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金屬元素螯合肥制備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8 06:40
本研究以五水硫酸銅和七水合硫酸亞鐵作為金屬源,用不同種類的螯合劑,利用水體系合成法,制備螯合銅、螯合亞鐵微肥,確定了其最適宜的工藝條件。在試劑谷氨酸研究基礎上,進行了工業(yè)級復合氨基酸和木質素磺酸鈉制備螯合銅、螯合亞鐵微肥研究。通過紅外光譜、XRD射線衍射和雙硫腙試劑對制備的鰲合微肥進行分析,實驗結論如下:(1)谷氨酸銅最適宜制備工藝條件為:反應時間t=50min,反應溫度T=80℃,反應pH=6,反應物摩爾比n(L-Glu):n(CuSO4 5H2O)=2:1,螯合率為94.28%;80%工業(yè)復合氨基酸銅最佳制備工藝條件為:反應時間t=40min,反應溫度T=80℃,反應pH=6,反應物質量比m(CuSO4 5H2O):m(復合氨基酸)=1:1.6,螯合率達到80%;以市售工業(yè)級木質素磺酸鈉制備螯合銅肥,其最佳制備工藝條件為:反應時間t=60min,反應溫度T=80℃,反應pH=11,反應物質量比m(CuSO4 5H2O):m(木質素磺酸鈉)=1:3,螯合...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微量元素螯合肥的概述
1.2 微量元素螯合物合成方法及分析方法
1.2.1 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合成方法
1.2.2 微量元素螯合物含量測定方法
1.2.3 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定性鑒定
1.3 微量元素螯合肥的研究進展
1.3.1 氨基酸螯合肥的研究現(xiàn)狀
1.3.2 木質素磺酸肥的研究現(xiàn)狀
1.4 課題的研究目的、內容及其方案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內容
1.4.3 研究方案
2 螯合銅的研究
2.1 實驗原料及儀器
2.2 實驗方法
2.2.1 螯合銅合成方法
2.2.2 螯合銅含量測定方法
2.3 結果與結論
2.3.1 谷氨酸銅的合成及其表征
2.3.2 復合氨基酸銅的合成及其表征
2.3.3 木質素磺酸銅的合成及其表征
2.4 本章小結
3 螯合亞鐵的研究
3.1 實驗原料及儀器
3.2 實驗方法
3.2.1 螯合亞鐵合成方法
3.2.2 螯合態(tài)亞鐵含量測定方法
3.3 結果與結論
3.3.1 谷氨酸亞鐵的合成及其表征
3.3.2 復合氨基酸亞鐵的合成及其表征
3.3.3 木質素磺酸亞鐵的合成及其表征
3.4 本章小結
4 結論與展望
4.1 結論
4.2 展望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羥甲基化改性對木質素磺酸鈉絡合性能的影響[J]. 周婷,龐煜霞. 廣東化工. 2016(01)
[2]木質素解聚和加氫脫氧的進展[J]. 孔劼琛,駱治成,李愽龍,吳瀏璧,何鳴元,趙晨. 中國科學:化學. 2015(05)
[3]木質素結構分析方法研究進展[J]. 武小芬,蘇小軍,陳亮,陳靜萍,王克勤. 可再生能源. 2015(02)
[4]木質素結構及熱解特性[J]. 陳磊,陳漢平,陸強,宋揚,丁學杰,王賢華,楊海平. 化工學報. 2014(09)
[5]木質素氧化降解制備單酚類化合物[J]. 歐陽新平,譚友丹,邱學青. 燃料化學學報. 2014(06)
[6]木質素的結構研究與應用[J]. 路瑤,魏賢勇,宗志敏,陸永超,趙煒,曹景沛. 化學進展. 2013(05)
[7]木質素磺酸鈉在活性炭/水界面的吸附機理[J]. 楊東杰,白孟仙,胡文莉,嚴明芳,邱學青. 高;瘜W工程學報. 2012(05)
[8]木質素磺酸鈉在水溶液中的分子構型擬合[J]. 邱學青,錢勇,郭運清,鄧永紅.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10)
[9]木質素磺酸鈉的改性及應用研究[J]. 宋軍旺,郭睿,鹿凱,徐瑛,趙鵬飛,孫賓濤. 煤炭轉化. 2012(04)
[10]木質素結構及分析方法的研究進展[J]. 曹雙瑜,胡文冉,范玲. 高分子通報. 2012(03)
博士論文
[1]木質素水熱轉化及其產物基礎應用研究[D]. 康世民.華南理工大學 2013
[2]色氨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流動電位法對氨基酸等結晶過程的研究[D]. 王建.南京理工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木質素磺酸鈉絡合能力的影響因素及其改性研究[D]. 馮雪敏.華南理工大學 2015
[2]氨基酸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征[D]. 董璐.北京理工大學 2015
[3]木質素磺酸鹽的化學改性及其對金屬離子絡合性能的研究[D]. 周婷.華南理工大學 2013
[4]改性木質素磺酸鈉重金屬吸附劑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 方振.廣西大學 2013
[5]木質素磺酸鹽改性研究[D]. 陳亞鵬.濟南大學 2012
[6]氨基酸金屬離子螯合物合成條件及測定方法的研究[D]. 邢穎.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1
[7]堿木質素胺的合成及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性能[D]. 馬英梅.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0
[8]甘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合成與表征研究[D]. 管海躍.浙江大學 2007
[9]微波固相合成氨基酸亞鐵螯合物的研究[D]. 李亮.江南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83208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微量元素螯合肥的概述
1.2 微量元素螯合物合成方法及分析方法
1.2.1 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合成方法
1.2.2 微量元素螯合物含量測定方法
1.2.3 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定性鑒定
1.3 微量元素螯合肥的研究進展
1.3.1 氨基酸螯合肥的研究現(xiàn)狀
1.3.2 木質素磺酸肥的研究現(xiàn)狀
1.4 課題的研究目的、內容及其方案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內容
1.4.3 研究方案
2 螯合銅的研究
2.1 實驗原料及儀器
2.2 實驗方法
2.2.1 螯合銅合成方法
2.2.2 螯合銅含量測定方法
2.3 結果與結論
2.3.1 谷氨酸銅的合成及其表征
2.3.2 復合氨基酸銅的合成及其表征
2.3.3 木質素磺酸銅的合成及其表征
2.4 本章小結
3 螯合亞鐵的研究
3.1 實驗原料及儀器
3.2 實驗方法
3.2.1 螯合亞鐵合成方法
3.2.2 螯合態(tài)亞鐵含量測定方法
3.3 結果與結論
3.3.1 谷氨酸亞鐵的合成及其表征
3.3.2 復合氨基酸亞鐵的合成及其表征
3.3.3 木質素磺酸亞鐵的合成及其表征
3.4 本章小結
4 結論與展望
4.1 結論
4.2 展望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碩士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羥甲基化改性對木質素磺酸鈉絡合性能的影響[J]. 周婷,龐煜霞. 廣東化工. 2016(01)
[2]木質素解聚和加氫脫氧的進展[J]. 孔劼琛,駱治成,李愽龍,吳瀏璧,何鳴元,趙晨. 中國科學:化學. 2015(05)
[3]木質素結構分析方法研究進展[J]. 武小芬,蘇小軍,陳亮,陳靜萍,王克勤. 可再生能源. 2015(02)
[4]木質素結構及熱解特性[J]. 陳磊,陳漢平,陸強,宋揚,丁學杰,王賢華,楊海平. 化工學報. 2014(09)
[5]木質素氧化降解制備單酚類化合物[J]. 歐陽新平,譚友丹,邱學青. 燃料化學學報. 2014(06)
[6]木質素的結構研究與應用[J]. 路瑤,魏賢勇,宗志敏,陸永超,趙煒,曹景沛. 化學進展. 2013(05)
[7]木質素磺酸鈉在活性炭/水界面的吸附機理[J]. 楊東杰,白孟仙,胡文莉,嚴明芳,邱學青. 高;瘜W工程學報. 2012(05)
[8]木質素磺酸鈉在水溶液中的分子構型擬合[J]. 邱學青,錢勇,郭運清,鄧永紅.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10)
[9]木質素磺酸鈉的改性及應用研究[J]. 宋軍旺,郭睿,鹿凱,徐瑛,趙鵬飛,孫賓濤. 煤炭轉化. 2012(04)
[10]木質素結構及分析方法的研究進展[J]. 曹雙瑜,胡文冉,范玲. 高分子通報. 2012(03)
博士論文
[1]木質素水熱轉化及其產物基礎應用研究[D]. 康世民.華南理工大學 2013
[2]色氨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流動電位法對氨基酸等結晶過程的研究[D]. 王建.南京理工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木質素磺酸鈉絡合能力的影響因素及其改性研究[D]. 馮雪敏.華南理工大學 2015
[2]氨基酸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征[D]. 董璐.北京理工大學 2015
[3]木質素磺酸鹽的化學改性及其對金屬離子絡合性能的研究[D]. 周婷.華南理工大學 2013
[4]改性木質素磺酸鈉重金屬吸附劑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 方振.廣西大學 2013
[5]木質素磺酸鹽改性研究[D]. 陳亞鵬.濟南大學 2012
[6]氨基酸金屬離子螯合物合成條件及測定方法的研究[D]. 邢穎.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1
[7]堿木質素胺的合成及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性能[D]. 馬英梅.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0
[8]甘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合成與表征研究[D]. 管海躍.浙江大學 2007
[9]微波固相合成氨基酸亞鐵螯合物的研究[D]. 李亮.江南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832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4832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