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菌密旋鏈霉菌Act12中SPA7074缺失突變株的構建及其次級代謝產(chǎn)物鑒定
本文關鍵詞:生防菌密旋鏈霉菌Act12中SPA7074缺失突變株的構建及其次級代謝產(chǎn)物鑒定
更多相關文章: 生防菌 密旋鏈霉菌Act TetR家族 基因中斷 寡霉素D
【摘要】:【目的】通過基因工程手段構建生防菌Act12轉錄調(diào)控因子SPA7074缺失突變株,并挖掘其中活性次級代謝產(chǎn)物資源和探討其活性機理。【方法】利用同源重組方法敲除Act12基因組中可能的Tet R家族轉錄調(diào)控因子編碼基因spa7074(accession number:KU955325),平板實驗檢測缺失突變株發(fā)酵液抑菌活性的變化,并通過HPLC比較代謝圖譜,然后通過質譜及核磁共振對差異峰對應化合物進行結構鑒定。【結果】SPA7074缺失突變株對幾種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顯著增強,比較代謝圖譜表明出現(xiàn)數(shù)個差異峰,將最顯著差異峰所對應化合物進行分離純化鑒定,結果為寡霉素D。【結論】本研究通過基因工程手段敲除生防菌株Act12中的負轉錄調(diào)控轉錄因子,使得突變菌株抑菌活性顯著增強,并獲得了產(chǎn)量達野生型菌株7倍的寡霉素D高產(chǎn)菌株Δspa7074。
【作者單位】: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
【關鍵詞】: 生防菌 密旋鏈霉菌Act TetR家族 基因中斷 寡霉素D
【基金】:陜西省農(nóng)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攻關(2015NY066) 上海交通大學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MMLKF14-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Z109021426,Z109021432) 高校博士點基金(20120204120034,20120204120042)~~
【分類號】:S476.1
【正文快照】: 鏈霉菌是一類高G+C含量的革蘭氏陽性細菌,產(chǎn)生的抗生素種類繁多,結構豐富多樣,生理活性廣泛,占目前已市場化的天然產(chǎn)物來源抗生素的三分之二[1]。這些活性物質的產(chǎn)生通常受到復雜而龐大的調(diào)控網(wǎng)絡的控制,所以,盡管鏈霉菌的基因組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次級代謝產(chǎn)物生物合成基因簇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吳桂芳,沈忠耀,吳慶余,趙南明;藍細菌6803 agp基因的分子克隆和缺失突變株的構建(英文)[J];植物學報;2001年05期
2 余賢美;林超;楊芩;李銳;賀春萍;鄭服叢;;同源重組法構建枯草芽孢桿菌dhbC基因缺失突變株和回復株[J];熱帶作物學報;2009年10期
3 孫洋,劉軍,郭學軍,常國權,尹鐵勇,馮書章;EHECO157∶H7stx基因缺失突變株的構建及其特性[J];中國獸醫(yī)學報;2005年02期
4 王金星;費娜;王睿瑞;吳國軍;張夢暉;趙立平;張曉君;;陰溝腸桿菌B29菌株脂多糖合成基因(waaL,waaG)缺失突變株的構建及分析[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4年01期
5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雷娟娟;李力;施巧琴;吳松剛;黃建忠;;釀酒酵母SNF1基因缺失突變株的構建及生物學特性研究[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09年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2 黃薇;田寶玉;柯崇榕;黃建忠;;蛋白酶脅迫下線蟲的體壁覆蓋層蛋白組學分析[A];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10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紅娟;陳軍;李素芳;沈金慧;李白;言思敏;林佳楠;徐曉暉;;表達綠色熒光蛋白的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lmo1078缺失突變株的構建[A];遺傳學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2010中國青年遺傳學家論壇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4 馬瑞強;洪浩舟;張穎;陳明;林敏;;大腸桿菌乙醇代謝途徑的改造和優(yōu)化[A];2008年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周英;寇海萍;汪志剛;;酵母TF11H的Tfb5與Tfb2相互作用并促進NER的修復作用(英文)[A];第二屆貴州省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評選獲獎論文集(2007年)[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胡進;豬鏈球菌2型SsPepO和SsPspC致病性及△SsPepO/△SsPspC缺失突變株免疫效力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2 劉翠華;人粘膜病原微生物的分子致病機理及分子診斷學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申愛平;毒素—抗毒素系統(tǒng)與結核分枝桿菌持留性的相關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2 呼吉雅;小花棘豆Embellisia內(nèi)生真菌酵母氨酸還原酶基因缺失突變株的構建及篩選鑒定[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3 居莉莉;Shewanella oneidensis孔蛋白表達調(diào)控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4 熊海燕;羅非魚源無乳鏈球菌RovS轉錄調(diào)節(jié)因子缺失突變株的構建及其功能分析[D];廣東海洋大學;2015年
5 蔡忠貞;克雷伯氏肺炎桿菌乳酸脫氫酶基因缺失突變株的構建及其應用[D];新疆大學;2008年
6 張曉莉;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基因actA轉錄調(diào)控機制的初步研究和缺失突變株的構建[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洪廣;兔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PRN基因缺失突變株的構建及特性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8 蔡軻;不同粘細菌來源的mts基因功能差異分析[D];山東大學;2009年
9 謝妙妙;鴨疫里氏桿菌ECFs sigma基因缺失突變株的構建及其生物學特性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10 周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血清7型S8△clpP/△apxⅡC/△fur三基因缺失弱毒株的構建及保護效力評價[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8925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89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