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武夷王塢礦區(qū)花斑巖與鉬礦的關系:來自鋯石U-Pb和輝鉬礦Re-Os定年的證據(jù)
本文關鍵詞:北武夷王塢礦區(qū)花斑巖與鉬礦的關系:來自鋯石U-Pb和輝鉬礦Re-Os定年的證據(jù)
更多相關文章: Re-Os定年 鋯石U-Pb定年 輝鉬礦 花斑巖 王塢 北武夷
【摘要】:王塢鉬銅礦床是北武夷地區(qū)近年來發(fā)現(xiàn)并正在勘查的具大型規(guī)模以上潛力的礦床。在礦床地質特征研究的基礎上,通過鋯石LA-ICP-MS U-Pb法測年,獲得礦區(qū)中與鉬礦體在空間上關系密切的花斑巖脈的加權平均年齡為(127.5±1.8)Ma(MSWD=1.4),說明其形成于早白堊世;通過輝鉬礦Re-Os法測年,獲得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153.7±3.2)Ma(MSWD=3.9),說明鉬礦形成于晚侏羅世。因此,花斑巖脈的成巖時代遠遠晚于鉬礦成礦時代,表明兩者無成因聯(lián)系。通過對比鄰區(qū)礦床成礦特征并結合現(xiàn)有資料分析,推斷王塢礦區(qū)成鉬巖體為酸性花崗斑巖或黑云母花崗巖,位于南東方向深部,深部找礦前景較好。北武夷地區(qū)中生代主要成鉬時期為晚侏羅世早期(155 Ma±)和早白堊世早期(135 Ma±),該時期鉬銅礦的形成與古太平洋板塊俯沖形成的弧巖漿活動有關。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上饒市廣豐區(qū)國土資源局;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贛東北大隊;
【關鍵詞】: Re-Os定年 鋯石U-Pb定年 輝鉬礦 花斑巖 王塢 北武夷
【基金】: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1212011220557)
【分類號】:P618.65;P597.3
【正文快照】: (1.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北京100083;2.上饒市廣豐區(qū)國土資源局,江西上饒334600;3.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贛東北大隊,江西上饒334000)0引言王塢鉬銅礦床位于北武夷地區(qū)江西省鉛山縣境內,處于欽杭結合帶浙贛段[1-2]南側,北距萍鄉(xiāng)—廣豐深斷裂帶約27 km,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明桂;黃水保;樓法生;唐維新;毛素斌;;中國東南陸區(qū)巖石圈結構與大規(guī)模成礦作用[J];中國地質;2009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鐵球;陳俊;郭樂群;柏道遠;何江南;;湘東北臨湘地區(qū)鉀質煌斑巖~(40)Ar-~(39)Ar定年及其地球化學特征[J];中國地質;2010年01期
2 張彥杰;廖圣兵;周效華;王存智;蔣仁;朱意萍;;江南造山帶北緣鄣公山地區(qū)新元古代地層構造變形特征及其動力學機制[J];中國地質;2010年04期
3 袁學誠;華九如;;華南巖石圈三維結構[J];中國地質;2011年01期
4 彭雨春;馬鐵球;李英奇;周柯軍;柏道遠;;湘北華容地區(qū)桃花山花崗巖體年代學及地球化學特征[J];中國地質;2011年02期
5 李光來;華仁民;韋星林;王旭東;黃小娥;;江西中部徐山鎢銅礦床單顆粒白云母Rb-Sr等時線定年及其地質意義[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6 饒家榮;肖海云;劉耀榮;柏道遠;鄧延林;;揚子、華夏古板塊會聚帶在湖南的位置[J];地球物理學報;2012年02期
7 張焱;周永章;王正海;黃銳;呂文超;王林峰;梁錦;曾長育;;廣東龐西垌地區(qū)地球化學組合異常識別與提取[J];地球學報;2011年05期
8 柏道遠;賈寶華;鐘響;劉耀榮;賈朋遠;黃文義;;湘東南印支運動變形特征研究[J];地質論評;2012年01期
9 柏道遠;賈寶華;鐘響;賈朋遠;劉耀榮;;湘中南晉寧期和加里東期構造線走向變化成因[J];地質力學學報;2012年02期
10 張彥杰;周效華;廖圣兵;張曉東;武彬;王存智;余明剛;;皖贛鄣公山地區(qū)新元古代地殼組成及造山過程[J];地質學報;2010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許德如;董國軍;鄧騰;寧鈞陶;王智琳;鄒鳳輝;;湘東北地區(qū)大規(guī)模金成礦作用及地球動力學背景[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5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4)[C];2015年
2 田肖雄;;松遼盆地北部齊家南地區(qū)致密儲層特征研究[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5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4)[C];2015年
3 饒建鋒;歐陽永棚;陳國華;曾祥輝;張誠;康川;蒙智宇;孟德磊;;朱溪鎢銅多金屬礦床礦體類型多樣性及其對找礦的指示意義[A];2015地學新進展——第十三屆華東六省一市地學科技論壇文集[C];201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羅平;江西北武夷地區(qū)銅多金屬礦成礦規(guī)律及找礦方向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2 楊水源;華南贛杭構造帶含鈾火山盆地巖漿巖的成因機制及動力學背景[D];南京大學;2013年
3 張帆;青藏高原東北緣(大井)—華南(泉州)殼幔電性結構特征及其構造涵義[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4 李杰;膠東地區(qū)鉬—銅—鉛鋅多金屬礦成礦作用及成礦模式[D];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5 姚遠;南嶺鎂質及鈣質矽卡巖型錫多金屬成礦作用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6 孫勁松;南嶺成礦帶重磁場特征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3年
7 來守華;湖南香花嶺錫多金屬礦床成礦作用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8 梁鋒;長江中下游成礦帶中段深部結構研究[D];中國地質科學院;2014年
9 楊慶坤;江西相山礦田巖漿作用與鈾多金屬成礦[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銀財;湘南寶山鉛鋅多金屬礦區(qū)花崗閃長斑巖成因及成礦物質來源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2 定立;江西永平銅礦礦床模型與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3 余長發(fā);粵西大金山鎢錫多金屬礦成巖成礦地質特征[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4 朱西敏;利用重力異常反演隱伏斷裂構造的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5 張春茂;江西省冷水坑銀鉛鋅礦床礦石特征及成礦條件[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6 王楠;欽—杭結合帶中段湘南—桂東北地區(qū)斷裂構造遙感解譯及定量化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7 劉婷;江西萬載興源沖銅礦成礦地質特征及成礦機制研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3年
8 姜振寧;地球化學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比較[D];石家莊經濟學院;2012年
9 姜子朝;巢湖地區(qū)重要地質遺跡調查及保護[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
10 肖柳陽;廣西昭平灣島金礦地質特征與成礦機理[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李廷棟;;中國巖石圈構造單元[J];中國地質;2006年04期
2 肖慶輝;邱瑞照;伍光英;邢作云;張昱;童勁松;;中國東部中生代軟流層上涌造山作用[J];中國地質;2006年04期
3 袁學誠;;再論巖石圈地幔蘑菇云構造及其深部成因[J];中國地質;2007年05期
4 李獻華,周國慶,趙建新;贛東北蛇綠巖的離子探針鋯石U-Pb年齡及其構造意義[J];地球化學;1994年02期
5 王椿鏞,丁志峰,宋建立,吳慶舉,鄭繼才,張小兵;大別造山帶地殼S波速度結構[J];地球物理學報;1997年03期
6 尹周勛,賴明惠,熊紹柏,劉宏兵,滕吉文,孔祥儒;華南連縣─博羅─港口地帶地殼結構及速度分布的爆炸地震探測結果[J];地球物理學報;1999年03期
7 陳江峰,郭新生,湯加富,周泰禧;中國東南地殼增長與Nd同位素模式年齡[J];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6期
8 高林志;楊明桂;丁孝忠;劉燕學;劉訓;凌聯(lián)海;張傳恒;;華南雙橋山群和河上鎮(zhèn)群凝灰?guī)r中的鋯石SHRIMP U-Pb年齡——對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帶演化的制約[J];地質通報;2008年10期
9 謝國剛,尹國勝;江西廬山發(fā)現(xiàn)古元古代結晶基底[J];中國區(qū)域地質;1996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特約記者 吳淑燕;來自王塢礦區(qū)的驚喜[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4年
,本文編號:10549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kuangye/105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