D電影如何保護好眼睛[N];北京日報;2010年
10 錢 偉;淺色太陽鏡對健康更有益[N];大眾科技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輝;煤礦井下救災(zāi)機器人立體視覺導航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5年
2 謝利民;基于近場照明的光度立體視覺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3 李卓;基于立體視覺技術(shù)的生豬體重估測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4 李蔚;基于立體視覺與LSPIV的河流水動力過程近距遙感測量系統(tǒng)[D];浙江大學;2016年
5 張金凱;介觀尺度零件變視場結(jié)構(gòu)光顯微立體視覺測量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6 韓天奇;面向各類反射表面的光度立體視覺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7 丁菁汀;立體視覺在實際應(yīng)用中的若干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8 林慧英;基于立體視覺的汽車車身與車軸位置偏差檢測系統(tǒng)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杜歆;用于導航的立體視覺系統(tǒng)[D];浙江大學;2003年
10 侯建;月球車立體視覺與視覺導航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希斌;一種基于立體視覺的植物病斑定位獲取技術(shù)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2 劉少強;基于立體視覺的三維重建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3 焦英魁;球面立體視覺三維重建技術(shù)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4 謝鵬;基于立體視覺的特征跟蹤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5 周鼎;基于立體視覺的非合作航天器相對狀態(tài)估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張俊;基于多目立體視覺的真實人臉重建和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7 李陽勤;基于DIBR虛擬視角映射的立體視覺調(diào)整技術(shù)[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8 汪婷;立體視覺顯著性計算模型的研究及應(yīng)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蔣粉玲;基于LabVIEW的立體視覺控制系統(tǒng)設(shè)計[D];蘇州科技學院;2015年
10 劉新月;海報的立體視覺表現(xiàn)[D];吉林藝術(shù)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17718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771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