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經濟區(qū)耕地壓力時空演變及驅動因素研究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007—2016年中原經濟區(qū)耕地面積、人均耕地面積變化
自2007年以來中原經濟區(qū)耕地資源變化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圖1)。2007年中原經濟區(qū)耕地面積為1346.12萬hm2,至2016年增加74.6萬hm2,平均以每年7.5萬hm2的態(tài)勢增加。2007—2012年耕地面積處于穩(wěn)中有增的狀態(tài),至2014年耕地面積增速明顯加快,主....
圖22007—2016年中原經濟區(qū)糧食總產量和糧食單產量變化
3.1.3最小人均耕地面積Smin與K值基于耕地面積、人口數量和糧食產量動態(tài)變化分析上,根據式(1)(2)計算出最小人均耕地面積和耕地壓力指數的變化情況如圖3所示。2007—2016年中原經濟區(qū)最小人均耕地面積Smin呈現出波浪遞減的趨勢,K值也總體呈現出波動減少的趨勢。但是耕....
圖42007—2016年中原經濟區(qū)各地市耕地壓力指數時空演變
耕地壓力重心應與區(qū)域幾何中心的相對位置反映了耕地壓力指數分布的均衡性,由計算結果可知,中原經濟區(qū)耕地壓力重心與其幾何中心存在顯著偏離。2007—2016年中原經濟區(qū)耕地壓力重心從西北向東南方向轉移,其中經向移動了0.058°,緯向移動了0.06°,且耕地壓力重心在鄭州市區(qū)域移動(....
圖32007—2016年中原經濟區(qū)Smin和K值變化
運用耕地壓力指數模型對中原經濟區(qū)30個地級市的耕地壓力指數進行測算,并將中原經濟區(qū)各地市耕地壓力指數進行分級處理,選取2007年、2010年、2012年和2016年作為時間斷面,運用ArcGIS10.2軟件繪制各地級市耕地壓力指數空間分布圖(圖4)。根據測算結果,將中原經濟區(qū)分....
本文編號:40033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4003320.html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