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CO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組鑒定與分析
本文關鍵詞:谷子CO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組鑒定與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谷子 全基因組 CONSTANS 光周期途徑 抽穗 開花
【摘要】:抽穗開花是高等植物從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的過程,該過程受到眾多基因的調控。CONSTANS(CO)是光周期開花途徑中的一個關鍵基因,是生物節(jié)律鐘基因和開花基因之間的關鍵樞紐。利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從谷子基因組中鑒定了34個CO基因;與擬南芥CO家族的17個成員進行同源比對,發(fā)現Seita.7G007800與Seita.9G020100相似性最高;在此基礎上,分析了谷子CO基因的啟動子,發(fā)現啟動子有光響應元件Sp1、脫落酸響應元件ABRE以及赤霉素響應元件P-box等;RNA-Seq轉錄組測序發(fā)現,這些CO基因在葉片中表達量存在顯著差異,其中,Seita.4G192300基因表達量最高,而Seita.1G304900,Seita.3G080700和Seita.4G001600這3個基因在葉片中不表達。這些結果不僅為深入研究CO基因與抽穗開花的關系提供依據,而且為后續(xù)谷子抽穗開花途徑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作者單位】: 山西農業(yè)大學文理學院;山西農業(yè)大學研究生院;山西農業(y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關鍵詞】: 谷子 全基因組 CONSTANS 光周期途徑 抽穗 開花
【基金】:山西省回國留學人員科研資助項目(2015-067) 山西省留學回國人員科技活動擇優(yōu)資助項目(2014-11)
【分類號】:S515
【正文快照】: 谷子(Setaria italica)是禾本科狗尾草屬植物,具有抗旱性強、耐貧瘠等優(yōu)點,廣泛種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2012年,由美國國家能源部所屬的聯合基因組研究所和中國華大基因分別進行的豫谷1號和張谷的全基因組測序工作相繼完成,從此谷子功能基因組學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1-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孝達,唐璋林,王貴學,吳渝川,李成佐,湯學軍,張澤;激光—~(60)Co—γ輻射誘變小麥生物學效應初步研究[J];激光生物學;1993年02期
2 蔣云;郭元林;尹春蓉;宣樸;;小麥空間環(huán)境與~(60)Co-γ輻射誘變效應的比較研究[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0年04期
3 瞿世洪,宣樸,余澤良,,徐利遠,尹春蓉;~(60)Co-γ射線誘變育成穗重型小麥新品種川輻4號[J];西南農業(yè)學報;1994年04期
4 來德娥;王敏;張從宇;趙平;王志學;;小麥~(60)Co誘變后代品質性狀變異及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突變體鑒定[J];激光生物學報;2012年06期
5 郭光榮,鄭森,程樂根;~(60)Co-γ輻射和外源總DNA導入相結合用于水稻育種的研究 Ⅱ.遺傳變異系優(yōu)良性狀在水稻品種中的遺傳轉移[J];湖南農業(yè)科學;1999年05期
6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海南站水稻誘變組;Co~(60)-γ射線輻照水稻胚胎不同發(fā)育時期植株的誘變效應[J];遺傳學報;1977年01期
7 郭光榮,程樂根,鄭森;~(60)Co-γ輻射和外源總DNA導入相結合用于水稻育種的研究 Ⅲ遺傳變異系在水稻雜種優(yōu)勢利用中的表現[J];湖南農業(yè)科學;2000年01期
8 崔繩忠;楊保安;范家霖;;疊氮化鈉與~(60)Co—γ射線對小麥誘變效應的研究[J];河南農業(yè)科學;1988年08期
9 尹道川,魏啟建,虞秋成,王路;~(60)Co—γ射線對誘導水稻花粉發(fā)育的影響[J];江蘇農業(yè)科學;1981年03期
10 李成佐,潘天春,張文友,朱孝達;激光和~(60)Co-γ對小麥L_2代性狀的遺傳變異及選擇研究[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1998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岳潔瑜;N~+、α粒子、~(60)Co-γ對陸地棉花粉的誘變效應研究及誘變后代鑒定[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楊春桃;~(60)Co γ射線誘導的部分四倍體小麥突變體的篩選[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4年
2 趙軍;~(60)Coγ輻照對不同抗旱性小麥的誘變效應[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3 曹芙;~(60)Co-γ輻照兩種豆科牧草種子的誘變效應分析[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1年
4 韓杰;~(60)Co-γ輻射誘變小麥抗旱突變體篩選及分子標記檢測[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1年
5 王喜源;~(60)Co輻照處理對陸地棉育性的效應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6 任麗娟;紫花苜蓿吸收土壤中重金屬Cd、Co影響因素的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7 朱守晶;~(60)Coγ輻射誘變小麥農藝品質性狀的遺傳變異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639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6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