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處理改善豌豆根際土壤生物學性狀
發(fā)布時間:2021-12-29 15:00
采用盆栽的方法,分析磁處理對豌豆根際土壤生物學性狀的影響,旨在探究磁處理對豌豆根際土壤肥力及健康狀況的影響。試驗設置無處理(對照CK),添加鐵粉(A)、磁化鐵粉(B)、場強為0.2特斯拉(T)磁鐵+鐵粉(C)以及0.2 T磁鐵(D)的處理,基于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磁處理對豌豆根際土壤生物學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C處理顯著增加豌豆根際土壤中可培養(yǎng)細菌和真菌數量,同時微生物生物量C、N、P與CK相比分別增加了34.0%、46.0%、44.2%;β-葡萄糖苷酶、氨肽酶、磷酸酶酶活性分別增加了24.6%、23.7%、31.8%;另一方面,C處理中土壤細菌豐富度和多樣性指數Ace、Chao1、Shannon指數顯著高于CK;屬(Genus)分類水平韋恩圖分析中上,CK處理特有的屬細菌主要有3個:Sneathiella、Desulfurispora、nannocystaceae;A處理特有的屬細菌有7個;B處理特有的屬細菌亦有7個;C處理特有的屬細菌有11個;D處理特有的屬細菌有8個。綜上所述,C處理能夠顯著提高豌豆根際土壤中可培養(yǎng)微生物數量、微生物生物量(C、N、P)、酶活性和細菌多樣性等多項指示...
【文章來源】:熱帶作物學報. 2020,41(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不同磁處理條件下細菌優(yōu)勢菌門組成
上述結果表明,無論是持續(xù)或短暫的磁處理均導致豌豆根際土壤中細菌優(yōu)勢菌屬的占比發(fā)生變化。其中,厭氧繩菌屬細菌對磁處理的響應最為敏感,在持續(xù)的磁處理處理(C和D)中由原來排名前5以外(CK)的占比升至最高,表明土壤中不同的細菌菌屬對磁處理的響應不一致。2.5.3 不同磁處理中豌豆根際土壤中細菌優(yōu)勢菌屬Venn圖
由圖3可知,不同磁處理使豌豆根際土壤中細菌的優(yōu)勢菌屬發(fā)生顯著變化。其中,C處理根際土壤中的細菌菌屬最多,達587個,其次分別為A、D、CK和B處理,分別有566、560、538和529個屬。此外,C處理土壤中特有的菌屬最多,達11個,分別為Flindersiella(弗林德斯菌屬)、Ruminococcus(瘤胃球菌屬);Coxiella(柯希拉菌屬)、Enterococcus(腸球菌屬)、Candidatus(念珠菌屬)、Armatimonadia、Rhodocyclaceae(紅環(huán)菌屬)、Brockia、Sandaracinaceae、Thermithiobacillus(熱硫桿菌屬)和Leucobacte;其次是D處理,含有8個特有菌屬,分別為:Stanieria、Pelotomaculum、Lactococcus(乳球菌屬)、Faecalibacterium(糞桿菌屬)、Candidatus(念珠菌屬)、Ktedonobacteraceae(克氏桿菌屬)、Limnochorda和Actinomyces(放線菌屬);A和B處理的特有菌屬均為7個,其中,A處理的特有菌屬分別為:Shimazuella(島津氏菌屬)、Cellvibrionaceae、g-norank-f-FamilyI、Phytomonospora(植物單胞菌屬)、Euzebya、Thermoanaerobacter(熱厭氧桿菌屬)和Salinimicrobium;B處理的特有菌屬分別為Hydrogenibacillus、Gsoil-1167、Panacagrimonas(華桿菌屬)、Planomicrobium(動性桿菌屬)、Rheinheimera、Acinetobacter(不動細菌屬)和Desulfitibacter(脫硫桿菌屬);CK處理中特有的菌屬最少,僅為3個,分別為Sneathiella、Desulfurispora(脫硫孢菌屬)和Nannocystaceae(侏囊菌屬)。上述結果表明,磁處理,尤其是持續(xù)的磁處理可有效提高豌豆根際土壤中細菌優(yōu)勢菌屬的數量,增加了豌豆根際土壤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拮抗菌或促生細菌的可能性,從而促進了豌豆植株的生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秸稈與氮肥不同配比對紅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J]. 馬想,黃晶,趙惠麗,徐明崗,姜慧敏,段英華.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8(06)
[2]耕種措施對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AM真菌群落結構的影響[J]. 宋福強,劉宇飛,范曉旭. 菌物學報. 2018(08)
[3]我國蔬菜化肥減施潛力與科學施用對策[J]. 黃紹文,唐繼偉,李春花,張懷志,袁碩.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7(06)
[4]SBR系統(tǒng)外加磁場對微生物群落多樣性和處理效果的影響[J]. 耿淑英,付偉章,王靜,鄭書聯. 環(huán)境科學. 2017(11)
[5]我國設施蔬菜產業(yè)發(fā)展現狀[J]. 董靜,趙志偉,梁斌,李俊良. 中國園藝文摘. 2017(01)
[6]華南地區(qū)主要蔬菜氮肥肥料利用率研究[J]. 王榮萍,余煒敏,李淑儀,梁嘉偉,廖新榮,詹振壽. 中國農學通報. 2016(25)
[7]我國設施園藝概況及發(fā)展趨勢[J]. 郭世榮,孫錦,束勝,陸曉民,田婧,王軍偉. 中國蔬菜. 2012(18)
[8]土壤微生物與植物關系研究進展[J]. 趙官成,梁健,淡靜雅,王靜,秦源,張武會. 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1(01)
[9]磁處理棕壤對土壤中幾種細菌的影響[J]. 栗杰,依艷麗,賀忠科,程希雷,張大庚,房云波. 土壤通報. 2009(06)
[10]磁場對棕壤微生物量碳的影響[J]. 焦穎,依艷麗,栗杰,張大庚,付時豐,袁春龍,李靜. 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5(05)
博士論文
[1]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及對相關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的影響[D]. 賈洪柏.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56359
【文章來源】:熱帶作物學報. 2020,41(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8 頁
【部分圖文】:
不同磁處理條件下細菌優(yōu)勢菌門組成
上述結果表明,無論是持續(xù)或短暫的磁處理均導致豌豆根際土壤中細菌優(yōu)勢菌屬的占比發(fā)生變化。其中,厭氧繩菌屬細菌對磁處理的響應最為敏感,在持續(xù)的磁處理處理(C和D)中由原來排名前5以外(CK)的占比升至最高,表明土壤中不同的細菌菌屬對磁處理的響應不一致。2.5.3 不同磁處理中豌豆根際土壤中細菌優(yōu)勢菌屬Venn圖
由圖3可知,不同磁處理使豌豆根際土壤中細菌的優(yōu)勢菌屬發(fā)生顯著變化。其中,C處理根際土壤中的細菌菌屬最多,達587個,其次分別為A、D、CK和B處理,分別有566、560、538和529個屬。此外,C處理土壤中特有的菌屬最多,達11個,分別為Flindersiella(弗林德斯菌屬)、Ruminococcus(瘤胃球菌屬);Coxiella(柯希拉菌屬)、Enterococcus(腸球菌屬)、Candidatus(念珠菌屬)、Armatimonadia、Rhodocyclaceae(紅環(huán)菌屬)、Brockia、Sandaracinaceae、Thermithiobacillus(熱硫桿菌屬)和Leucobacte;其次是D處理,含有8個特有菌屬,分別為:Stanieria、Pelotomaculum、Lactococcus(乳球菌屬)、Faecalibacterium(糞桿菌屬)、Candidatus(念珠菌屬)、Ktedonobacteraceae(克氏桿菌屬)、Limnochorda和Actinomyces(放線菌屬);A和B處理的特有菌屬均為7個,其中,A處理的特有菌屬分別為:Shimazuella(島津氏菌屬)、Cellvibrionaceae、g-norank-f-FamilyI、Phytomonospora(植物單胞菌屬)、Euzebya、Thermoanaerobacter(熱厭氧桿菌屬)和Salinimicrobium;B處理的特有菌屬分別為Hydrogenibacillus、Gsoil-1167、Panacagrimonas(華桿菌屬)、Planomicrobium(動性桿菌屬)、Rheinheimera、Acinetobacter(不動細菌屬)和Desulfitibacter(脫硫桿菌屬);CK處理中特有的菌屬最少,僅為3個,分別為Sneathiella、Desulfurispora(脫硫孢菌屬)和Nannocystaceae(侏囊菌屬)。上述結果表明,磁處理,尤其是持續(xù)的磁處理可有效提高豌豆根際土壤中細菌優(yōu)勢菌屬的數量,增加了豌豆根際土壤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拮抗菌或促生細菌的可能性,從而促進了豌豆植株的生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秸稈與氮肥不同配比對紅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J]. 馬想,黃晶,趙惠麗,徐明崗,姜慧敏,段英華.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8(06)
[2]耕種措施對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AM真菌群落結構的影響[J]. 宋福強,劉宇飛,范曉旭. 菌物學報. 2018(08)
[3]我國蔬菜化肥減施潛力與科學施用對策[J]. 黃紹文,唐繼偉,李春花,張懷志,袁碩.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7(06)
[4]SBR系統(tǒng)外加磁場對微生物群落多樣性和處理效果的影響[J]. 耿淑英,付偉章,王靜,鄭書聯. 環(huán)境科學. 2017(11)
[5]我國設施蔬菜產業(yè)發(fā)展現狀[J]. 董靜,趙志偉,梁斌,李俊良. 中國園藝文摘. 2017(01)
[6]華南地區(qū)主要蔬菜氮肥肥料利用率研究[J]. 王榮萍,余煒敏,李淑儀,梁嘉偉,廖新榮,詹振壽. 中國農學通報. 2016(25)
[7]我國設施園藝概況及發(fā)展趨勢[J]. 郭世榮,孫錦,束勝,陸曉民,田婧,王軍偉. 中國蔬菜. 2012(18)
[8]土壤微生物與植物關系研究進展[J]. 趙官成,梁健,淡靜雅,王靜,秦源,張武會. 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11(01)
[9]磁處理棕壤對土壤中幾種細菌的影響[J]. 栗杰,依艷麗,賀忠科,程希雷,張大庚,房云波. 土壤通報. 2009(06)
[10]磁場對棕壤微生物量碳的影響[J]. 焦穎,依艷麗,栗杰,張大庚,付時豐,袁春龍,李靜. 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5(05)
博士論文
[1]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及對相關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的影響[D]. 賈洪柏.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563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5563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