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層狀巖體鈧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富集規(guī)律
本文關鍵詞:攀枝花層狀巖體鈧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富集規(guī)律
【摘要】:攀西地區(qū)是我國釩鈦磁鐵礦重要的成礦帶,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基地之一,礦石儲量占我國鐵礦石總儲量的15%左右。主要礦區(qū)有攀枝花、紅格、太和和白馬四大礦床,都為大型或特大型鐵礦床。礦石中主要元素除鐵、釩、鈦外,同時還伴生有豐富的稀有分散元素(簡稱稀散元素)鈧、鎵、鈮、鍺以及鈷、鎳、鉑族元素(PGE:鋨、銥、釕、挔、鉑、鈀)等。目前鐵、釩、鈦已基本得到了利用,而具有很高利用經(jīng)濟價值的鈧(Sc)、鎵(Ga)、鍺(Ge)、銦(In)、鎘(Cd)等分散金屬以及鈮(Nb)、鉭(Ta)等稀有金屬和鋨(Os)、銥(Ir)、釕(Ru)、挔(Rh)、鉑(Pt)、鈀(Pd)等貴金屬卻沒有有效利用,作為廢物排放到各尾礦中,既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還帶來了嚴重的重金屬污染。本論文依托導師負責的“攀枝花市釩鈦磁鐵礦中伴生稀散元素概況研究”項目,對攀枝花層狀巖體進行野外實地考察取樣,共采集49件樣品。并對所取得的樣品進行ICP-MS分析,取得共計48個樣品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相關數(shù)據(jù)。在此基礎上本論文運用相關分析、聚類分析對攀枝花層狀巖體整體及不同巖相帶中鈧與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從而對攀枝花層狀巖體中鈧的地球化學特征和富集規(guī)律進行了研究和探討。通過以上研究得到了以下的結論:(1)攀枝花層狀巖體中,鈧的含量由底部向頂部出現(xiàn)符合攀枝花層狀巖體韻律層的韻律變化,即鈧都相對富集在各韻律層的底部;(2)攀枝花層狀巖體中不同類型的巖石中鈧的含量由低到高分別為:斜長巖(平均值4.949μg/g)、輝長巖(平均值20.723μg/g)、橄欖輝長巖(平均值20.868μg/g)、橄欖輝石巖(平均值47.340μg/g)?梢娾傇谳x長巖和橄欖輝長巖中的含量差別不大,而在橄欖輝石巖中鈧的含量幾乎是輝長巖、橄欖輝長巖中的兩倍;(3)攀枝花層狀巖體中的鈧含量,在隨著攀枝花層狀巖體由基性向酸性演化的過程中,隨Si O2含量的增加,以及鎂等元素的減少,也總體呈現(xiàn)出逐漸減少的趨勢,但是在局部也出現(xiàn)了變化,即在上部淺色層狀輝長巖的底部出現(xiàn)了鈧含量的最大值;(4)攀枝花層狀巖體中的鐵礦石中鈧的含量平均值為21.173μg/g。在上部淺色層狀輝長巖礦石中鈧含量平均值為26.869μg/g,在下部暗色層狀輝長巖中含量平均值為25.613μg/g,在底部含礦帶中含量平均值為24.922μg/g。能夠看出在礦石中鈧含量由底部向頂部逐漸增加;(5)攀枝花層狀巖體中的鈧與鐵、釩、鈦、錳、鈷等元素的關系較為密切,正相關性較好;鈧與硅、鋁、鈉等元素的負相關性較好;鈧與稀土元素不存在相關性。
【關鍵詞】:攀枝花層狀巖體 鈧 地球化學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618.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第1章 前言9-13
- 1.1 立題的依據(jù)、意義9-10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0-11
- 1.3 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11-12
- 1.3.1 研究思路11
- 1.3.2 技術路線11-12
- 1.4 論文完成工作量12-13
- 第2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13-18
- 2.1 區(qū)域構造14-15
- 2.1.1 南北向構造14
- 2.1.2 東西向構造14-15
- 2.2 區(qū)域地層15-16
- 2.3 區(qū)域巖漿巖16-18
- 第3章 巖體地質特征18-22
- 3.1 研究區(qū)概況18
- 3.2 含礦巖體特征18-19
- 3.3 巖相帶劃分19-22
- 第4章 采樣與測試22-40
- 4.1 取樣方法22-24
- 4.2 分析方法24
- 4.3 分析結果24-40
- 第5章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40-62
- 5.1 相關分析40-49
- 5.1.1 鈧與主量元素相關分析40-43
- 5.1.2 鈧與稀土元素相關分析43-45
- 5.1.3 鈧與微量元素相關分析45-49
- 5.2 聚類分析49-62
- 5.2.1 鈧與主量元素聚類分析49-54
- 5.2.2 鈧與稀土元素聚類分析54-55
- 5.2.3 鈧與微量元素聚類分析55-62
- 第6章 鈧的地球化學及富集規(guī)律62-90
- 6.1 鈧與主量元素的變化規(guī)律62-72
- 6.1.1 鈧與主量元素含量62-68
- 6.1.2 鈧與主量元素空間變化趨勢68-72
- 6.2 鈧與微量元素的變化規(guī)律72-84
- 6.2.1 鈧與微量元素含量72-80
- 6.2.2 鈧與微量元素空間變化趨勢80-84
- 6.3 鈧的富集規(guī)律84-90
- 結論90-91
- 致謝91-92
- 參考文獻92-95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9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道軍;于海軍;孟j;吳得強;王雪;任海濤;;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含礦巖體特征與成礦規(guī)律[J];礦物學報;2013年S2期
2 李軍敏;陳莉;徐金沙;閆武;呂濤;楊波;陳陽;;渝南大佛巖礦區(qū)鋁土礦碎屑鋯石中鈧的賦存形式研究[J];沉積學報;2013年04期
3 李軍敏;丁俊;尹福光;廖朝貴;陳陽;呂濤;陳莉;;渝南申基坪鋁土礦礦區(qū)鈧的分布規(guī)律及地球化學特征研究[J];沉積學報;2012年05期
4 張曉琪;張加飛;宋謝炎;鄧宇峰;官建祥;鄭文勤;;斜長石和橄欖石成分對四川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床成因的指示意義[J];巖石學報;2011年12期
5 勵音騏;厲子龍;孫亞莉;陳漢林;楊樹鋒;余星;;塔里木瓦吉里塔格超鎂鐵質隱爆角礫巖鉑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巖石成因探討[J];巖石學報;2010年11期
6 陶琰;朱丹;高振敏;羅泰義;姚林波;張歡;;云南金寶山鉑鈀礦Pd賦存狀態(tài)的補充研究[J];礦物學報;2007年Z1期
7 朱敏杰;沈春英;丘泰;;稀有元素鈧的研究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06年S1期
8 張忠寶;張宗華;;鈧的資源與提取技術[J];云南冶金;2006年05期
9 李力,姜鋒,李漢廣;新世紀鈧的應用開發(fā)和科技發(fā)展前景[J];稀有金屬與硬質合金;2002年03期
10 劉平;八論貴州之鋁土礦——黔中-渝南鋁土礦成礦背景及成因探討[J];貴州地質;2001年04期
,本文編號:10684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06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