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坡度、雨強和下墊面條件下黃土坡地水沙變化規(guī)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9-28 13:43
本文采用室外模擬人工降雨試驗研究了3種雨強(30mm/h、60mm/h、90mm/h)、不同坡度(5°、10°、150)和不同下墊面(黑豆地、紅小豆地、自然裸地)下坡面水沙變化規(guī)律。結果表明: 1)隨著坡度的變大,徑流量也不斷增大且幅度較大,最終趨于平穩(wěn)。雨強30mm/h條件下,同一坡度50坡下黑豆地相對于裸地的徑流量的減少率為19.23%;10°坡和150坡時的減少率分別為23.53%和24.37%,充分說明徑流量隨著坡度的增大而增大;雨強90mm/h條件下,15°坡裸地的產沙量131.4g,分別高出10°坡和5°坡70.8g和125.22g,說明產沙量也隨著坡度的增大不斷增加。 2)隨著雨強的增大,雨水對土壤的沖刷增強,產沙量不斷增多。坡度為5°坡,雨強30mm/h條件下,裸地的產沙總量只有0.36g;當雨強為90mm/h時,裸地的產沙總量達到了6.18g,且裸地比黑豆地和紅小豆地的產沙總量分別多出3.49g和1.33g。 3)相同雨強、坡度下,黑豆地和紅小豆地的徑流量和產沙量變化趨勢相似;均比裸地的徑流量和產沙量少。當雨強較小時,黑豆和紅小豆能有效的減少坡面水土...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1 引言
1.1 選題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坡度對徑流泥沙影響的研究進展
1.2.2 生物措施對徑流泥沙影響的研究進展
1.2.3 雨強對徑流泥沙影響的研究進展
1.2.4 黃土坡地徑流產沙特征研究進展
1.3 選題的意義
1.4 技術路線
2 試驗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區(qū)概況
2.2 試驗內容
2.3 試驗方法
2.4 試驗設計
2.4.1 試驗材料
2.4.2 試驗時間
2.4.3 測定指標
2.4.4 試驗安排
2.4.5 測定步驟
3 試驗結果與分析
3.1 徑流量規(guī)律分析
3.1.1 不同坡度對徑流量的影響
3.1.2 不同雨強對徑流量的影響
3.1.3 不同下墊面對徑流量的影響
3.1.4 小結
3.2 產沙情況分析
3.2.1 不同坡度對產沙的影響
3.2.2 不同雨強對產沙的影響
3.2.3 不同下墊面對產沙的影響
3.2.4 小結
3.3 相關性分析
3.3.1 回歸方程分析
3.3.2 方差分析
4 結束語
4.1 主要結論
4.2 討論
參考文獻
Abstract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種植大豆地表土壤濺蝕效應及其空間分布特征[J]. 馬波,吳發(fā)啟,馬璠. 土壤學報. 2013(01)
[2]植大豆對坡耕地徑流侵蝕產沙的影響[J]. 馬波,劉雨鑫,吳發(fā)啟. 水土保持學報. 2012(04)
[3]黃土高原水蝕風蝕交錯帶植被覆蓋時空演變分析[J]. 孫艷萍,張曉萍,徐金鵬,馬瞳宇,馬芹,雷泳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2)
[4]天然降雨條件下裸坡、植被坡的產流產沙過程分析[J]. 李德利,王瑄,邱野.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1(35)
[5]土壤生物工程減少坡面侵蝕效果[J]. 婁會品,高甲榮,王越,張金瑞. 水土保持學報. 2011(04)
[6]天然降雨對黃土坡地土壤侵蝕和養(yǎng)分流失的影響[J]. 劉旦旦,王健,尹武君. 節(jié)水灌溉. 2011(08)
[7]人工模擬降雨特性對坡面產流產沙量的影響研究[J]. 吳光艷,祝振華,成婧,吳發(fā)啟,王健. 節(jié)水灌溉. 2011(06)
[8]降雨強度和坡度雙因子對紫色土坡面侵蝕產沙的影響[J]. 耿曉東,鄭粉莉,劉力. 泥沙研究. 2010(06)
[9]變雨強人工降雨條件下坡長對徑流的影響研究[J]. 王秀穎,劉和平,劉寶元. 水土保持學報. 2010(06)
[10]粉煤灰不同摻土比例下入滲模擬試驗[J]. 胡振華,王君,李長生.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0(02)
博士論文
[1]作物植被對坡耕地土壤侵蝕的影響研究[D]. 馬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9
[2]紅壤小流域水土流失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D]. 袁東海.浙江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人工模擬降雨條件下土壤顆粒變化及養(yǎng)分流失的研究[D]. 周繼.西南大學 2009
[2]黃土丘陵區(qū)典型流域植被恢復減沙效益研究[D]. 連振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2008
[3]不同森林恢復方式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D]. 陳秋芳.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681771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1 引言
1.1 選題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坡度對徑流泥沙影響的研究進展
1.2.2 生物措施對徑流泥沙影響的研究進展
1.2.3 雨強對徑流泥沙影響的研究進展
1.2.4 黃土坡地徑流產沙特征研究進展
1.3 選題的意義
1.4 技術路線
2 試驗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區(qū)概況
2.2 試驗內容
2.3 試驗方法
2.4 試驗設計
2.4.1 試驗材料
2.4.2 試驗時間
2.4.3 測定指標
2.4.4 試驗安排
2.4.5 測定步驟
3 試驗結果與分析
3.1 徑流量規(guī)律分析
3.1.1 不同坡度對徑流量的影響
3.1.2 不同雨強對徑流量的影響
3.1.3 不同下墊面對徑流量的影響
3.1.4 小結
3.2 產沙情況分析
3.2.1 不同坡度對產沙的影響
3.2.2 不同雨強對產沙的影響
3.2.3 不同下墊面對產沙的影響
3.2.4 小結
3.3 相關性分析
3.3.1 回歸方程分析
3.3.2 方差分析
4 結束語
4.1 主要結論
4.2 討論
參考文獻
Abstract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種植大豆地表土壤濺蝕效應及其空間分布特征[J]. 馬波,吳發(fā)啟,馬璠. 土壤學報. 2013(01)
[2]植大豆對坡耕地徑流侵蝕產沙的影響[J]. 馬波,劉雨鑫,吳發(fā)啟. 水土保持學報. 2012(04)
[3]黃土高原水蝕風蝕交錯帶植被覆蓋時空演變分析[J]. 孫艷萍,張曉萍,徐金鵬,馬瞳宇,馬芹,雷泳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2)
[4]天然降雨條件下裸坡、植被坡的產流產沙過程分析[J]. 李德利,王瑄,邱野.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1(35)
[5]土壤生物工程減少坡面侵蝕效果[J]. 婁會品,高甲榮,王越,張金瑞. 水土保持學報. 2011(04)
[6]天然降雨對黃土坡地土壤侵蝕和養(yǎng)分流失的影響[J]. 劉旦旦,王健,尹武君. 節(jié)水灌溉. 2011(08)
[7]人工模擬降雨特性對坡面產流產沙量的影響研究[J]. 吳光艷,祝振華,成婧,吳發(fā)啟,王健. 節(jié)水灌溉. 2011(06)
[8]降雨強度和坡度雙因子對紫色土坡面侵蝕產沙的影響[J]. 耿曉東,鄭粉莉,劉力. 泥沙研究. 2010(06)
[9]變雨強人工降雨條件下坡長對徑流的影響研究[J]. 王秀穎,劉和平,劉寶元. 水土保持學報. 2010(06)
[10]粉煤灰不同摻土比例下入滲模擬試驗[J]. 胡振華,王君,李長生.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2010(02)
博士論文
[1]作物植被對坡耕地土壤侵蝕的影響研究[D]. 馬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9
[2]紅壤小流域水土流失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D]. 袁東海.浙江大學 2002
碩士論文
[1]人工模擬降雨條件下土壤顆粒變化及養(yǎng)分流失的研究[D]. 周繼.西南大學 2009
[2]黃土丘陵區(qū)典型流域植被恢復減沙效益研究[D]. 連振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2008
[3]不同森林恢復方式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D]. 陳秋芳.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6817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6817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