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產權分置對異質主體行為扭曲的激勵——以中部地區(qū)農村環(huán)境污染為例
[Abstract]: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interests and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actors is the basic mechanism and function of the market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the separation of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and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makes farmers, manufacturers and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actor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come, property, rights and even power. The negotiation or transaction between these heterogeneous subjects is unequal, which has different impact on the rational choice of each subject, resulting in the "tragedy of common land" of farmland and the distor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behavior and the decrease of its publicity. The problem is the persistent accum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rural areas. The countermeasures includ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land property right system based on "confirming right, giving profits", to promote the reciproc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heterogeneous subjects, to perfect the reform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system, and to promote the matching of local government's financial power and power. In order to achieve efficient market and the compatibility and coope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作者單位】: 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基于制度整合的收入分配逆向轉移機制與控制研究”(編號:15BYJ032)
【分類號】:F321.1;F323.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國新;;德國的農地產權管理[J];農村經(jīng)營管理;2011年02期
2 劉正山;“圈地運動”與“反向公地災難”——談農地產權整合對抑制濫圈地的意義[J];中國土地;2003年11期
3 尤國新;農地產權調查應注意三件事[J];中國土地;2004年09期
4 賈瑋;;農地產權視角下我國農村合作經(jīng)濟組織創(chuàng)新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3期
5 趙德起;;農民農地產權優(yōu)化的理論探索及路徑選擇[J];農業(yè)經(jīng)濟問題;2008年10期
6 熊玉娟;;二元模糊農地產權:農民失地的根源[J];新疆農墾經(jīng)濟;2009年10期
7 熊玉娟;;二元模糊農地產權是農民失地的根源[J];南方農村;2009年05期
8 李朋;;我國農地產權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4期
9 黎元生;培育我國農地產權市場的基本思路[J];農業(yè)經(jīng)濟問題;1998年04期
10 黃祖輝,陳欣欣;農地產權結構和我國的家庭農業(yè)[J];農業(yè)經(jīng)濟問題;199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肖安寶;;農地產權與新農村建設[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jīng)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2 何煉成;;關于我國現(xiàn)階段的產權問題例證 農地產權還給農民 國企產權收歸國有[A];農業(yè)與現(xiàn)代化——第十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周加來;黃益新;;基于產權效率的農地制度問題商榷[A];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萬磊;;守不住的集體:一個農地產權制度變遷個案[A];全國博士生論壇“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農村與農民問題”論文集[C];2012年
5 汪勝春;曾福生;;論農地產權私有化與農地規(guī)模經(jīng)營[A];統(tǒng)籌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冀縣卿;;農地產權重構與農地征用農民權益保護[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中)[C];2007年
7 丁長發(fā);;關于在福建省賦予農民農地長久產權的思考[A];福建省土地學會2012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何一鳴;羅必良;;中國農地產權管制放松的制度效應:假說及其驗證[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9 王常雄;;二元農地產權、地方政府過分掠奪與失地農民策略性反應[A];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蔣萬勝;王輝芒;;《資本論》中馬克思的農地產權思想及其價值[A];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暨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高遠至;“三權分離”農地產權新路徑漸清晰[N];糧油市場報;2014年
2 張新光;不要把土地問題復雜化[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4年
3 黃文華;創(chuàng)新是農村制度扶貧的治本之策[N];農民日報;2003年
4 黨國英;對農地產權關系幾個實際問題的看法[N];學習時報;2011年
5 主持人 本報記者 羅春雄;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N];廣西日報;2013年
6 魯寧;從“三農”也成炒作題材說開去[N];中國保險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陳志剛;農地產權結構與農業(yè)績效[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2 刁懷宏;雙層經(jīng)營體制的農地產權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3 崔寶敏;我國農地產權的多元主體和性質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閔桂林;農村土地產權回歸農民的制度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5 劉小紅;產權結構、產權關系與制度創(chuàng)新[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欣;農地產權對農業(yè)績效的影響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2 朱濤;基于巴澤爾理論的農地產權結構優(yōu)化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2年
3 石弘華;農地產權、合約選擇與農戶行為[D];暨南大學;2005年
4 鄒萬平;國家和集體壓力下的農地產權[D];南昌大學;2006年
5 沈次芳;農地產權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郭素珍;完善二輪延包后的農地產權與經(jīng)營管理的調查與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許賢;農地產權保護對農業(yè)土地經(jīng)營權定價的影響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8 么明;匈牙利農地產權變更、農地規(guī)模與農業(yè)生產率的關系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9 向玲;新農村背景下農地產權結構變化及其對農戶收入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10 張代嬌;農地產權流轉中多元主體的行為沖突與調適[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1767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217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