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縣巨桉連栽對林木生長和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青神縣巨桉連栽對林木生長和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由于人口的劇增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導致了森林面積和蓄積逐步減小。在我國,由于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木材的供求關系矛盾更加突出。因此,發(fā)展人工林已成為解決木材供求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人工林的發(fā)展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何防止人工林地力衰退,維持人工林地力生產力已經成為了人工林可持續(xù)發(fā)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巨按(Eucalyptus grandis)是桃金娘科(Myraceae)桉樹屬(Eucalyptus)中的一種優(yōu)良速生用材樹,我國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引進巨桉,引種成功以后在全國大面積的推廣。目前,四川省有27.74萬公頃的巨桉人工林,巨桉的栽植為林農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帶動了地區(qū)的林業(yè)產業(yè)發(fā)展。但隨著巨桉的連續(xù)栽植,巨桉人工林發(fā)展區(qū)出現(xiàn)了林地生產力下降、土壤理化性質發(fā)生改變等狀況;诖,為了探究連續(xù)栽植巨桉對林木和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為巨桉人工林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參考,本研究以四川省青神縣巨桉人工林為研究對象,選取立地條件基本一致的三個代次(Ⅰ代林、Ⅱ代林和Ⅲ代林)5 a生巨桉人工林,通過野外調查和室內實驗,研究了連栽對林木樹高、胸徑、材積生長以及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隨著連栽代次的增加,林木胸徑、樹高和材積總生長量和平均生長量明顯降低(p0.01)。胸徑總生長量表現(xiàn)為Ⅰ代林(14.06 cm)Ⅱ代林(11.30 cm)Ⅲ代林(10.72 cm),平均生長量表現(xiàn)為Ⅰ代林(2.81 cm)Ⅱ代林(2.26 cm)Ⅲ代林(2.14 cm)。樹高總生長量表現(xiàn)為Ⅰ代林(13.50 m)Ⅱ代林(11.51 m)Ⅲ代林(11.07 m),平均生長量表現(xiàn)為Ⅰ代林(2.70m)Ⅱ代林(2.30m)Ⅲ代林(2.21m)。單株木材積總生長量表現(xiàn)為Ⅰ代林(0.0971 m3)Ⅱ代林(0.0571 m3)和Ⅲ代林(0.0501 m3),平均生長量表現(xiàn)為Ⅰ代林(0.019 m3)Ⅱ代林(0.011 m3)Ⅲ代林(0.010 m3)。2、隨著連栽代次的增加,土壤容重表現(xiàn)出逐漸增加的趨勢,但差異性不顯著;土壤最大持水量和田間持水量隨代次的增加無明顯變化規(guī)律;土壤孔隙度隨代次的增加而表現(xiàn)出顯著降低的趨勢(p0.05)。3、隨著連栽代次的增加,土壤有機質、pH值、全氮、水溶性氮、全磷、有效磷、全鉀、速效鉀均表現(xiàn)出明顯下降,總體上Ⅰ代林與Ⅱ代林之間降幅較大,Ⅱ代林與Ⅲ代林之間降幅較小。4、土壤pH值、有機質、全氮、水溶性氮、全磷、有效磷、全鉀、速效鉀、田間持水量與材積生長量呈顯著或極顯著正相關關系(r=0.027~0.959**);有機質與pH、全氮、有效磷、速效鉀呈極顯著正相關(r=0.810**~0.910**),與水溶性氮、全磷、全鉀呈正顯著正相關(r=0.600*~0.665*),與田間持水量呈正相關關系(r=0.065)。綜上所述,巨桉人工林連栽導致林木生長量降低,并對土壤的理化性質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巨桉連栽過程中,要及時采取施肥、灌溉和間伐等措施,以提高林地生產力。
【關鍵詞】:巨桉人工林 連栽 林木生長 土壤理化性質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792.39;S71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1
- 1 文獻綜述11-19
- 1.1 地力衰退11-12
- 1.2 影響林木生長的因素12-14
- 1.2.1 經營措施12-13
- 1.2.2 水分13-14
- 1.2.3 施肥14
- 1.3 連栽對林木生長狀況的影響14-15
- 1.4 影響森林土壤理化性質的因素15-18
- 1.4.1 森林類型15-16
- 1.4.2 更新方式16
- 1.4.3 經營措施16-18
- 1.4.4 自然災害18
- 1.5 連栽對森林土壤理化性的影響18-19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9-20
- 3 研究區(qū)概況20-22
- 3.1 研究內容20
- 3.2 研究方法20-22
- 3.2.1 標準地的設置20
- 3.2.2 林分調查因子測定20-21
- 3.2.3 土樣采集21
- 3.2.4 測定指標及方法21-22
- 3.2.5 數(shù)據(jù)處理22
- 4 結果與分析22-34
- 4.1 連栽對巨桉林木生長的影響22-24
- 4.1.1 對胸徑生長的影響22
- 4.1.2 對樹高生長的影響22-23
- 4.1.3 對材積生長的影響23-24
- 4.2 連栽對巨桉林地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24-26
- 4.2.1 連栽對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影響24-26
- 4.2.2 連栽對巨桉林地土壤水分的影響26
- 4.3 連栽對巨桉林地土壤化學性質的影響26-33
- 4.3.1 連栽對土壤氮的影響26-28
- 4.3.2 連栽對土壤磷的影響28-30
- 4.3.3 連栽對鉀的影響30-32
- 4.3.4 連栽對pH值的影響32-33
- 4.3.5 連栽對有機質的影響33
- 4.4 連栽巨桉林木生長量與土壤理化性質的相關性分析33-34
- 5 討論34-37
- 5.1 連栽對巨桉林木生長的影響34-35
- 5.2 連栽對巨桉林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35-36
- 5.3 連栽對巨桉林土壤化學性質的影響36-37
- 6 結論37
- 7 研究不足與展望37-38
- 8 參考文獻38-46
- 致謝4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晗光;張健;楊婉身;王顯祥;程t ;;不同林地巨桉的化感物質比較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1期
2 李小平;王景燕;王東;胡庭興;陳宏志;龔偉;;施肥水平對巨桉幼樹葉片氣體交換日變化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0年11期
3 胡紅玲;張健;萬雪琴;陳洪;易萬洋;周永春;;巨桉與5種木本植物幼樹的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較[J];生態(tài)學報;2012年12期
4 胡紅玲;張健;胡庭興;涂利華;泮永祥;曾凡明;陳洪;吳秀華;;不同施氮水平對巨桉幼樹耐旱生理特征的影響[J];西北植物學報;2014年01期
5 鄒小興,梁一池,孫小霞;巨桉家系主要產量性狀遺傳相關分析[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3年03期
6 張瓊;洪偉;吳承禎;吳繼林;;巨桉碳含量的空間結構特征研究[J];廣西植物;2007年04期
7 石軼松,王米力,石大興,孫雁霞;巨桉的組織培養(yǎng)與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學通訊;2003年02期
8 王晗光;張健;楊婉身;黃乾明;鄒平;;巨桉根系和根系土壤化感物質的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9 吳秀華;胡庭興;楊萬勤;陳洪;胡紅玲;涂利華;泮永祥;曾凡明;;巨桉凋落葉分解對菊苣生長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2年01期
10 張丹桔;張健;楊萬勤;吳福忠;黃玉梅;張志偉;王旭;王小強;朱琳;;一個年齡序列巨桉人工林植物和土壤生物多樣性[J];生態(tài)學報;2013年1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萬勛;種植巨桉樹 名山農民初嘗甜頭[N];雅安日報;2007年
2 特約記者 蔣兵;“巨桉受災我心受傷”[N];自貢日報;2008年
3 江宇;4月底前我市將新栽種巨桉兩萬畝[N];雅安日報;2008年
4 肖勇 實習生 曾一瑩 記者 張飛;巨桉林成老百姓的“存錢罐”[N];廣安日報;2008年
5 記者 江宇 采寫;需求巨大 巨桉聚財[N];雅安日報;2007年
6 萬紅纓邋鄭淼 本報記者 王麗;辦起“綠色銀行”“取錢”有保障[N];眉山日報;2008年
7 蔣清明 記者 廖琴;岳池今秋栽植巨桉550萬株[N];廣安日報;2008年
8 伍文龍 李春明 楊天軍;華鎣市春季栽植巨桉1.5萬畝[N];廣安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梁現(xiàn)瑞;巨桉之歌 一厘米變成上千萬株的克隆[N];四川日報;2009年
10 羅萬勛;發(fā)展40萬畝巨桉 提供紙漿原料[N];雅安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馮茂松;巨桉短周期工業(yè)原料林營養(yǎng)診斷指標體系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7年
2 李志輝;巨桉引種栽培及遺傳多樣性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1年
3 鐘宇;不同立地類型巨桉人工林生物多樣性特征[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9年
4 李羿橋;巨桉凋落葉分解過程中養(yǎng)分和化感物質釋放及其對三種草種的化感效應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春子;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三種揮發(fā)性物質對受體植物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特征的影響[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駱曉;青神縣巨桉連栽對林木生長和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6年
3 泮永祥;巨桉根系分解對三種植物生長的影響[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2年
4 弓平;巨桉凋落葉分解初期對小白菜生長及土壤環(huán)境的影響[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年
5 林曉倩;三種土壤類型下鉛脅迫對巨桉幼苗生長和鉛吸收特性的影響[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2年
6 譚幼齡;一個年齡序列巨桉人工林養(yǎng)分再吸收特征[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3年
7 沈穎胤;稀土尾礦區(qū)巨桉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匯研究[D];江西農業(yè)大學;2012年
8 趙瑜;不同坡位巨桉人工林N、P、K回收特性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3年
9 梁洪萍;四川巨桉外生菌根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0年
10 閆慧芳;油菜素內酯對巨桉次生生長影響及轉導途徑中相關基因功能初步分析[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5年
本文關鍵詞:青神縣巨桉連栽對林木生長和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33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30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