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向入射激波聚焦實驗和數(shù)值模擬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cident shock Mach numbers on the focusing process of radial incident shock waves in a concave cavity, the reflection and focusing process of a radial incident shock wave with Mach numbers of 1.25 and 2.18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The images of airflow field in concave cavity were taken by high speed CCD, and the Runge-Kutta scheme was used to maintain strong stability. The process of shock reflection focusing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weighted basic non-oscillation algorithm and block structure dynamic adaptive mesh encryp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Complex shock shap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such as shock reflection, shock focusing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shock waves) can be well observed in bot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By comparing the reflection and focusing processes of incident shock waves with different Mach numbers, it is found that the jet can be produced at higher Mach numbers, but not at lower Mach number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Mach number of incident shock wave can affect the posi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 secondary shock wave, and then affect the degree of disturbance of the flow field in the focusing process.
【作者單位】: 空軍工程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學院;先進航空發(fā)動機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51106178)
【分類號】:O354.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金國,劉偉,MizuKamiK;表面凹腔中氣泡核的穩(wěn)定性分析[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01期
2 孫明波;梁劍寒;王振國;;超燃火焰穩(wěn)定凹腔自激振蕩特性的數(shù)值研究(英文)[J];計算物理;2007年05期
3 馬小亮;楊國偉;;凹腔非定常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J];計算物理;2010年03期
4 孫明波;梁劍寒;王振國;;超聲速燃燒火焰穩(wěn)定凹腔質(zhì)量交換特性的數(shù)值研究[J];力學學報;2007年02期
5 馮定華;李樺;肖飛;丁國昊;王文龍;田正雨;潘沙;;光學窗口凹腔流場的光學傳輸效應研究[J];光學學報;2012年04期
6 彭玉峰;李闊湖;陳靖;呂珍龍;彭愛蓮;魏要麗;張永濤;;高斯反射鏡及其傾斜對平凹腔激光場分布的影響[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6年03期
7 陸海波;劉偉強;;迎風凹腔與逆向噴流組合熱防護系統(tǒng)冷卻效果研究[J];物理學報;2012年06期
8 凌東雄,李俊昌,管一弘;高斯反射率方形平凹腔激光模場的有限元分析[J];光電子·激光;2002年06期
9 溫耐;王偉鋒;李闊湖;;高斯鏡平凹腔腔鏡變形模場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24期
10 李闊湖;溫耐;袁書卿;張芳;王偉鋒;;腔鏡熱變形對高斯鏡平凹腔激光場模式的影響[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包恒;周進;潘余;;部分覆蓋型凹腔實現(xiàn)超聲速氣流中常溫煤油直接點火的試驗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2 孫明波;梁劍寒;劉衛(wèi)東;王振國;;超聲速來流凹腔上游燃料橫向噴注流動混合以及燃燒特征研究[A];第一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王春;姜宗林;;三維“燕尾形”凹腔超燃流場數(shù)值模擬[A];第二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4 劉娟;潘余;王振國;;超聲速流中交錯布置雙凹腔流場的二維仿真[A];2007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孫曉峰;王春;姜宗林;;新型凹腔火焰穩(wěn)定器——“燕尾槽”流動特性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激波與激波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0年
6 汪洪波;孫明波;梁劍寒;劉衛(wèi)東;王振國;;帶凹腔超燃燃燒室內(nèi)燃燒振蕩的數(shù)值研究[A];第二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7 孫曉峰;姜宗林;王春;;超燃沖壓發(fā)動機凹腔穩(wěn)焰器非定,F(xiàn)象的數(shù)值研究[A];北京力學會第17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張新宇;陳立紅;顧洪斌;;超燃沖壓模型發(fā)動機中支板/凹腔一體化穩(wěn)焰機構[A];2003’全國流體力學青年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顧洪斌;王丹;陳立紅;高占彪;余西龍;張新宇;;支板凹腔耦合增強燃燒研究[A];高超聲速專題研討會暨第五屆全國高超聲速科學技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10 潘余;楊小柱;梁劍寒;劉衛(wèi)東;;雙凹腔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煤油射流燃燒流場研究[A];第三屆高超聲速科技學術會議會議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席文雄;超聲速氣流中的點火啟動及其強化機理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2 潘余;超燃沖壓發(fā)動機多凹腔燃燒室燃燒與流動過程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3 丁猛;基于凹腔的超聲速燃燒火焰穩(wěn)定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4 耿輝;超聲速燃燒室中凹腔上游橫向噴注燃料的流動、混合與燃燒特性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5 陸海波;迎風凹腔與逆向噴流組合強化防熱結(jié)構復雜流場和傳熱特性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6 李慶;基于凹腔火焰穩(wěn)定器的亞燃沖壓發(fā)動機燃燒室點火過程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7 吳海燕;超燃沖壓發(fā)動機燃燒室兩相流混合燃燒過程仿真及實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8 李麥亮;激光光譜診斷技術及其在發(fā)動機燃燒研究中的應用[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9 高源慈;電介質(zhì)準光學測試系統(tǒng)的實現(xiàn)及生物電磁學中的相關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健;受限通道內(nèi)斜切激波、膨脹波系對超聲速流動進程的影響[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包恒;部分覆蓋型凹腔的數(shù)值仿真和試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3 張林;單邊擴張型超聲速燃燒室凹腔流動與燃燒的數(shù)值模擬和實驗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4 魏U,
本文編號:22017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lxlw/2201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