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菌中兩個假定分泌蛋白的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4 18:38
灰霉菌是一種具有廣泛非特異性寄主的死體營養(yǎng)型真菌,可侵染1000多種植物,對農(nóng)作物生產(chǎn)和采后貯藏造成重大損失,被認為是十大病原真菌之一;颐咕秃吮P菌在系統(tǒng)發(fā)育上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是研究腐生真菌的模式物種。灰霉菌可以通過分泌大量的胞外蛋白,在侵染植物的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仍有許多分泌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機制是未知的。因此對灰霉菌分泌蛋白開展相關研究,對進一步揭示灰霉菌致病機制和與寄主植物的互作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本課題組在之前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核盤菌中編碼1個假定分泌蛋白的SS1G08163基因在抑制植物防御反應和促進核盤菌侵染植物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我們猜想灰霉菌中與核盤菌SS1G08163同源的基因是否也參與到植物-灰霉菌的互作過程。通過氨基酸序列比對,我們鑒定出了2個同源基因:BCIN04g00360和BCIN09g07100,它們與SS1G08163分別具有50.00%和60.87%的同源性。利用同源重組技術,我們分別對BCIN04g003...
【文章來源】:福建農(nóng)林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灰霉菌及其危害
1.1.1 灰霉菌生物學特性
1.1.2 灰霉病癥狀和流行規(guī)律
1.2 灰霉菌分泌蛋白研究進展
1.2.1 細胞壁降解酶
1.2.2 參與宿主蛋白質降解的蛋白酶
1.2.3 氧爆發(fā)相關蛋白
1.2.4 可誘導植物過敏性反應的蛋白
1.2.5 與毒素產(chǎn)生和分泌相關的蛋白
1.3 植物抗灰霉病機制
1.3.1 PAMP/DAMP信號識別和傳導
1.3.2 植物激素調控
1.3.3 其它相關防御反應
1.4 本研究的內容和目的
2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和載體
2.1.3 藥品和試劑
2.1.4 化學溶液
2.1.5 培養(yǎng)基
2.2 實驗方法
2.2.1 供試植物的種植和管理
2.2.2 粗提真菌基因組DNA
2.2.3 PCR反應體系和條件
2.2.4 瓊脂糖凝膠DNA回收
2.2.5 制備灰霉菌原生質體
2.2.6 灰霉菌原生質體轉化
2.2.7 菌落生長速率測定
2.2.8 灰霉菌致病性分析
2.2.9 RNA提取
2.2.10 RNA反轉錄
2.2.11 載體構建
2.2.12 制備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
2.2.13 大腸桿菌轉化
2.2.14 細菌質粒提取
2.2.15 制備農(nóng)桿菌GV3101 感受態(tài)細胞
2.2.16 農(nóng)桿菌轉化
2.2.17 煙草瞬時表達
3 結果與分析
3.1 灰霉菌中與核盤菌SS1G_08163 同源基因的鑒定
3.2 目的基因敲除突變體的獲得
3.3 ΔBCIN_04g00360和ΔBCIN_09g07100 菌落生長測定
3.4 ΔBCIN_04g00360和ΔBCIN_09g07100 致病性分析
3.5 煙草瞬時表達載體的構建和農(nóng)桿菌轉化
3.6 BCIN_04g00360和BCIN_09g07100 在煙草葉片中的亞細胞定位
3.7 BCIN_04g00360和BCIN_09g07100 誘導植物細胞死亡調控分析
3.8 BCIN_04g00360和BCIN_09g07100 干擾由INF1 介導的植物防衛(wèi)反應分析
4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草莓灰霉病研究進展[J]. 張國珍,鐘珊. 植物保護. 2018(02)
[2]番茄灰霉病的生物學特性與防治研究進展[J]. 劉福平,黃臺明,宋淑芳,鄧立寶.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31)
[3]番茄灰霉病防治研究進展[J]. 趙楊,苗則彥,李穎,白元俊. 中國植保導刊. 2014(07)
[4]防治灰霉病藥劑的開發(fā)進展[J]. 韓君,范懷峰,王海娜,劉峰. 農(nóng)藥研究與應用. 2011(03)
[5]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生物學特性的研究[J]. 徐明,李海濤,張子君,鄒慶道. 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 2009(03)
[6]保護地主要園藝作物灰霉病菌生物學特性比較研究[J]. 孟祥東,傅俊范,周如軍,嚴雪瑞.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7(03)
[7]葡萄灰霉病研究進展[J]. 陳宇飛,文景芝,李立軍.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6(05)
[8]低溫對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fā)以及對貯藏菊苣侵染力的影響(英文)[J]. 田世平. 植物病理學報. 2001(01)
[9]番茄灰霉病在果實上的侵染部位及防治新技術[J]. 李保聚,朱國仁,趙奎華,喬勇. 植物病理學報. 1999(01)
本文編號:3204665
【文章來源】:福建農(nóng)林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灰霉菌及其危害
1.1.1 灰霉菌生物學特性
1.1.2 灰霉病癥狀和流行規(guī)律
1.2 灰霉菌分泌蛋白研究進展
1.2.1 細胞壁降解酶
1.2.2 參與宿主蛋白質降解的蛋白酶
1.2.3 氧爆發(fā)相關蛋白
1.2.4 可誘導植物過敏性反應的蛋白
1.2.5 與毒素產(chǎn)生和分泌相關的蛋白
1.3 植物抗灰霉病機制
1.3.1 PAMP/DAMP信號識別和傳導
1.3.2 植物激素調控
1.3.3 其它相關防御反應
1.4 本研究的內容和目的
2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和載體
2.1.3 藥品和試劑
2.1.4 化學溶液
2.1.5 培養(yǎng)基
2.2 實驗方法
2.2.1 供試植物的種植和管理
2.2.2 粗提真菌基因組DNA
2.2.3 PCR反應體系和條件
2.2.4 瓊脂糖凝膠DNA回收
2.2.5 制備灰霉菌原生質體
2.2.6 灰霉菌原生質體轉化
2.2.7 菌落生長速率測定
2.2.8 灰霉菌致病性分析
2.2.9 RNA提取
2.2.10 RNA反轉錄
2.2.11 載體構建
2.2.12 制備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
2.2.13 大腸桿菌轉化
2.2.14 細菌質粒提取
2.2.15 制備農(nóng)桿菌GV3101 感受態(tài)細胞
2.2.16 農(nóng)桿菌轉化
2.2.17 煙草瞬時表達
3 結果與分析
3.1 灰霉菌中與核盤菌SS1G_08163 同源基因的鑒定
3.2 目的基因敲除突變體的獲得
3.3 ΔBCIN_04g00360和ΔBCIN_09g07100 菌落生長測定
3.4 ΔBCIN_04g00360和ΔBCIN_09g07100 致病性分析
3.5 煙草瞬時表達載體的構建和農(nóng)桿菌轉化
3.6 BCIN_04g00360和BCIN_09g07100 在煙草葉片中的亞細胞定位
3.7 BCIN_04g00360和BCIN_09g07100 誘導植物細胞死亡調控分析
3.8 BCIN_04g00360和BCIN_09g07100 干擾由INF1 介導的植物防衛(wèi)反應分析
4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草莓灰霉病研究進展[J]. 張國珍,鐘珊. 植物保護. 2018(02)
[2]番茄灰霉病的生物學特性與防治研究進展[J]. 劉福平,黃臺明,宋淑芳,鄧立寶.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31)
[3]番茄灰霉病防治研究進展[J]. 趙楊,苗則彥,李穎,白元俊. 中國植保導刊. 2014(07)
[4]防治灰霉病藥劑的開發(fā)進展[J]. 韓君,范懷峰,王海娜,劉峰. 農(nóng)藥研究與應用. 2011(03)
[5]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生物學特性的研究[J]. 徐明,李海濤,張子君,鄒慶道. 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 2009(03)
[6]保護地主要園藝作物灰霉病菌生物學特性比較研究[J]. 孟祥東,傅俊范,周如軍,嚴雪瑞.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7(03)
[7]葡萄灰霉病研究進展[J]. 陳宇飛,文景芝,李立軍.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6(05)
[8]低溫對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菌絲生長和孢子萌發(fā)以及對貯藏菊苣侵染力的影響(英文)[J]. 田世平. 植物病理學報. 2001(01)
[9]番茄灰霉病在果實上的侵染部位及防治新技術[J]. 李保聚,朱國仁,趙奎華,喬勇. 植物病理學報. 1999(01)
本文編號:32046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2046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