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態(tài)頻率的V型缺口梁裂紋擴展速率模型
發(fā)布時間:2022-11-05 11:44
針對機械結(jié)構(gòu)裂紋擴展預測問題,研究了基于模態(tài)頻率下降率的V型缺口梁裂紋擴展速率模型。設(shè)計了V型缺口梁的疲勞裂紋擴展實驗系統(tǒng),完成了4個試件的模態(tài)頻率和裂紋擴展實驗測試;趯嶒灲Y(jié)果,討論了影響V型缺口梁裂紋擴展行為的因素,應用Pairs模型擬合了V型缺口梁的裂紋擴展速率方程,探討了模態(tài)頻率下降率與應力強度因子的關(guān)系。結(jié)合模態(tài)頻率下降率與裂紋擴展長度及循環(huán)加載次數(shù)的關(guān)系,建立了基于模態(tài)頻率下降率的裂紋擴展速率模型。結(jié)果表明,V型缺口梁的裂紋擴展速率隨模態(tài)頻率下降率增加單調(diào)遞增,裂紋尖端的應力強度因子幅值也隨模態(tài)頻率下降率增加單調(diào)遞增,基于模型預測的裂紋擴展速率與實驗結(jié)果基本吻合。所提出的基于模態(tài)頻率的裂紋擴展速率模型有助于梁的裂紋擴展監(jiān)測。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實驗系統(tǒng)
2.1 實驗件
2.2 實驗方法
3 結(jié)果與討論
3.1 實驗結(jié)果
3.2 裂紋擴展路徑
3.3 基于Paris模型的裂紋擴展速率分析
3.4 基于模態(tài)頻率的裂紋擴展速率模型
3.5 模型驗證
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蒙皮裂紋點陣夾芯梁振動特性分析及裂紋識別[J]. 陳建恩,施月奇,劉軍,葛為民,王肖鋒. 振動與沖擊. 2018(05)
[2]含旋轉(zhuǎn)運動效應裂紋梁橫向振動特性的研究[J]. 楊鄂川,李映輝,趙翔,秦營. 應用力學學報. 2017(06)
[3]含預制裂紋L形梁柱試件動態(tài)斷裂過程[J]. 李清,薛耀東,于強,徐文龍,韋貴華. 爆炸與沖擊. 2018(03)
[4]沖擊載荷下含空孔三點彎曲梁的動態(tài)斷裂行為[J]. 岳中文,胡慶文,王煦,張旺. 實驗力學. 2017(04)
[5]基于移動有限元法的裂紋梁振動分析[J]. 梁崗,曹沛,唐炯,沈晴,李心爽. 動力學與控制學報. 2017(02)
[6]含多條裂紋梁的模態(tài)與振動疲勞壽命分析[J]. 馬一江,陳國平. 振動.測試與診斷. 2017(02)
[7]基于固有頻率的呼吸式裂紋梁損傷識別方法[J]. 劉文光,郭隆清,賀紅林,顏龍. 中國機械工程. 2017(06)
[8]含裂紋梁非線性靜動力特性及簡化動力學建模[J]. 陳巖,王平,余飛,毛鵬程,關(guān)振群. 計算力學學報. 2016(02)
[9]共振條件下的裂紋梁振動與裂紋擴展耦合分析[J]. 崔韋,王建軍. 推進技術(shù). 2014(10)
[10]彈性梁損傷識別模態(tài)應變能法[J]. 劉文光,李俊,嚴鋮,賀紅林. 中國機械工程. 2014(12)
本文編號:3702542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實驗系統(tǒng)
2.1 實驗件
2.2 實驗方法
3 結(jié)果與討論
3.1 實驗結(jié)果
3.2 裂紋擴展路徑
3.3 基于Paris模型的裂紋擴展速率分析
3.4 基于模態(tài)頻率的裂紋擴展速率模型
3.5 模型驗證
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蒙皮裂紋點陣夾芯梁振動特性分析及裂紋識別[J]. 陳建恩,施月奇,劉軍,葛為民,王肖鋒. 振動與沖擊. 2018(05)
[2]含旋轉(zhuǎn)運動效應裂紋梁橫向振動特性的研究[J]. 楊鄂川,李映輝,趙翔,秦營. 應用力學學報. 2017(06)
[3]含預制裂紋L形梁柱試件動態(tài)斷裂過程[J]. 李清,薛耀東,于強,徐文龍,韋貴華. 爆炸與沖擊. 2018(03)
[4]沖擊載荷下含空孔三點彎曲梁的動態(tài)斷裂行為[J]. 岳中文,胡慶文,王煦,張旺. 實驗力學. 2017(04)
[5]基于移動有限元法的裂紋梁振動分析[J]. 梁崗,曹沛,唐炯,沈晴,李心爽. 動力學與控制學報. 2017(02)
[6]含多條裂紋梁的模態(tài)與振動疲勞壽命分析[J]. 馬一江,陳國平. 振動.測試與診斷. 2017(02)
[7]基于固有頻率的呼吸式裂紋梁損傷識別方法[J]. 劉文光,郭隆清,賀紅林,顏龍. 中國機械工程. 2017(06)
[8]含裂紋梁非線性靜動力特性及簡化動力學建模[J]. 陳巖,王平,余飛,毛鵬程,關(guān)振群. 計算力學學報. 2016(02)
[9]共振條件下的裂紋梁振動與裂紋擴展耦合分析[J]. 崔韋,王建軍. 推進技術(shù). 2014(10)
[10]彈性梁損傷識別模態(tài)應變能法[J]. 劉文光,李俊,嚴鋮,賀紅林. 中國機械工程. 2014(12)
本文編號:37025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lxlw/37025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