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預處理方式對玉米秸稈腐解與養(yǎng)分釋放特征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理化預處理方式對玉米秸稈腐解與養(yǎng)分釋放特征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該文采用尼龍網袋法,研究了長期培養(yǎng)條件下,不同預處理方式(氨化、酸化、微波、無處理)對玉米秸稈腐解與養(yǎng)分釋放特征的影響。結果表明,培養(yǎng)100 d后,包括對照在內的各處理秸稈質量累積腐解率均超過50%,其中酸化、氨化處理有利于促進玉米秸稈的快速腐解;培養(yǎng)300 d后,氨化、酸化、微波處理玉米秸稈的累積腐解率分別為89.22%、91.68%和82.26%,其中氨化、酸化處理顯著高于對照(80.81%)。與對照相比,在秸稈快速分解期(0~100 d),酸化處理秸稈可多釋放23.95%的氮、13.11%的磷、4.27%的鉀;氨化處理秸稈可多釋放9.69%的氮;微波處理秸稈可多釋放4.28%的碳;培養(yǎng)結束時(300 d),酸化處理更有利于鉀素、磷素的釋放,比對照多釋放了7.73%的鉀、6.34%的磷;氨化處理更有利于氮素、磷素的釋放,比對照多釋放了6.16%的氮、5.41%的磷;微波處理可略增加鉀素的釋放,比對照提高1.61%。綜上可見,玉米秸稈還田前進行適當酸化或氨化處理,可促進其腐解,提高養(yǎng)分釋放速率,尤其酸化處理效果更好,但具體田間操作及表現仍需進一步研究。
【作者單位】: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農業(yè)區(qū)劃研究所;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
【關鍵詞】: 秸稈 腐解 養(yǎng)分 釋放 預處理
【基金】: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IARRP-2014-12)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41501314) 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項目(201303130)
【分類號】:S141.4
【正文快照】: 張s鷝\,王婧,張莉,逄煥成,王飛.理化預處理方式對玉米秸稈腐解與養(yǎng)分釋放特征的影響[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6,32(23):226-232.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6.23.031 http://www.tcsae.orgZhang Juntong,Wang Jing,Zhang Li,Pang Huancheng,Wang Fei.Effect of physical an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旭東,于天富,陳多仁,殷憲強;玉米秸稈腐解過程物質組成及胡敏酸的動態(tài)變化Ⅰ.物質組成的動態(tài)變化[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01年03期
2 劉帥;盧麗蘭;張俊峰;刁世勇;王旭東;;糞肥腐解過程中不同溶性腐殖質態(tài)銅、鋅變化及其結合競爭[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8年08期
3 王旭東;陳鮮妮;王彩霞;田霄鴻;吳發(fā)啟;;農田不同肥力條件下玉米秸稈腐解效果[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9年10期
4 杜金鐘;孫美然;趙志蘭;邢素麗;;常溫條件一種速腐劑對玉米秸稈的腐解效果[J];吉林農業(yè)科學;2013年05期
5 程勵勵,文啟孝,吳順令,徐寧;植物物料的化學組成和腐解條件對新形成腐殖質的影響[J];土壤學報;1981年04期
6 陳思根,張一平,白錦鱗,李艷霞;植物殘體腐解物能態(tài)特征及其與組分的關系[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年S1期
7 白錦鱗,張一平,陳思根,杜建軍,李敘勇,杜建平;植物殘體腐解過程腐解物熱解特征的研究[J];土壤學報;1993年04期
8 吳景貴,席時權,曾廣賦,汪冬梅,姜巖,王明輝;玉米秸稈腐解過程的紅外光譜研究[J];土壤學報;1999年01期
9 范春輝;張穎超;許吉婷;王家宏;;復合污染旱田黃土中還田秸稈動態(tài)腐解的光譜學特性[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4年04期
10 李新舉,張志國,李貽學;土壤深度對還田秸稈腐解速度的影響[J];土壤學報;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王旭東;盧麗蘭;;糞肥腐解過程銅鋅的形態(tài)分布及其競爭關系[A];中國土壤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海峽兩岸土壤肥料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2 杜金鐘;孫美然;趙志蘭;邢素麗;;不同用量速腐劑對玉米秸稈的腐解效果[A];農業(yè)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安全——第五屆全國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3 孫波;王曉s
本文編號:4850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48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