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及配施工農業(yè)廢棄物對茉莉種植園碳排放的影響
本文選題:工農業(yè)廢棄物 切入點:溫室氣體 出處:《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7年04期
【摘要】:廢棄物的農業(yè)資源化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但將其應用于環(huán)境效應評價還鮮見報道.通過實驗測定,探討了秸稈及秸稈分別配施石膏渣、生物炭、爐渣對福州茉莉園碳排放及其綜合增溫潛勢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對照相比,施加秸稈CH_4排放通量提高了20.05%;與秸稈處理相比,秸稈配施石膏渣和秸稈配施生物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CH_4排放通量,而秸稈配施爐渣的CH_4排放通量則有所降低.與對照相比,施加秸稈CO_2排放通量提高了30.45%;與秸稈處理相比,秸稈配施石膏渣提高了CO_2排放通量,而秸稈配施生物炭和秸稈配施爐渣的CO_2排放通量均有所降低.CO_2對茉莉園碳排放和綜合增溫潛勢貢獻較大,碳排放和綜合增溫潛勢均表現為秸稈配施石膏渣秸稈秸稈配施生物炭秸稈配施爐渣對照,秸稈處理的碳排放和增溫潛勢較對照分別提高了30.42%和30.18%,秸稈配施石膏渣較秸稈處理提高了碳排放和綜合增溫潛勢,而秸稈配施生物炭和秸稈配施爐渣的碳排放和綜合增溫潛勢均有所降低.從溫室氣體綜合增溫潛勢來看,秸稈配施生物炭或爐渣可作為茉莉園固碳減排的有效配套措施.
[Abstract]:The utilization of waste in agriculture is one of the hotspots in current research, but its app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effect assessment is rarely report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gypsum residue and biochar to straw and straw is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slag on carbon emission and its comprehensive warming potential of Fuzhou jasmine garde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trol, the flux of straw CH_4 emission increased 20.05%, and compared with straw treatment, the flux of CH_4 increased 20.05%. The flux of CH_4 emission was increased by adding gypsum residue with straw and biochar with straw to some extent, but the flux of CH_4 was decreased by applying straw with slag.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emission flux of CO_2 increased by 30.45% by adding straw, and 30.45% by adding straw, compared with straw treatment. The flux of CO_2 emission was increased by adding gypsum slag with straw, while the flux of CO_2 emission from straw with biochar and slag with straw decreased. CO2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carbon emission and comprehensive warming potential of jasmine garden. The potential of carbon emission and comprehensive temperature increase was as follows: straw with gypsum residue straw and biological carbon straw with furnace slag contro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carbon emission and warming potential of straw treatment increased by 30.42% and 30.18%, respectively, and the carbon emission and comprehensive warming potential of straw treatment with gypsum slag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straw treatment. The carbon emission and comprehensive warming potential of straw combined with biochar and straw combined with slag were decreased. From the comprehensive warming potential of greenhouse gas, straw combined with biological carbon or slag could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supporting measure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 in jasmine garden.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研究所;閩榕茶業(yè)有限公司;福州市經濟作物技術站;福建師范大學生態(tài)地理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41571287,31000209) 福建省科技廳重點項目(No.2014Y0054) 福州市科技計劃項目(No.2014-G-66)~~
【分類號】:X7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敏;張衛(wèi)國;俞立中;;上海市能源消費碳排放分析[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09年08期
2 萊斯特R.布朗;李康民;;美國向大規(guī)模降低碳排放邁進:兩年下降9%[J];世界環(huán)境;2009年06期
3 李皓;;算一算自家的碳排放[J];科技潮;2010年01期
4 ;碳泄露[J];求是;2010年04期
5 張秀梅;李升峰;黃賢金;李穎;;江蘇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應及時空格局分析[J];資源科學;2010年04期
6 ;法國政府宣布擱置碳排放稅計劃[J];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10年04期
7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年人均碳排放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四川建材;2010年04期
8 張超;;碳排放、家庭與城市發(fā)展[J];產經評論;2010年04期
9 姜鑫民;;正確看待中國碳排放增加[J];中國石油石化;2010年20期
10 ;歐盟將制定2013年碳排放目標[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初枝;黃賢金;;區(qū)域碳排放及影響因素差異比較研究——以江蘇省為例[A];第二屆全國循環(huán)經濟與生態(tài)工業(yè)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生態(tài)經濟學會工業(yè)生態(tài)經濟與技術專業(yè)委員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劉紅光;劉衛(wèi)東;;貿易對中國產業(yè)能源活動碳排放的影響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劉慶;雷莉萍;侯姍姍;;中國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區(qū)域性特征發(fā)展分析[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4 姚亮;劉晶茹;;中國八大區(qū)域間碳排放轉移研究[A];2010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0年?ㄒ唬C];2010年
5 王寧;;煤炭行業(yè)降低碳排放強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7分會場-實現“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途徑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胡初枝;黃賢金;;江蘇省碳排放及影響因素區(qū)域差異比較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黃賢金;胡初枝;;區(qū)域產業(yè)結構變化的碳排放效應研究——以江蘇省為例[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黃蕊;王錚;劉慧雅;劉曉;翟石艷;馬曉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趨勢研究[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高揚;張曉明;周茂松;曾棟鴻;;城市居住社區(qū)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評估模型研究——以廣州市為例[A];2012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吳婕;肖榮波;江海燕;艾勇軍;;廣州居住社區(qū)碳排放評估方法與評估工具研究[A];2012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杜華斌;今年下半年將開征碳排放稅[N];科技日報;2008年
2 記者 李學梅;法擱置碳排放稅計劃[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3 國網能源研究院博士 陳武 國網能源研究院碩士 常燕;中國碳排放符合世界經濟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N];中國電力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任佳;尋求碳排放計算新方法[N];中國建設報;2013年
5 記者 雷新;2011年中國碳排放占到世界總量的24%[N];人民政協報;2013年
6 暨南大學教授 孫東川;是碳排放,,還是碳消費?[N];光明日報;2013年
7 公管學院;齊曄、何建坤等與美英科學家辨析中國碳排放之謎[N];新清華;2013年
8 本報實習記者 王小川;北京碳排放權指標交易開放在即[N];中國證券報;2013年
9 李榮;上海出臺碳排放管理辦法[N];中國能源報;2013年
10 記者 楊汛;碳排放罰款“第一單”兩周內下發(fā)[N];北京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秋賢;基于3E模型的中國碳排放地域差異及碳排放空間計算研究[D];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2015年
2 黃杰;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碳排放強度的影響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李炎亭;甘肅產業(yè)結構變動的碳排放效應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4 錢明霞;產業(yè)部門關聯碳排放及責任的實證研究[D];江蘇大學;2015年
5 魯力;不同碳排放政策下的供應鏈決策及協調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6 張爾俊;碳排放約束條件下中國經濟增長路徑統(tǒng)計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年
7 杜剛;工業(yè)化、城市化背景下碳排放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8 歐元明;中國省域碳排放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9 陳立蕓;公平與效率權衡下的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及減排成本研究[D];天津大學;2015年
10 陳亞楠;能源消費碳排放驅動因素分析與實證研究[D];天津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琴;河西走廊灌溉農業(yè)區(qū)的人口生存碳排放評估[D];蘭州大學;2010年
2 肖翔;江蘇城市15年來碳排放時空變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3 牛曉婧;甘肅省碳排放特征及行業(yè)碳排放強度貢獻率分析[D];蘭州大學;2012年
4 趙明;城市化對上海市碳排放的影響分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何偉;城市化發(fā)展與碳排放的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6 劉競;河北省區(qū)域低碳經濟發(fā)展模式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7 王天格;基于我國碳排放制度下的企業(yè)碳會計核算體系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8 吳梅;江蘇省碳排放驅動因素的動態(tài)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9 劉柏利;碳排放視角下的綠色住宅項目成本效益評價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5年
10 柯曉蕾;民法視野下的碳排放權研究[D];海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6653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66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