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區(qū)香根草不同徑級的根系特征與培肥效應
本文關鍵詞:紫色土區(qū)香根草不同徑級的根系特征與培肥效應
更多相關文章: 水土保持 根長 根表面積 根體積 土壤養(yǎng)分
【摘要】:為探討水土保持先鋒物種香根草的培肥效應及其與各徑級根系指標間的關系,以裸地為對照,定期分0~10cm,10~20cm,20~30cm土層采集土壤和根系樣品,常規(guī)方法測定土壤有機質、氮、磷、鉀的全量和速效養(yǎng)分,WinRHIZO(Pro.2004c)根系分析系統(tǒng)分10個徑級測定根系參數(根長、根表面積和根體積)。結果表明:香根草的培肥效應主要體現在有機質上,且此效應隨香根草定植時間的延長而增強,其次是全氮,而有效磷和速效鉀則出現虧損;香根草小區(qū)土壤有機質、有效磷、全鉀、速效鉀均表現出明顯的土壤養(yǎng)分表聚現象,在0~10cm土層的含量顯著大于其他土層的(P0.05);0.00mmd≤2.00mm(d為根系直徑)是影響土壤有機質含量的主要根徑范圍,該范圍內所有徑級的根長密度/根表面積密度/根體積密度均與土壤有機質含量極顯著正相關(P0.01),尤其是徑級0.00mmd≤0.50mm,其次是徑級1.50mmd≤2.00mm;d=2.00mm和d=4.50mm是重要分界線,當0.00mmd≤2.00mm時,香根草各徑級的所有根系指標在土層間均表現出顯著性差異且與土層深度極顯著負相關,其中0.50mmd≤1.00mm徑級的相關系數值最大,當2.00mmd≤4.50mm時土壤養(yǎng)分與所有徑級的根系指標均無顯著性相關;根重密度/根長密度/根表面積密度/根體積密度的最大值均出現在0~10cm土層,且根長密度在年際間、土層間均表現出顯著性差異。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水土保持 根長 根表面積 根體積 土壤養(yǎng)分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XDJK2015C170,XDJK2014C103,SWU1130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501288,41271291)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1BAD31B03) 西南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3JY052)資助
【分類號】:S157.433
【正文快照】: 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開發(fā)利用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治理水土流失和穩(wěn)固道路邊坡[1],并開展香根草生態(tài)工程研究[2]。香根草治理水土流失主要是通過在坡地上構建植物籬而實現,其地上部分茂密莖葉類似于“生物壩”[3],起到緩流攔沙的作用,而地下部分發(fā)達根系網絡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夏漢平;第三屆國際香根草大會介紹[J];生態(tài)學報;2003年10期
2 ;用香根草保護環(huán)境[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年11期
3 夏漢平,盧雪琴;香根草的栽培管理方法研究[J];草業(yè)科學;2003年07期
4 袁戎;;神奇植物——香根草[J];花木盆景(花卉園藝);2004年08期
5 ;香根草能防止水土流失[J];浙江林業(yè);2004年10期
6 劉紅霞;劉金根;丁成龍;卞新民;;不同覆蓋措施對冬季移栽香根草生長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6年01期
7 劉金根;劉紅霞;丁奎敏;卞新民;;遮光對香根草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研究[J];草業(yè)科學;2006年04期
8 蔣冬榮;張新生;漆光成;廖江彥;王丹;;香根草的引種與應用[J];廣西園藝;2008年01期
9 文媛;王飛生;趙鵬飛;曹紅梅;馮子元;;香根草凈油主要化學成分檢測[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31期
10 ;《香根草系統(tǒng)的理論與實踐》一書出版[J];土壤;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用香根草保護環(huán)境[A];第八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2 周強;於丙軍;;香根草的抗旱機理及其作為能源植物利用的初步研究[A];第六屆中國植物逆境生理學與分子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3 劉金祥;王銘銘;丘明新;劉家瓊;;水分脅迫條件下光照強度對香根草生理生態(tài)的影響[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4 盧升鑾;傅恒生;;香根草公路媤坡現狀、效果及關鍵技術[A];中國公路學會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吳建華;李文珠;;種植香根草是防治水土流失和綠化護坡重要措施[A];云南省作物學會2000—2003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04年
6 陳務豪;曾念輝;王壽林;程洪;付恒生;楊小潔;;香根草植物籬護坡反季節(jié)施工技術[A];南方水土保持研究會第十四屆年會暨2004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7 謝建華;林敬蘭;;香根草保水保土機理初探[A];中國首屆城市水土保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8 高廣春;徐紅星;鄭許松;楊亞軍;呂仲賢;;香根草提取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應用[A];公共植保與綠色防控[C];2010年
9 黎華壽;洪浩;錢久李;;香根草:誘集植物與綠色生物農藥[A];2006中國草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6年
10 鄭春田;劉平祥;林映才;蔣宗勇;余德謙;;香根草用作山羊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評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營養(yǎng)學分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齊強 潘偉茂;天然香根草 該好生呵護[N];中國礦業(yè)報;2002年
2 王空;香根草 西部開發(fā)有大用[N];農民日報;2000年
3 李大軍;小小香根草 點燃大希望[N];甘孜日報(漢文);2011年
4 羅開林;大河邊煤礦用香根草治理矸石山[N];中國環(huán)境報;2005年
5 冉超;科技創(chuàng)新改進公路邊坡治理方式[N];經濟信息時報;2007年
6 李潔尉;應采用香根草生態(tài)工程技術[N];廣東科技報;2008年
7 實習生 祝乃嘉邋記者 李子俊;用香根草支援四川災后重建[N];南京日報;2008年
8 記者 楊照民 通訊員 周炎;航道護坡試用香根草[N];泰州日報;2010年
9 通訊員 周炎;泰州航道為如泰運河披上“香根草外衣”[N];中國水運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鄒淑玲 通訊員 黃潔容 陳琴苓 鐘靜波;環(huán)保奇兵 舉世青睞[N];廣東科技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欣;香根草特性及其用途的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2 周強;滲透溶質、多胺和水孔蛋白在香根草適應鹽分和干旱脅迫過程中的作用機理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劉金根;香根草護坡地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及其對人工干擾的響應機制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4 郭忠錄;等高綠籬—坡地農業(yè)復合系統(tǒng)氮素循環(huán)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海聰;香根草繁殖構件及光合特性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9年
2 王文華;喀斯特山區(qū)公路邊坡香根草栽培技術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3 韓露;香根草應用生態(tài)學實驗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4 劉紅霞;香根草逆境生態(tài)響應及調控措施效應的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5 趙玉紅;兩種生態(tài)型香根草繁殖生態(tài)學及光合特性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7年
6 馬杰;香根草內生固氮菌的分離、鑒定及其生長特性和回接效應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范月君;香根草優(yōu)良生態(tài)型篩選與抗逆生理的研究[D];青海大學;2008年
8 趙聰;香根草和菖蒲對鈾脅迫的耐性與富集特性研究[D];南華大學;2014年
9 黃金;香根草生物工程技術在淺層滑坡治理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0年
10 宋筱琛;香根草修復鎘污染潛力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174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nykj/111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