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梯度下若爾蓋高寒泥炭地土壤可溶性有機質光譜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04-25 03:26
川西高寒泥炭地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高寒土壤碳庫之一,目前正經(jīng)歷著干旱化和植被退化的影響。水溶性有機質(DOM)是有機碳中活性較高的組分,對土壤碳動態(tài)平衡乃至源匯轉換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聯(lián)系陸地土壤和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間碳交換的主要載體,對水環(huán)境質量有重要影響。為了解干旱化對若爾蓋高寒泥炭地土壤可溶性有機質含量及結構特征的影響,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高寒泥炭地不同水分環(huán)境下表層土壤(0-10cm)水溶性有機質(DOM)為對象,采用三維激發(fā)發(fā)射矩陣熒光光譜、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以及熒光區(qū)域積分(FRI)等方法,對其數(shù)量和光譜學特征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表明:(1)隨著土壤干旱化程度加深,若爾蓋泥炭地土壤總有機碳和水溶性有機碳含量而顯著降低,降低程度分別為55.36%、28.77%;(2)川西高寒泥炭地DOM的熒光光譜特征參數(shù)表明,DOM的芳香性與腐殖化程度隨著水分的增加而降低,土壤DOM穩(wěn)定性降低,微生物可利用性降低;(3)平行因子分析結果顯示若爾蓋泥炭地土壤DOM中以小分子類腐殖質組分載荷最高,微生物活動和轉化過程中蛋白物質類組分最低;(4)高原泥炭地土壤DOM...
【文章來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20,2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區(qū)域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qū)域概況
1.2 樣品采集與預處理
1.3 樣品分析方法
1.4 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若爾蓋泥炭地土壤碳氮磷特征
2.2 若爾蓋泥炭地土壤DOM熒光參數(shù)
2.2.1 泥炭地土壤DOM吸收光譜特征的變化特征
2.2.2 泥炭地土壤DOM熒光特征參數(shù)
2.3 若爾蓋泥炭地土壤DOM三維熒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
2.4 高寒泥炭地土壤DOM三維熒光區(qū)域積分(FRI)
3 討論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岷江上游水體中DOM光譜特征的季節(jié)變化[J]. 范詩雨,秦紀洪,劉堰楊,孫輝. 環(huán)境科學. 2018(10)
[2]基于三維熒光及平行因子分析的川西高原河流水體CDOM特征[J]. 劉堰楊,秦紀洪,劉琛,孫輝,唐翔宇,范詩雨. 環(huán)境科學. 2018(02)
[3]近40年來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濕地系統(tǒng)的動態(tài)變化[J]. 王根緒,李元壽,王一博,陳玲. 地理學報. 2007(05)
[4]土壤活性有機碳庫測定方法研究進展[J]. 楊麗霞,潘劍君. 土壤通報. 2004(04)
[5]泥炭地的開發(fā)利用及評價[J]. 牟春榮,黃濱河. 山西地質. 1992 (01)
本文編號:3158607
【文章來源】: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20,2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區(qū)域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qū)域概況
1.2 樣品采集與預處理
1.3 樣品分析方法
1.4 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若爾蓋泥炭地土壤碳氮磷特征
2.2 若爾蓋泥炭地土壤DOM熒光參數(shù)
2.2.1 泥炭地土壤DOM吸收光譜特征的變化特征
2.2.2 泥炭地土壤DOM熒光特征參數(shù)
2.3 若爾蓋泥炭地土壤DOM三維熒光-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
2.4 高寒泥炭地土壤DOM三維熒光區(qū)域積分(FRI)
3 討論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岷江上游水體中DOM光譜特征的季節(jié)變化[J]. 范詩雨,秦紀洪,劉堰楊,孫輝. 環(huán)境科學. 2018(10)
[2]基于三維熒光及平行因子分析的川西高原河流水體CDOM特征[J]. 劉堰楊,秦紀洪,劉琛,孫輝,唐翔宇,范詩雨. 環(huán)境科學. 2018(02)
[3]近40年來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濕地系統(tǒng)的動態(tài)變化[J]. 王根緒,李元壽,王一博,陳玲. 地理學報. 2007(05)
[4]土壤活性有機碳庫測定方法研究進展[J]. 楊麗霞,潘劍君. 土壤通報. 2004(04)
[5]泥炭地的開發(fā)利用及評價[J]. 牟春榮,黃濱河. 山西地質. 1992 (01)
本文編號:31586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1586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