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包青貯提高玉米秸稈厭氧消化效率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裹包青貯提高玉米秸稈厭氧消化效率的實驗研究
【摘要】:秸稈是重要的沼氣工程原料,秸稈預處理對其后續(xù)厭氧消化效率影響巨大。采用田間裹包青貯方法,設計3因素正交實驗,考察了秸稈含水率、壓縮比和添加劑對玉米秸稈發(fā)酵時間和厭氧消化產沼氣的影響。結果表明:秸稈經過裹包青貯,發(fā)酵總時間(total fermentation time,TFT)減少1~2 d,累積產氣量達到總產氣量的90%所用時間(TFT90%)減少了40%~50%,消化效率明顯提高;秸稈含水率對產氣效果有明顯影響,隨著含水率增加,單位總固體(total solid,TS)累計產氣量(cumulative biogas yields per TS,CBYT)和沼氣日產率(biogas yields rate average day,BYR)由高到低排序為:35%~40%,40%~45%,30%~35%;秸稈壓縮比對產氣效果有明顯影響,隨著壓縮比的增加,其對CBY和BYR的效應由高到低排序為:185、143與138 kg/m3;添加劑類型對產氣效果亦有明顯影響,在不同添加劑處理下,其對CBYT和BYR的效應由高到低排序為:尿素處理甲酸處理無添加劑處理;正交實驗極差分析表明,對CBYT和BYR的影響排序為:含水率㧐壓縮比㧐添加劑,其田間裹包青貯進行厭氧發(fā)酵的優(yōu)化組合為:青貯秸稈含水率為35%~40%,壓縮比為185 kg/m3,添加劑為營養(yǎng)型,青貯20 d,CBYT和BYR達到最大,分別為646.57 m L/g和173.25 m L/(d·g)。
【作者單位】: 農業(yè)部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農村能源與環(huán)保研究所農業(yè)部農業(yè)廢棄物能源化利用重點實驗室;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天津生物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關鍵詞】: 裹包青貯 玉米秸稈 厭氧消化 產氣效率
【基金】: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2012GB23260547)
【分類號】:S216.4;X712
【正文快照】: 中國是世界上秸稈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利用農作物秸稈進行厭氧發(fā)酵產沼氣,是一條清潔高效的秸稈能源化利用途徑。秸稈厭氧發(fā)酵技術作為生物質能主要利用技術已廣受關注。2008年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增加了對秸稈沼氣的扶持力度。截至2012年,經農業(yè)部批復并建成秸稈沼氣工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文文;梁軍鋒;杜連柱;張克強;;中國規(guī)模化秸稈沼氣工程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J];中國農學通報;2013年11期
2 徐桂轉;范帥堯;王新鋒;田道盟;張百良;;汽爆預處理青玉米秸稈厭氧發(fā)酵特性[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2年13期
3 胡斌;張亮亮;胡青平;;超聲波預處理玉米秸稈的條件優(yōu)化[J];西北農業(yè)學報;2012年02期
4 袁旭峰;高瑞芳;李培培;朱萬斌;王小芬;崔宗均;;復合菌系MC1預處理對玉米秸稈厭氧發(fā)酵產甲烷效率的提高[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年09期
5 董保成;陳羚;張玉華;趙立欣;萬小春;高新星;張旭東;羅娟;;豬糞對秸稈一體化兩相厭氧產氣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6 覃國棟;劉榮厚;孫辰;;NaOH預處理對水稻秸稈沼氣發(fā)酵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7 王陽;林聰;侯錦;侯雨;;添加菌體蛋白和尿素對玉米秸稈厭氧發(fā)酵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8 徐龍君;安麗娜;農麗薇;陳魏;李禮;;稀鹽酸預處理對稻草厭氧消化的影響[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1年03期
9 趙政;李旭;;乳酸菌和纖維素酶對早秈稻秸稈青貯飼料品質的試驗[J];飼料工業(yè);2010年17期
10 周瑋;董保成;齊岳;;不同處理秸稈中溫厭氧發(fā)酵的產氣效果[J];中國沼氣;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成軍;陳羚;齊岳;羅娟;趙學蘭;田宜水;趙立欣;;裹包青貯提高玉米秸稈厭氧消化效率的實驗研究[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6年05期
2 劉玉婷;吳明陽;靳艷玲;沈維亮;方揚;趙海;;鼠李糖乳桿菌利用甘薯廢渣發(fā)酵產乳酸的研究[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6年09期
3 朱超;李秀金;陶盈冰;李雪敏;靳曉宇;林均衡;冷靜凝;袁海榮;;接種量對稻草厭氧消化產氣性能影響[J];可再生能源;2016年04期
4 馬宗虎;傅國志;葉駿;田立;馮小清;;油脂濃度對餐廚廢棄物厭氧消化特性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6年03期
5 張利亞;孫優(yōu)善;呂學斌;張書廷;;不同青貯條件下秸稈組分的變化特性及水解效果[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6年01期
6 曹圓圓;祝小琴;徐笑;董德武;盧存龍;劉愛民;;纖維素降解菌對稻草秸稈和藍藻混合厭氧發(fā)酵產沼氣的影響[J];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2016年01期
7 羅娟;李秀金;袁海榮;;不同預處理對甘蔗葉厭氧消化性能的影響[J];中國沼氣;2016年01期
8 趙曼;林聰;苗曉;苗瑞福;鐘明珠;;徐州市馬莊村秸稈太陽能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冬季運行分析[J];中國沼氣;2016年01期
9 段奇武;孔垂雪;;我國沼氣產業(yè)化發(fā)展的新機遇[J];中國沼氣;2016年01期
10 鄭麗麗;艾斌凌;王必尊;金志強;盛占武;;蒸汽爆破預處理提高香蕉莖稈厭氧消化產氣性能研究[J];熱帶農業(yè)科學;2016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曉夫;錢名宇;;持續(xù)高速發(fā)展的德國沼氣產業(yè)[J];可再生能源;2012年06期
2 任天寶;馬孝琴;徐桂轉;宋安東;張百良;;響應面法優(yōu)化玉米秸稈蒸汽爆破預處理條件[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年09期
3 趙蒙蒙;姜曼;周祚萬;;幾種農作物秸稈的成分分析[J];材料導報;2011年16期
4 劉德江;邱桃玉;劉歆;張曉宏;;秸稈與糞便不同配比發(fā)酵產沼氣試驗研究[J];中國沼氣;2011年04期
5 郝先榮;;中國沼氣工程發(fā)展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牧業(yè)通訊;2011年12期
6 覃國棟;劉榮厚;孫辰;;NaOH預處理對水稻秸稈沼氣發(fā)酵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7 呂琛;袁海榮;王奎升;朱保寧;劉研萍;李秀金;;果蔬垃圾與餐廚垃圾混合厭氧消化產氣性能[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8 常娟;尹清強;任天寶;張百良;宋安東;左瑞雨;盧敏;劉俊熙;;蒸汽爆破預處理和微生物發(fā)酵對玉米秸稈降解率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1年04期
9 ;全國農作物秸稈資源調查與評價報告[J];農業(yè)工程技術(新能源產業(yè));2011年02期
10 白娜;梅自力;符征鴿;孔垂雪;楊浩;;三種秸稈在不同溫度下發(fā)酵產氣特性研究[J];中國沼氣;2011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明霞;李秀金;李來慶;劉研萍;;蔬菜廢物兩步批式厭氧消化產氣實驗研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S2期
2 付云霞;張文陽;王鳳;朱亞蘭;劉丹婭;;城市生活垃圾中可生化單基質的厭氧消化[J];四川環(huán)境;2008年02期
3 鄒星星;鄭正;陳廣銀;李繼紅;楊世關;;稻草中溫厭氧消化產氣初步研究[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8年05期
4 鮑安紅;;兩相連續(xù)固體床厭氧消化反應器的試驗[J];農機化研究;2009年02期
5 高艷嬌;趙樹立;劉元;;金屬離子對厭氧消化的影響[J];遼寧化工;2010年03期
6 楊浩;鄧良偉;孔垂雪;劉刈;李淑蘭;樊戰(zhàn)輝;;低維持厭氧消化系統(tǒng)及其出水后處理利用技術[J];中國沼氣;2010年02期
7 呂波;蒲貴兵;;城市生活垃圾厭氧消化中氮的轉化行為研究[J];化學與生物工程;2010年09期
8 蔣銘;聞有成;楊朝暉;劉育英;李小萌;王淳;;信息長廊[J];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11年23期
9 李靜;丁怡斐;肖勤;;接種對厭氧消化產氣的影響研究進展[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2年02期
10 楊雙春;鄧丹;梁丹丹;潘一;;國內外厭氧消化模型研究進展[J];科技導報;2012年2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翠平;柴同杰;張紅雙;姚美玲;李曉霞;段會勇;;特定有益菌對奶牛糞便中溫厭氧消化體系中指示菌存活的影響[A];第四屆第九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飼料和動物源食品安全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8年
2 韓艷霄;林聰;黃瑩;程東林;;生活垃圾與人糞尿混合厭氧消化的試驗研究[A];2011年中國沼氣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吳鐸;管冬興;呂凡;邵立明;何品晶;;林可霉素菌渣厭氧消化工況優(yōu)化及抑制因素分析[A];第六屆全國環(huán)境化學大會暨環(huán)境科學儀器與分析儀器展覽會摘要集[C];2011年
4 盧旭珍;邱凌;張波;;城市生活垃圾厭氧消化反應動力學分析[A];農村沼氣發(fā)展與農村小康建設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3年
5 吳根義;譚建純;顏智勇;楊仁斌;;厭氧消化時間對養(yǎng)豬場廢水處理影響[A];首屆全國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王典;孫軼斐;王偉;朱天樂;;生物質廢物中溫聯(lián)合厭氧消化的動力學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1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7 潘云霞;;微量金屬元素對農業(yè)廢棄物厭氧消化的作用[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8 羅娟;董保成;陳羚;高新星;萬小春;趙立欣;;畜禽糞便與玉米秸稈厭氧消化產氣特性[A];全國農村清潔能源與低碳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段娜;林聰;蘇珊;;秸稈厭氧消化系統(tǒng)pH調控措施初探[A];2011年中國沼氣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吳香堯;;四川省畜禽糞便的能源環(huán)境工程建設探討[A];四川省農村固體廢棄物循環(huán)再生利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吳文偉 馬婧一;沒有最好 只有最適宜[N];中國建設報;2010年
2 黃朝武;沼氣產業(yè):給2.8億噸秸稈找出路[N];農民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陳衛(wèi)東邋通訊員 房樹芬;從技術到制度[N];科技日報;2008年
4 張敬然;新加坡用木材廢料生產沼氣[N];中國綠色時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曉慧;餐廚垃圾厭氧消化產甲烷工藝特性及其微生物學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2 裴占江;餐廚垃圾厭氧消化效率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柳珊;不同生物預處理對蘆竹和玉米秸稈及其厭氧消化性能影響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5年
4 龐云芝;基于提高麥秸厭氧消化性能的堿預處理方法研究及工程應用[D];北京化工大學;2010年
5 李建昌;水解酶預處理對城市有機生活垃圾厭氧消化的影響[D];昆明理工大學;2011年
6 池勇志;微波結合堿解預處理改善剩余污泥厭氧消化效能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張記市;城市生活垃圾厭氧消化的關鍵生態(tài)因子強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8 夏益華;預處理對水葫蘆和稻秸厭氧消化產沼氣性能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9 左壯;蔬菜廢棄物厭氧消化產酸特性及回流調控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4年
10 蔚靜雯;剩余污泥溫度分級—生物分相厭氧消化系統(tǒ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高杰;外源氫強化厭氧消化產甲烷過程數(shù)學模擬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5年
2 蒲霜蘭;生物炭介導的雞糞厭氧消化碳氮形態(tài)轉化特性[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3 仲猛;居民生物質垃圾漿料沉降性能及相關分層物厭氧消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梁銀春;有機固體廢棄物厭氧、好氧發(fā)酵特性及細菌多樣性對比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5 王軍;預處理和Cr~(3+)對秸桿中溫厭氧消化影響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6 趙崧岐;低次煙葉厭氧消化產沼氣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7 張明龍;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方案及典型有機組分厭氧消化實驗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5年
8 李禮;牛糞和鴨糞厭氧消化產氣的影響因素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9 宋麗;蔬菜廢物兩級強化水解厭氧消化實驗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0年
10 劉德江;家畜糞便厭氧消化特性與應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7148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714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