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殖廢水灌溉對玉米地土壤水溶性碳及其剖面分布的影響
本文選題:養(yǎng)殖廢水灌溉 切入點:土壤總有機碳 出處:《灌溉排水學報》2017年02期
【摘要】:為了研究養(yǎng)殖廢水灌溉對土壤水溶性碳量及其占總有機碳量比例的剖面分布的影響,設置水質和灌溉量處理,測定了玉米地土壤總有機碳和水溶性碳量,分析了水溶性碳占總有機碳比例及其剖面分布特征。結果表明,總有機碳及水溶性碳量在土壤表層較高,且隨著土層加深均有所減少。養(yǎng)殖廢水灌溉條件下的土壤總有機碳和水溶性碳量總體上比清水灌溉處理的高,這說明在一定范圍內養(yǎng)殖廢水灌溉更有利于土壤中有機碳量的增加。清水灌溉條件下,灌水量為640 m~3/hm~2時土壤總有機碳量最高;灌水量為760 m~3/hm~2時水溶性碳量最高。養(yǎng)殖廢水灌溉條件下,灌水量為880 m~3/hm~2時土壤總有機碳和水溶性碳量均為最高。由于土壤中的總有機碳在土壤深層分布較少,且隨土層加深土壤總有機碳量下降幅度減小,水溶性碳占總有機碳的比例隨土層深度加深而逐步增加。養(yǎng)殖廢水灌溉有利于土壤總有機碳、水溶性碳量的增加,并可促進二者在土壤表層的積累。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wastewater irrigation on soil water soluble carbon and its distribution in profile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water soluble carbon in cornfield soil were determined by water quality and irrigation treatment. The ratio of water soluble carbon to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profile distribut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water soluble carbon were higher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soil.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water soluble carbon of soil under the irrigation condition of aquiculture wastewater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lean water irr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rrigation of aquiculture wastewater was more favorable to the increas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a certain ran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lear water irrigation,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the soil was the highest when the irrigation amount was 640 mm ~ 3 / hm ~ 2; The water soluble carbon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at 760mg / hm-2. Under the irrigation condition of aquiculture wastewater,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the water-soluble carbon (WSC) were the highest at 880mg / hm-2, because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in the soil was less distributed in the deep soil. The ratio of water-soluble carbon to total organic carbon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deepening of soil depth, and the irrigation of culture wastewater was beneficial to soil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water soluble carbon. And can promote the accumulation of both in the soil surface layer.
【作者單位】: 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51209065) 中央高校科研業(yè)務費(2014B06114) 河海大學水利學科專業(y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創(chuàng)訓項目
【分類號】:S273;S1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桂良;常保全;張雷;成小春;周立明;;利用生物溝對養(yǎng)殖廢水處理的研究[J];中國水產;2011年09期
2 利鋒;何江;張學先;;水培經濟植物凈化養(yǎng)殖廢水研究現狀[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2期
3 鄭佳瑞;;水產養(yǎng)殖廢水的處理方法[J];河北漁業(yè);2007年02期
4 李秀辰;李俐俐;張國琛;牟晨曉;母剛;;養(yǎng)殖固體廢棄物作碳源的海水養(yǎng)殖廢水反硝化凈化效果[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0年04期
5 安永凱;盧文喜;張蕾;烏日晗;鄧琪琪;;低溫活性炭對養(yǎng)殖廢水吸附特性[J];吉林水利;2012年07期
6 王海芹;沈建寧;戴華強;王子臣;;規(guī);i場養(yǎng)殖廢水深度處理方法研究[J];農業(yè)環(huán)境與發(fā)展;2013年02期
7 肖國華,劉麗杰;海水育苗及養(yǎng)殖廢水的排放對近岸水域環(huán)境的影響及防范措施[J];河北漁業(yè);2005年03期
8 勞善根,崔紹榮,苗香雯;植物土培系統(tǒng)對養(yǎng)殖廢水的凈化與利用[J];農業(yè)工程學報;1998年01期
9 洪敏娜;楊鶯鶯;梁曉華;文國j;李卓佳;楊鏗;梁潤捷;;江蘺與有益菌協(xié)同凈化模擬養(yǎng)殖廢水效果的研究[J];中國漁業(yè)質量與標準;2014年01期
10 趙先庭;劉云凌;張繼輝;曲克明;馬德林;;龍須菜處理海水養(yǎng)殖廢水的初步研究[J];海洋水產研究;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李月;劉晃;張宇雷;吳凡;管崇武;宋紅橋;單建軍;;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在養(yǎng)殖廢水處理中的性能研究[A];2013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2 孫群榮;徐彬彬;張雁峰;;氨吹脫-A/A/O工藝處理高濃度養(yǎng)殖廢水[A];第二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文集第八卷(環(huán)保分卷)[C];2005年
3 趙耕毛;劉兆普;陳銘達;寇偉鋒;;海水養(yǎng)殖廢水灌溉條件下SPAC系統(tǒng)中水鹽肥通量研究[A];江蘇土壤肥料科學與農業(yè)環(huán)境[C];2004年
4 孫群榮;徐彬彬;張雁峰;;氨吹脫-A/A/O工藝處理高濃度養(yǎng)殖廢水[A];金華生態(tài)·人居環(huán)境城市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梁潤捷;楊鶯鶯;李卓佳;梁曉華;洪敏娜;陳永青;文國梁;;不同江蘺量對模擬養(yǎng)殖廢水的凈化效果[A];2008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6 王守偉;祝明;趙燕;朱百泉;萬波;;生物滲濾床處理養(yǎng)殖廢水的技術經濟性研究[A];全國畜禽和水產養(yǎng)殖污染監(jiān)測與控制治理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彭建華;陳文祥;鄭金秀;;綜合生物措施處理養(yǎng)殖廢水初探[A];全國畜禽和水產養(yǎng)殖污染監(jiān)測與控制治理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李紅娜;冷劍;史志偉;郭萍;葉婧;劉雪;耿兵;田云龍;朱昌雄;;超聲波強化A~2/O工藝處理豬場養(yǎng)殖廢水[A];2014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五章)[C];2014年
9 陳清華;彭海君;劉明清;;水產養(yǎng)殖廢水排放管理[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樂秀英 李業(yè)春 周煥明;生豬養(yǎng)殖廢水污染現狀調查[N];湘潭日報;2005年
2 記者 薛佳紅 通訊員 張劍鋒;海寧“甲魚村”試點溫室養(yǎng)殖廢水處理[N];嘉興日報;2012年
3 記者 李亞楠;“華英鴨”雙重角色令潢川糾結[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4 新華社記者 李亞楠;明星企業(yè)?污染禍首?[N];人民日報;2011年
5 南海所;集約化對蝦養(yǎng)殖廢水可以無害化生態(tài)處理[N];中國漁業(yè)報;2007年
6 通訊員 余童歡;奉賢區(qū)水環(huán)境治理成效日益顯現[N];東方城鄉(xiāng)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顧磊 實習記者 王勇;四大因素制約畜禽肥水還田[N];江蘇農業(yè)科技報;2009年
8 通訊員 賀勇;石門清潔工程讓鄉(xiāng)村更美麗[N];常德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封紅;序批式生物膜法處理水產養(yǎng)殖廢水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4年
2 胡海燕;水產養(yǎng)殖廢水氨氮處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延威;改性硅酸鈣的制備及其在養(yǎng)殖廢水厭氧除磷工藝中的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5年
2 郝兵兵;MBR處理水產養(yǎng)殖廢水體系中微生物研究[D];上海海洋大學;2015年
3 彭憶蘭;三種植物在人工濕地系統(tǒng)處理養(yǎng)殖廢水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5年
4 常慶波;抗生素對序批式生物膜反應器處理海水養(yǎng)殖廢水性能的影響[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5 王紹遷;固定化菌、藻體系凈化水產養(yǎng)殖廢水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6 郭旭;BCOR-MBR聯合工藝處理海水養(yǎng)殖廢水性能及膜污染特征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郭迪;電化學技術去除海水養(yǎng)殖廢水中氨氮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8 劉盼盼;生物過濾處理模擬海水養(yǎng)殖廢水試驗研究[D];濟南大學;2016年
9 李沖;微生物燃料電池利用養(yǎng)殖廢水產電特性、微生物群落分析及產電菌分離[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張泉;兩段式人工快滲系統(tǒng)處理養(yǎng)殖廢水的小型試驗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本文編號:16792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67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