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理論的高壓輥磨機出料粒度分布模型
本文關鍵詞:基于分形理論的高壓輥磨機出料粒度分布模型
更多相關文章: 高壓輥磨機 分形理論 顆粒粒度分布 粉磨速率 模型
【摘要】:為了研究高壓輥磨機出料的粒度分布及其粉磨速率,采用分形理論方法,建立并驗證了高壓輥磨機出料粒度分布的數學模型,考察了高壓輥磨機操作因素對該數學模型中唯一參數分形維數的影響,最后得到高壓輥磨機粉磨速率的一般表達式.研究結果表明:該數學模型所得結果與試驗值的最大誤差為6.64%,最佳預測區(qū)間為0~5mm;高壓輥磨機的工作壓力與分形維數是非線性關系,分形維數隨液壓油缸壓力的增加而增加,并在液壓油缸工作壓力達到臨界點10MPa時停止增加;與此對應的是高壓輥磨機的輥面轉速對分形維數幾乎無影響.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南昌工學院基礎教學部;
【基金】: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12010402C18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276284) 南昌工學院科技計劃項目(GJKJ-14-89)
【分類號】:TD453
【正文快照】: 與傳統的破碎粉碎設備采用“單顆粒破碎”的工作原理不同,高壓輥磨機(HPGR)采用了“料層粉碎”的工作原理[1],改變物料顆粒在傳統破碎機中單顆粒破碎的工作方式,使得物料在高壓輥磨機內部發(fā)生顆粒群間的料層粉碎而形成致密餅狀的細粉顆粒,達到粉磨物料的目的.由于高壓輥磨機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孫哲;王一博;劉國華;高澤永;;基于多重分形理論的多年凍土區(qū)高寒草甸退化過程中土壤粒徑分析[J];冰川凍土;2015年04期
2 Bai Hanying;Li Wenping;Ding Qingfeng;Wang Qiqing;Yang Dongdong;;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a deep buried sand and a paleo-weathered rock mass using a high normal stress direct shear apparatu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年04期
3 余健;房莉;李涵韜;徐占軍;卞正富;朱永恒;;采煤塌陷地及其復墾土壤顆粒分布與分形特征[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4 侯英;丁亞卓;印萬忠;姚金;羅溪梅;王余蓮;孫大勇;;礦石高壓輥磨產品球磨功指數計算程序的建立[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11期
5 袁致濤;劉磊;嚴洋;韓躍新;;高壓輥磨機粉碎貧赤鐵礦產品粒度特性[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6 郭偉;秦鴻根;陳惠蘇;孫偉;;分形理論及其在混凝土材料研究中的應用[J];硅酸鹽學報;2010年07期
7 段晨龍;趙躍民;何亞群;賀靖峰;溫保峰;;廢棄電路板破碎產物粒度分形分布的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8 姜志強;分形理論應用研究若干問題及現狀與前景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許鵬云;李晶;羅衡;葉紅齊;;基于分形理論的高壓輥磨機出料粒度分布模型[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6年05期
2 陶高梁;柏亮;莊心善;張然;;基于土壤切片技術的細觀孔隙實驗研究及其分布規(guī)律表征[J];冰川凍土;2016年04期
3 徐天成;曹佳楠;王璇;盧夢葉;林祺;王煒桀;;試探使用分形理論實現經絡數字化方法與意義[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年07期
4 謝超;王起才;李盛;惠兵;;養(yǎng)護溫度和水灰比對混凝土孔結構的影響研究[J];混凝土;2016年06期
5 丁凱;仝麗娟;姬建鋼;楊紀昌;潘衛(wèi)寧;;高壓輥磨層壓破碎對某鐵礦石磨礦效果的影響[J];礦山機械;2016年06期
6 秦喜文;周明眉;董小剛;宋國鋒;高中華;;基于EMD的中國股票市場分形特征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6年03期
7 王程;龍虹竹;陳國建;李春娟;肖卓勇;張超;;重慶市宅基地復墾土源土壤分形特征研究——以渝西大足區(qū)古龍鎮(zhèn)、萬古鎮(zhèn)為例[J];中國水土保持;2016年06期
8 陳松;陳劍;劉宏;馬俊學;;堰塞湖潰壩堆積物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積環(huán)境——以雪隆囊古堰塞湖為例[J];冰川凍土;2016年02期
9 陳孝楊;王芳;嚴家平;劉英;檀海洋;周育智;;覆土厚度對礦區(qū)復墾土壤呼吸晝夜變化的影響[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6年01期
10 謝超;王起才;李盛;惠兵;;不同水灰比、養(yǎng)護條件下混凝土孔結構、抗壓強度與分形維數之間的關系[J];硅酸鹽通報;2015年12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澤永;王一博;劉國華;;熱融湖塘對青藏高原土壤飽和導水率的影響及因素分析[J];農業(yè)工程學報;2014年20期
2 王一博;高澤永;文晶;劉國華;耿迪;李小兵;;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qū)熱融湖塘對土壤物理特性及入滲過程的影響[J];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4年10期
3 金會軍;呂蘭芝;何瑞霞;王紹令;;基于氣候干燥度的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qū)分類新方案[J];冰川凍土;2014年05期
4 劉明浩;孫志忠;牛富俊;武貴龍;,
本文編號:12244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22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