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生物炭和秸稈對植煙土壤團聚體穩(wěn)定性及有機碳分布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8-23 19:07
為揭示生物炭與腐熟小麥秸稈對植煙土壤團聚體的影響機制,有效改良植煙土壤,以許昌煙田土壤為研究對象,對常規(guī)施肥(CK)、常規(guī)施肥+生物炭(T1)、常規(guī)施肥+腐熟秸稈(T2)、常規(guī)施肥+生物炭+腐熟秸稈(T3)4個處理的0~10、10~20和20~30 cm土層團聚體穩(wěn)定性及有機碳分布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1)施用生物炭和秸稈可以顯著增加0~20 cm土層中0.500~1.000 mm粒級團聚體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顯著降低<0.250 mm粒級團聚體含量,其中生物炭與秸稈配施處理表現(xiàn)最好。(2)與對照相比,施用生物炭和秸稈顯著增加0~20 cm土層中平均質(zhì)量直徑(Mean Weight Diameter,MWD)、幾何平均直徑(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大于0.250 mm粒級團聚體含量(>0.250 mm Water-stable Macroaggregate,WR0.250)和水穩(wěn)系數(shù)(Water Stability Coefficient,K),顯著降低破壞率(Percentage of Aggregate Disruption,PAD)、土...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不同處理土壤有機碳含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機無機肥料配施對植煙土壤養(yǎng)分及細菌群落結(jié)構(gòu)的影響[J]. 施河麗,向必坤,彭五星,尹忠春,羅芳,譚軍.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9(04)
[2]秸稈還田對連作玉米黑土團聚體穩(wěn)定性及有機碳含量的影響[J]. 李艷,李玉梅,劉崢宇,孟祥海,胡穎慧,金梁,王偉,蔡姍姍,魏丹. 土壤與作物. 2019(02)
[3]生物炭對塿土土壤容重和團聚體的影響[J]. 李倩倩,許晨陽,耿增超,張久成,陳樹蘭,王慧玲,張妍,贠方悅,楊林,董勝虎. 環(huán)境科學. 2019(07)
[4]秸稈還田與生物炭施用對黃褐土團聚體穩(wěn)定性及有機碳積累的影響[J]. 喬丹丹,吳名宇,張倩,韓燕來,張毅博,李培培,李慧.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8(03)
[5]等碳量添加不同有機物料對土壤有機碳組分及土壤呼吸的影響[J]. 王夢雅,符云鵬,黃婷婷,趙亞鵬,賈輝,何甜甜,王靜,趙曉軍. 中國煙草學報. 2018(02)
[6]連續(xù)秸稈還田和免耕對土壤團聚體及有機碳的影響[J]. 薛斌,黃麗,魯劍巍,李小坤,殷志遙,劉智杰,陳濤. 水土保持學報. 2018(01)
[7]不同植煙年限對土壤團聚體穩(wěn)定性的影響及其相關(guān)因素分析[J]. 張世祺,王沛裴,王昌全,何玉亭,沈杰,徐強,李萌. 土壤. 2017(06)
[8]秸稈還田對玉米產(chǎn)量和土壤團聚體組成及有機碳分布的影響[J]. 王秀娟,解占軍,董環(huán),趙穎,劉慧嶼,婁春榮. 玉米科學. 2018(01)
[9]秸稈與生物炭還田對土壤團聚體及固碳特征的影響[J]. 徐國鑫,王子芳,高明,田冬,黃容,劉江,黎嘉成. 環(huán)境科學. 2018(01)
[10]不同有機物料對原生鹽堿地水穩(wěn)性團聚體特征的影響[J]. 何瑞成,吳景貴,李建明. 水土保持學報. 2017(03)
本文編號:3678318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不同處理土壤有機碳含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機無機肥料配施對植煙土壤養(yǎng)分及細菌群落結(jié)構(gòu)的影響[J]. 施河麗,向必坤,彭五星,尹忠春,羅芳,譚軍.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9(04)
[2]秸稈還田對連作玉米黑土團聚體穩(wěn)定性及有機碳含量的影響[J]. 李艷,李玉梅,劉崢宇,孟祥海,胡穎慧,金梁,王偉,蔡姍姍,魏丹. 土壤與作物. 2019(02)
[3]生物炭對塿土土壤容重和團聚體的影響[J]. 李倩倩,許晨陽,耿增超,張久成,陳樹蘭,王慧玲,張妍,贠方悅,楊林,董勝虎. 環(huán)境科學. 2019(07)
[4]秸稈還田與生物炭施用對黃褐土團聚體穩(wěn)定性及有機碳積累的影響[J]. 喬丹丹,吳名宇,張倩,韓燕來,張毅博,李培培,李慧.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8(03)
[5]等碳量添加不同有機物料對土壤有機碳組分及土壤呼吸的影響[J]. 王夢雅,符云鵬,黃婷婷,趙亞鵬,賈輝,何甜甜,王靜,趙曉軍. 中國煙草學報. 2018(02)
[6]連續(xù)秸稈還田和免耕對土壤團聚體及有機碳的影響[J]. 薛斌,黃麗,魯劍巍,李小坤,殷志遙,劉智杰,陳濤. 水土保持學報. 2018(01)
[7]不同植煙年限對土壤團聚體穩(wěn)定性的影響及其相關(guān)因素分析[J]. 張世祺,王沛裴,王昌全,何玉亭,沈杰,徐強,李萌. 土壤. 2017(06)
[8]秸稈還田對玉米產(chǎn)量和土壤團聚體組成及有機碳分布的影響[J]. 王秀娟,解占軍,董環(huán),趙穎,劉慧嶼,婁春榮. 玉米科學. 2018(01)
[9]秸稈與生物炭還田對土壤團聚體及固碳特征的影響[J]. 徐國鑫,王子芳,高明,田冬,黃容,劉江,黎嘉成. 環(huán)境科學. 2018(01)
[10]不同有機物料對原生鹽堿地水穩(wěn)性團聚體特征的影響[J]. 何瑞成,吳景貴,李建明. 水土保持學報. 2017(03)
本文編號:36783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6783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