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分析的實船水下爆炸船體響應特征
本文選題:爆炸力學 + 時頻特征 ; 參考:《爆炸與沖擊》2017年01期
【摘要】:為了研究水下爆炸條件下船體沖擊振動響應時頻特征,針對某實船非接觸水下爆炸實驗沖擊響應測試實驗數據,基于小波分析及能量統(tǒng)計方法對響應信號進行時頻特性分析,得到了實船非接觸水下爆炸沖擊振動響應的時頻分布和能量分布。分析結果表明,采用基于小波變換的時頻分析方法,可以成功獲得船體沖擊響應信號不同頻率段下的強度、能量和作用時間等時頻細節(jié)信息,包括響應信號各頻段沖擊峰值、衰減過程、振動能量及其在全頻率段上所占的分數。通過對小波頻段能量統(tǒng)計以及沖擊強度分析發(fā)現,沖擊響應能量頻段分布較廣,主甲板及以下甲板全頻段振動能量的80%以上在312.5Hz以上,上層建筑甲板平臺各頻段沖擊振動能量分數向低頻段轉移。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tim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f ship shock vibration response under underwater explosion condition, the tim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f response signal is analyzed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and energy statistics method, aiming at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non-contact underwater explosion experiment shock response of a ship. Th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energy distribution of the shock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non-contact underwater explosion of a ship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me-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can obtain the time-frequency details such as intensity, energy and action time of ship hull shock response signal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including the impact peak value of each frequency band of the response signal. Attenuation process, vibration energy and its fraction in the full frequency range. Through the energy statistics and impact strength analysis of the wavelet frequency b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impact response energy band is more than 80% of the vibration energy of the main deck and the lower deck in the whole frequency band, which is above 312.5Hz. The energy fraction of shock vibration in each frequency band of deck platform of superstructure is transferred to low frequency band.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279038) 國家安全重大基礎研究項目(613157)
【分類號】:U661.4;O3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兵;許厚謙;譚俊杰;;運動網格上的水下爆炸數值模擬方法[J];高壓物理學報;2008年03期
2 蔣國巖;金輝;李兵;賈則;張慶明;;水下爆炸研究現狀及發(fā)展方向展望[J];科技導報;2009年09期
3 徐豫新;王樹山;李園;;水下爆炸數值仿真研究[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9年06期
4 孫學武;劉榮忠;郭銳;;水下爆炸對不同殼體的變形響應數值模擬[J];四川兵工學報;2011年03期
5 李玉節(jié);趙本立;;水下爆炸壓力測量中的若干問題[J];實驗力學;1992年01期
6 丁玨,劉家驄;近水面水下爆炸初期水霧形成過程的數值研究[J];爆破器材;2002年05期
7 樊自建;沈兆武;廖學燕;劉原棟;;圓柱形水下爆炸實驗容器壁部強度設計研究[J];高壓物理學報;2008年04期
8 張效慈;;多幾何縮比的水下爆炸試驗換算律(英文)[J];船舶力學;2008年03期
9 吳成;廖莎莎;李華新;張向榮;張渝霞;史京住;;3種炸藥水下爆炸的聲波特性測試及其對比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10 閆偉杰;;水下爆炸三維數值模擬技術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1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宮國田;金輝;張姝紅;周慶飛;;國外艦艇抗水下爆炸研究綜述[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2 宗智;鄒麗;倪少玲;;水下爆炸造成結構損傷的理論研究[A];2005年船舶結構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趙海濤;王成;寧建國;王萬軍;;水下爆炸問題的高精度計算方法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4 杜志鵬;金輝;楊莉;史少華;;泥沙水底對炸藥水下爆炸參數影響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許斐;周力;張藝凡;宗智;;鋁合金船水下爆炸響應的數值研究[A];七屆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屆船舶力學學術委員會全體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藺世龍;劉景昌;辛佩珠;王建軍;冶建宏;時貴玉;李斌;陶明德;李光華;王世鋒;姚鍵;周建光;李玉節(jié);楊云川;王慶蓉;高雋;夏云寶;何斌;倪永良;;水下爆炸損傷生物力學及病理形態(tài)改變的實驗研究[A];第六屆全國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學術會議暨第九屆全軍軍事病理學學術會議、第五屆全軍定量病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7 王曉村;;水下爆炸處理軟基筑堤法在大型火電廠中的應用[A];廣東省電機工程學會2003-2004年度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8 陳高杰;王樹樂;賈則;宗智;;考慮空化效應的艦艇水下爆炸仿真研究[A];第十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9 辛春亮;秦健;徐更光;丁剛毅;;數值模擬軟件在水下爆炸模擬中的應用研究[A];第四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賈則;宋敬利;金輝;張姝紅;陳高杰;;水下爆炸結構沖擊響應信號的經驗模式分解[A];第十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史汝超;基于虛擬流體方法的水下爆炸計算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2 賈憲振;基于通用程序的水下爆炸及其對結構作用的數值模擬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3 賈虎;纖維爆炸索水下爆炸特性與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4 劉建湖;艦船非接觸水下爆炸動力學的理論與應用[D];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2002年
5 楊文山;水下接觸爆炸艦船局部毀傷及防護機理[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6 楊文淼;水下爆炸沖擊問題的物質點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7 陳永念;艦船水下爆炸數值仿真及抗爆結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夏博文;含鋁炸藥水下爆炸及其作用下的結構體動態(tài)響應數值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2 楊一方;水下爆炸沖擊載荷等效加載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葉帆;水下爆炸空化效應作用下結構響應的數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閆偉杰;水下爆炸數值模擬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5 李佳;基于譜單元法的艦船水下爆炸流固耦合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6 劉博;水下爆炸場的數值模擬及加筋矩形板的動力響應[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李雙;水下爆炸對板殼結構破壞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8 朱楓;水下爆炸氣泡脈動與近邊界射流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9 黃超;近場非接觸水下爆炸艦船新型防護結構抗爆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10 肖玉鳳;水下爆炸及隨機外力下破損艦船傾覆概率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873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lxlw/1787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