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間2.5D直流電阻率正演數(shù)值模擬
發(fā)布時間:2017-12-03 14:21
本文關鍵詞:井間2.5D直流電阻率正演數(shù)值模擬
更多相關文章: 2-5D井間直流電阻率法 有限單元法 跨井裝置對比 視電阻率等值線圖
【摘要】:電阻率成像技術作為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在考古、礦產(chǎn)資源、油氣資源、水文和環(huán)境等領域的淺部到深部探測具有廣泛的應用。與地表電阻率成像技術相比,井間電阻率成像由于將裝置的供電電極置于井下,當目標體埋藏在一定深度時,其分辨率遠遠大于地表裝置的分辨率。這尤其適用于當今資源勘探的大深度及高分辨率的要求。由于將供電電極放入井下,跨井裝置形式對于有一定深度的目標體其分辯能力雖遠優(yōu)于地面裝置形式,但跨井工作方式的視電阻率響應與異常體的埋深和性質(zhì)、裝置形式及異常體與鉆孔的相對位置均有關系,將引起復雜的視電阻率響應,從而給資料的正確解釋與處理造成一定的困難,本文通過對高、低阻水平板狀體理論模型的跨孔方式有限元正演數(shù)值模擬,對其響應視電阻率特征進行了詳細研究,并給出重要結(jié)論。裝置類型的選擇對觀測結(jié)果有較大影響。這里通過傅里葉變換將三維問題變換為二維問題,應用二維雙線性插值有限單元正演模擬的方法,計算并分析了幾種裝置類型對不同地質(zhì)體空間形態(tài)模型的觀測效果。從正演結(jié)果來看,當具有兩個以上鉆孔時,單極接收能得到更高的電位值,而雙極接收由于測量值為電位差,雖然值較小但具有更多的異常體位置信息,而偶極供電相較于單極供電,對于異常體電阻率變化的分辨能力更好。理論上二極(polo-polo)裝置具有最小的觀測數(shù)據(jù),卻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觀測信息。同時應用井間視電阻率等值線圖的方法處理二極裝置的正演模擬數(shù)據(jù),由此的到的視電阻率等值線形態(tài)能夠判斷異常體的空間形態(tài)和位置,但該方法只擁有較高的縱向分辨率,能確定準確的深度信息,但無法辨別異常體的橫向位置。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631.32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敬功;;儲層三維電阻率成像監(jiān)測技術在濮城油田的應用[J];石油天然氣學報(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李清松;潘和平;趙衛(wèi)平;;井間電阻率層析成像技術進展[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05年05期
3 陳小斌,趙國澤,湯吉,詹艷,王繼軍;大地電磁自適應正則化反演算法[J];地球物理學報;2005年04期
4 岳建華,劉志新;井—地三維電阻率成像技術[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5年02期
5 胡祖志,胡祥云,吳文鸝,桑卓;大地電磁二維反演方法對比研究[J];煤田地質(zhì)與勘探;2005年01期
6 張東成,錢運生;井間測量技術及其應用現(xiàn)狀[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4年06期
7 譚河清,沈金松,周超,董輝,房錫業(yè),張福萊;井-地電位成像技術及其在孤東八區(qū)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應用[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8 馮銳,李智明,李志武,周燕云;電阻率層析成像技術[J];中國地震;2004年01期
9 張輝,孫建國;井間電阻率層析成像研究新進展[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3年04期
10 呂玉增,阮百堯,黃俊革;直流電井間三維直接成像[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2003年01期
,本文編號:12489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2489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