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中-延邊地區(qū)燕山期巖漿作用與礦床成礦系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0 11:59
運用礦床的成礦系列理論,以構(gòu)造巖漿演化為基礎(chǔ),對吉中-延邊成礦帶與燕山期巖漿作用有關(guān)的礦床成礦規(guī)律進行了分析總結(jié)。研究表明,受古太平洋板塊俯沖方向、速度的制約,吉中—延邊地區(qū)燕山期構(gòu)造巖漿活動復(fù)雜,總體上可分為5次成巖成礦事件:①晚三疊世初基性超基性巖侵入,形成紅旗嶺銅鎳礦床等巖漿型礦床;②晚三疊世—早侏羅世初,吉中地區(qū)高鉀鈣堿性巖漿活動,形成蘭家金礦床等巖漿熱液型礦床,延邊地區(qū)中低鉀鈣堿性—高鉀鈣堿性巖漿活動,形成前山金礦床等火山-潛火山巖型礦床;③早侏羅世末—中侏羅世初,富鋁酸性巖漿活動,形成大黑山鉬礦床等斑巖型鉬礦床;④中侏羅世末—晚侏羅世初,研究區(qū)以抬升剝蝕為主,成巖成礦作用較弱;⑤晚侏羅世末—早白堊世,吉中地區(qū)高鉀鈣堿性巖漿活動,形成二道甸子金礦床等巖漿熱液型礦床,延邊地區(qū)中低鉀鈣堿性—高鉀鈣堿性巖漿活動,形成小西南岔金銅礦床等火山-斑巖型礦床。在建立吉中—延邊地區(qū)與燕山期巖漿作用有關(guān)的礦床成礦系列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劃分為6個礦床成礦亞系列,各亞系列在時間、空間上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顯示了成礦作用的復(fù)雜性。
【文章來源】:地質(zhì)學報. 2020,94(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4 頁
【部分圖文】:
吉中—延邊地區(qū)與燕山期巖漿作用有關(guān)的主要礦床分布簡圖
主要形成與基性-超基性巖有關(guān)的巖漿型銅鎳礦產(chǎn)(圖1,表1 中礦床編號38-44),基本上沿北西向古洞河斷裂帶分布,但紅旗嶺—漂河川一帶的銅鎳礦床沿北東向敦密斷裂帶分布;安圖縣青林磷礦床沿北東向鴨綠江斷裂帶分布(圖1,圖2a)。(2)晚三疊世至早侏羅世、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中酸性巖漿活動成礦作用:
(6)吉中地區(qū)與燕山晚期中酸性巖漿作用有關(guān)的Au、Ag、膨潤土、沸石、黏土等礦床成礦亞系列(Mz-1I6):共包括礦床6個(編號為4~6,8,9,15)。礦種金2個(巖漿熱液型,大型1個,中型1個),銀金1個(巖漿熱液型,銀共生金,銀大型,金中型),膨潤土1個(陸相火山巖型,中型),沸石1個(陸相火山巖型,大型),黏土1個(陸相火山巖型,中型)。二道甸子金礦床,為該亞類典型礦床。礦床位于吉林中部,哈達嶺隆起東南側(cè),敦密斷裂帶的北緣。礦區(qū)區(qū)域上為北東東向的二道甸子-漂河嶺傾沒復(fù)背斜的轉(zhuǎn)折端,核部為早白堊世黑云母花崗巖、二長花崗巖(134~136Ma),呈巖株狀侵入。奧陶系呼蘭群漂河川組斜長角閃片巖、泥板巖、含炭板巖、紅柱石板巖等圍繞該花崗巖呈弧形分布,由北向南,其走向為北西、北北西,近南北轉(zhuǎn)向北東。礦體主要為含金石英脈型,走向與漂河川巖組基本一致,但傾向上有小角度夾角。研究表明,漂河川組變質(zhì)原巖陸源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夾基性-中酸性火山巖,金豐度值為6.02×10-9,為成礦作用提供了主要物質(zhì)來源,花崗巖只為金礦的形成提供了熱源和流體。來源于地層中的金等成礦物經(jīng)過多次的構(gòu)造熱事件作用所形成的成礦流體,并與礦床東部(褶皺核部)的花崗巖熱穹窿組成了成礦流體庫,在構(gòu)造成礦有利部位成礦,礦床成因類型為巖漿熱液型(Wang Yanhua et al.,2011)。4 礦床成礦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吉林和龍長仁銅鎳礦區(qū)含礦橄欖輝石巖年代學及其地質(zhì)意義[J]. 吳瓊,孫豐月,劉金龍,田力丹,范興竹. 礦床地質(zhì). 2019(03)
[2]小興安嶺—張廣才嶺成礦帶鉬礦床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地球動力學研究[J]. 徐文喜. 吉林地質(zhì). 2018(01)
[3]吉林紅旗嶺富家礦床礦石礦物化學和硫同位素特征——對銅鎳硫化物礦床成因及成礦過程的約束[J]. 呂林素,李宏博,周振華,徐立國,楊小男,毛冰. 地球?qū)W報. 2017(02)
[4]和龍地區(qū)與茂山地區(qū)找礦前景對比分析[J]. 侯躍斌,臧興運,楊占軍,沈君祥,李延峰,馬春生. 吉林地質(zhì). 2016(04)
[5]礦床成礦系列——五論礦床的成礦系列問題[J]. 陳毓川,裴榮富,王登紅,黃凡. 地球?qū)W報. 2016(05)
[6]吉林長安堡鉬銅礦床含礦巖體鋯石U-Pb年齡和Hf同位素組成[J]. 周毅,松權(quán)衡,張勇,王巖,于城. 黃金. 2016(07)
[7]吉林省中東部季德屯及石馬洞大型鉬礦床輝鉬礦Re-Os同位素年齡及地質(zhì)意義[J]. 邵建波,陳殿義,潘月棟,王洪濤. 世界地質(zhì). 2016(03)
[8]吉林中東部季德屯鉬礦床含礦巖體地質(zhì)、地球化學及年代學研究[J]. 盧志強,李緒俊,秋晨,梁本勝. 礦床地質(zhì). 2016(02)
[9]吉林永吉大黑山鉬礦寄主巖體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J]. 陳井勝,葛文春,陳會軍,邢德和,劉淼,李崴崴. 地質(zhì)與資源. 2015(02)
[10]吉林福安堡棒子山花崗巖鋯石U-Pb年齡、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zhì)意義[J]. 劉萬臻,孫豐月,黃維平,王琳琳,蘇斌,桓鳳明. 世界地質(zhì). 2014(02)
博士論文
[1]吉黑東部中生代斑巖型鉬礦床的成礦巖體:從成因到成礦[D]. 侯雪剛.吉林大學 2017
[2]遼北—吉中地區(qū)中生代巖漿事件及其對區(qū)域構(gòu)造演化的制約[D]. 張海洪.吉林大學 2017
[3]興蒙造山帶東部中生代斑巖型鉬礦成礦系統(tǒng)的巖漿流體作用與成礦研究[D]. 趙克強.吉林大學 2016
[4]吉林省東部鎂鐵—超鎂鐵質(zhì)巖體鉑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礦潛力分析[D]. 趙新運.吉林大學 2015
[5]吉黑東部顯生宙巖漿演化與成礦作用研究[D]. 王碩.吉林大學 2014
[6]紅旗嶺銅鎳硫化物礦床地質(zhì)地球化學特征及找礦技術(shù)方法研究[D]. 孫立吉.吉林大學 2013
[7]吉林東部中生代內(nèi)生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研究[D]. 汪志剛.吉林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吉林板廟子金礦地質(zhì)特征及隱伏礦體預(yù)測[D]. 于景山.吉林大學 2018
[2]延邊地區(qū)中生代淺成低溫熱液型金礦特征、成因及找礦標志[D]. 萬飛.吉林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42737
【文章來源】:地質(zhì)學報. 2020,94(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4 頁
【部分圖文】:
吉中—延邊地區(qū)與燕山期巖漿作用有關(guān)的主要礦床分布簡圖
主要形成與基性-超基性巖有關(guān)的巖漿型銅鎳礦產(chǎn)(圖1,表1 中礦床編號38-44),基本上沿北西向古洞河斷裂帶分布,但紅旗嶺—漂河川一帶的銅鎳礦床沿北東向敦密斷裂帶分布;安圖縣青林磷礦床沿北東向鴨綠江斷裂帶分布(圖1,圖2a)。(2)晚三疊世至早侏羅世、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中酸性巖漿活動成礦作用:
(6)吉中地區(qū)與燕山晚期中酸性巖漿作用有關(guān)的Au、Ag、膨潤土、沸石、黏土等礦床成礦亞系列(Mz-1I6):共包括礦床6個(編號為4~6,8,9,15)。礦種金2個(巖漿熱液型,大型1個,中型1個),銀金1個(巖漿熱液型,銀共生金,銀大型,金中型),膨潤土1個(陸相火山巖型,中型),沸石1個(陸相火山巖型,大型),黏土1個(陸相火山巖型,中型)。二道甸子金礦床,為該亞類典型礦床。礦床位于吉林中部,哈達嶺隆起東南側(cè),敦密斷裂帶的北緣。礦區(qū)區(qū)域上為北東東向的二道甸子-漂河嶺傾沒復(fù)背斜的轉(zhuǎn)折端,核部為早白堊世黑云母花崗巖、二長花崗巖(134~136Ma),呈巖株狀侵入。奧陶系呼蘭群漂河川組斜長角閃片巖、泥板巖、含炭板巖、紅柱石板巖等圍繞該花崗巖呈弧形分布,由北向南,其走向為北西、北北西,近南北轉(zhuǎn)向北東。礦體主要為含金石英脈型,走向與漂河川巖組基本一致,但傾向上有小角度夾角。研究表明,漂河川組變質(zhì)原巖陸源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夾基性-中酸性火山巖,金豐度值為6.02×10-9,為成礦作用提供了主要物質(zhì)來源,花崗巖只為金礦的形成提供了熱源和流體。來源于地層中的金等成礦物經(jīng)過多次的構(gòu)造熱事件作用所形成的成礦流體,并與礦床東部(褶皺核部)的花崗巖熱穹窿組成了成礦流體庫,在構(gòu)造成礦有利部位成礦,礦床成因類型為巖漿熱液型(Wang Yanhua et al.,2011)。4 礦床成礦譜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吉林和龍長仁銅鎳礦區(qū)含礦橄欖輝石巖年代學及其地質(zhì)意義[J]. 吳瓊,孫豐月,劉金龍,田力丹,范興竹. 礦床地質(zhì). 2019(03)
[2]小興安嶺—張廣才嶺成礦帶鉬礦床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地球動力學研究[J]. 徐文喜. 吉林地質(zhì). 2018(01)
[3]吉林紅旗嶺富家礦床礦石礦物化學和硫同位素特征——對銅鎳硫化物礦床成因及成礦過程的約束[J]. 呂林素,李宏博,周振華,徐立國,楊小男,毛冰. 地球?qū)W報. 2017(02)
[4]和龍地區(qū)與茂山地區(qū)找礦前景對比分析[J]. 侯躍斌,臧興運,楊占軍,沈君祥,李延峰,馬春生. 吉林地質(zhì). 2016(04)
[5]礦床成礦系列——五論礦床的成礦系列問題[J]. 陳毓川,裴榮富,王登紅,黃凡. 地球?qū)W報. 2016(05)
[6]吉林長安堡鉬銅礦床含礦巖體鋯石U-Pb年齡和Hf同位素組成[J]. 周毅,松權(quán)衡,張勇,王巖,于城. 黃金. 2016(07)
[7]吉林省中東部季德屯及石馬洞大型鉬礦床輝鉬礦Re-Os同位素年齡及地質(zhì)意義[J]. 邵建波,陳殿義,潘月棟,王洪濤. 世界地質(zhì). 2016(03)
[8]吉林中東部季德屯鉬礦床含礦巖體地質(zhì)、地球化學及年代學研究[J]. 盧志強,李緒俊,秋晨,梁本勝. 礦床地質(zhì). 2016(02)
[9]吉林永吉大黑山鉬礦寄主巖體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J]. 陳井勝,葛文春,陳會軍,邢德和,劉淼,李崴崴. 地質(zhì)與資源. 2015(02)
[10]吉林福安堡棒子山花崗巖鋯石U-Pb年齡、巖石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zhì)意義[J]. 劉萬臻,孫豐月,黃維平,王琳琳,蘇斌,桓鳳明. 世界地質(zhì). 2014(02)
博士論文
[1]吉黑東部中生代斑巖型鉬礦床的成礦巖體:從成因到成礦[D]. 侯雪剛.吉林大學 2017
[2]遼北—吉中地區(qū)中生代巖漿事件及其對區(qū)域構(gòu)造演化的制約[D]. 張海洪.吉林大學 2017
[3]興蒙造山帶東部中生代斑巖型鉬礦成礦系統(tǒng)的巖漿流體作用與成礦研究[D]. 趙克強.吉林大學 2016
[4]吉林省東部鎂鐵—超鎂鐵質(zhì)巖體鉑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礦潛力分析[D]. 趙新運.吉林大學 2015
[5]吉黑東部顯生宙巖漿演化與成礦作用研究[D]. 王碩.吉林大學 2014
[6]紅旗嶺銅鎳硫化物礦床地質(zhì)地球化學特征及找礦技術(shù)方法研究[D]. 孫立吉.吉林大學 2013
[7]吉林東部中生代內(nèi)生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研究[D]. 汪志剛.吉林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吉林板廟子金礦地質(zhì)特征及隱伏礦體預(yù)測[D]. 于景山.吉林大學 2018
[2]延邊地區(qū)中生代淺成低溫熱液型金礦特征、成因及找礦標志[D]. 萬飛.吉林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427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30427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