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色季拉山北坡表層土壤有機碳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0-27 19:28
為研究西藏色季拉山北坡表層土壤有機碳的垂直分布特征,于2017年8月,在不同海拔梯度布設2個30 m×30 m樣地,樣方內(nèi)按S型布設5個樣點后分別采集表層0~30 cm土樣,研究了土壤有機碳垂直分布特征。結(jié)果表明:隨著海拔的升高,土壤pH值呈降低的趨勢,其變化范圍為4.97~6.18。林芝云杉林的土壤pH值最高,為6.18,高山草甸的土壤pH值最低,為4.97。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的土壤有機質(zhì)和全氮含量豐富,達到了17.28 g/kg和0.88 g/kg,而林芝云杉林的土壤有機質(zhì)和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最低,分別為11.5 g/kg、0.70 g/kg和3.77 mg/kg,而高山灌叢的速效磷含量最高,為6.09 mg/kg。土壤總有機碳含量呈增加的趨勢,林芝云杉林的土壤有機碳含量最低(5.223 mg/kg),高山草甸的土壤有機碳含量最高(12.867 mg/kg)。土壤顆粒有機碳、易氧化有機碳和可溶性有機碳含量變化特征與土壤有機碳含量變化趨勢一致。不同海拔梯度土壤顆粒有機碳含量與土壤總有機碳含量、易氧化有機碳含量與土壤總有機碳含量均達到極顯著相關水平,且土壤顆粒有機碳含量和易氧化有機碳含量...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樣地設置及采樣
1.3 土壤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4 室內(nèi)指標分析
1.5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植被類型表層土壤(0~30 cm)養(yǎng)分垂直分布特征
2.2 不同植被類型表層土壤(0~30 cm)有機碳垂直分布特征
2.3 不同植被類型表層土壤(0~30 cm)活性有機碳含量與總有機碳的相關性
2.4 土壤有機碳含量與理化因子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3.1 植被類型變化下表層土壤(0~30 cm)養(yǎng)分含量變化特征
3.2 植被類型變化下土壤表層(0~30 cm)有機碳含量變化特征
4 結(jié)論
本文編號:3857127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樣地設置及采樣
1.3 土壤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1.4 室內(nèi)指標分析
1.5 數(shù)據(jù)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植被類型表層土壤(0~30 cm)養(yǎng)分垂直分布特征
2.2 不同植被類型表層土壤(0~30 cm)有機碳垂直分布特征
2.3 不同植被類型表層土壤(0~30 cm)活性有機碳含量與總有機碳的相關性
2.4 土壤有機碳含量與理化因子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3.1 植被類型變化下表層土壤(0~30 cm)養(yǎng)分含量變化特征
3.2 植被類型變化下土壤表層(0~30 cm)有機碳含量變化特征
4 結(jié)論
本文編號:385712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8571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