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棒狀桿菌ATCC 13032基因敲除和重組工程介導的點突變方法的探索
發(fā)布時間:2022-01-17 05:39
基因重組是可用于基因克隆、基因修飾的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操作簡單而高效,對于基因表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本論文主要研究谷氨酸棒狀桿菌ATCC 13032的基因敲除和重組工程介導的點突變。谷氨酸棒狀桿菌ATCC 13032及其衍生菌株是工業(yè)上用于生產氨基酸的重要生產菌株。染色體基因敲除的研究將有助于研究基因表征和蛋白質功能。為克服目前的方法效率低的問題,探索比較各系統(tǒng)的敲除效率,以期建立一個適用于谷氨酸棒狀桿菌的高效簡便基因編輯方法。首先,通過調節(jié)I-SceI基因之前的核糖體結合位點獲得更高水平的基因表達。盡管打靶DNA片段通過重組工程成功替代了抗性基因,但第二步抗性基因的去除未能通過短同源臂介導的重組而實現(xiàn)。將同源臂延伸至1 kb后,由自殺載體介導的基因敲除成功實現(xiàn)了無痕敲除。高敲除效率顯示了此法具有作為有效基因敲除策略的強大潛力。通過構建Cre誘導型表達載體和crtI2基因缺失載體,初步測試了另一種基因敲除系統(tǒng)——Cre/loxP介導的基因敲除系統(tǒng)。最后,構建了 IPTG誘導的recT-cas9基因表達載體,將用于單鏈DNA輔助的CRISPR/Cas9介導的染色體基因編輯。本...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W1菌體Red介導的同源重組過程??人噬菌體Red介導的同源重組過程[4](圖1)
植物細胞中的遺傳操作。Albert等[39]報道了一系列可被識別重組的突變/oxP位??點,為Cre//oxP系統(tǒng)的廣泛應用提供了保證。??利用Cre/fcxP系統(tǒng)進行基因敲除的一般方法如圖2所示??p#遙粒矗歟??pCRA4l9??U?iacZ??[>C?LE?mutmt?kixTi?RF;?nmitmi?。恚叮?><]???i?i??/_??Genorng??GR1?1^.???????|^|?GR2??Target?regiceif?10?-?56?kb)??——C=^<][^r|J==]???V???????J??H.?coli?^??e'i?^?Cre?rce^si'sbin^sc-mediaied?site-specific??k?recombination???1????Cory?Worm?f.,??圖2?Cre/tocP介導的谷氨酸棒狀桿菌大片段敲除示意圖??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辦r為大觀霉素抗性基因;bcZ為半乳糖酶編碼基因;GR1和??GR2為PCR擴增獲得的谷氨酸棒狀桿菌短片段基因并通過重組整合入質粒中。黑色箭頭(P1??和P2)為PCR引物??在構建三個不同抗性的質粒后,轉入Cre表達質粒,即將/oxP位點插入目??的基因片段的兩端,并驗證兩/oxP位點為同方向;完成重組后,設法去除質粒??或留在菌體內。但利用Cre//〇xP系統(tǒng)完成一次敲除后,基因組上會殘留一個/oxP??位點而影響后續(xù)實驗操作,不利于在同一菌株中進行二次敲除。后來發(fā)現(xiàn)了多種??變異丨ox位點
圖3?CRISPR的位點結構??CRISPR由一系列短的高度保守的正向重復序列(repeats)與長度相似的間隔??序列(spacers)間隔排列組成,如圖3所示。存在于CRISPR位點附近一系列??CRISPR?相關基因(CRISPR-associated?genes,?Cas?genes),是?CRISPR?免疫防御途??徑中的基本組成成分,往往與CRISPR位點的重復序列相連。cm基因是一類較??大的多態(tài)性基因家族,編碼的蛋白質具有與核酸相關的功能域以及與核酸酶、聚??合酶、解旋酶等結合的活性,Cas蛋白通過位點特異性的切割將入侵DNA切斷。??不同的基因在宿主應對外源DNA入侵時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且在不同的物??種中,ow基因的種類也各不相同,表達出多種同源但功能不相關的Cas蛋白[511??CRISPR位點的第一個重復序列上游是CRISPR前導序列(Leader?sequence),啟動??CRISPR序列的轉錄[52],轉錄產生的非編碼RNA被命名為CRISPR?RNAs??(crRNAs)[5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染色體的重組工程系統(tǒng)的改進[J]. 樊丹,石牡丹,楊運文,尚廣東. 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1)
[2]CRISPR-Cas系統(tǒng)與細菌和噬菌體的共進化[J]. 李鐵民,杜波. 遺傳. 2011(03)
[3]唾液酸的研究進展[J]. 劉志東,王蔭榆,郭本恒,劉振民,蘇米亞,李云飛,高紅艷.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0(04)
[4]基于重疊延伸PCR法的定點突變技術[J]. 戴燦,苗聰秀,盧光琇.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0(03)
[5]重疊延伸PCR法構建小鼠Sumf1基因的定點突變真核表達載體[J]. 帥勇,胡興旺,易朵,王成,趙曉蒙,周暢. 生命科學研究. 2009(05)
[6]大腸桿菌同源重組工程研究進展[J]. 原志偉,朱國強. 中國家禽. 2007(15)
[7]重疊延伸PCR技術及其在基因工程上的應用[J]. 徐芳,姚泉洪,熊愛生,彭日荷,侯喜林,曹兵. 分子植物育種. 2006(05)
[8]運用重疊PCR技術構建HCV全長cDNA細胞培養(yǎng)適應性突變體[J]. 孫夢寧,薛小平,尹文,呂欣,雷迎峰,韋三華,胡興斌,楊敬. 生物技術通訊. 2006(01)
[9]基于PCR的體外誘變技術[J]. 羅師平,冷希崗. 國外醫(yī)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分冊). 2005(03)
[10]唾液酸類化合物的合成研究進展[J]. 李連生,劉克剛,姚祝軍,吳毓林. 有機化學. 2002(10)
本文編號:3594146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W1菌體Red介導的同源重組過程??人噬菌體Red介導的同源重組過程[4](圖1)
植物細胞中的遺傳操作。Albert等[39]報道了一系列可被識別重組的突變/oxP位??點,為Cre//oxP系統(tǒng)的廣泛應用提供了保證。??利用Cre/fcxP系統(tǒng)進行基因敲除的一般方法如圖2所示??p#遙粒矗歟??pCRA4l9??U?iacZ??[>C?LE?mutmt?kixTi?RF;?nmitmi?。恚叮?><]???i?i??/_??Genorng??GR1?1^.???????|^|?GR2??Target?regiceif?10?-?56?kb)??——C=^<][^r|J==]???V???????J??H.?coli?^??e'i?^?Cre?rce^si'sbin^sc-mediaied?site-specific??k?recombination???1????Cory?Worm?f.,??圖2?Cre/tocP介導的谷氨酸棒狀桿菌大片段敲除示意圖??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辦r為大觀霉素抗性基因;bcZ為半乳糖酶編碼基因;GR1和??GR2為PCR擴增獲得的谷氨酸棒狀桿菌短片段基因并通過重組整合入質粒中。黑色箭頭(P1??和P2)為PCR引物??在構建三個不同抗性的質粒后,轉入Cre表達質粒,即將/oxP位點插入目??的基因片段的兩端,并驗證兩/oxP位點為同方向;完成重組后,設法去除質粒??或留在菌體內。但利用Cre//〇xP系統(tǒng)完成一次敲除后,基因組上會殘留一個/oxP??位點而影響后續(xù)實驗操作,不利于在同一菌株中進行二次敲除。后來發(fā)現(xiàn)了多種??變異丨ox位點
圖3?CRISPR的位點結構??CRISPR由一系列短的高度保守的正向重復序列(repeats)與長度相似的間隔??序列(spacers)間隔排列組成,如圖3所示。存在于CRISPR位點附近一系列??CRISPR?相關基因(CRISPR-associated?genes,?Cas?genes),是?CRISPR?免疫防御途??徑中的基本組成成分,往往與CRISPR位點的重復序列相連。cm基因是一類較??大的多態(tài)性基因家族,編碼的蛋白質具有與核酸相關的功能域以及與核酸酶、聚??合酶、解旋酶等結合的活性,Cas蛋白通過位點特異性的切割將入侵DNA切斷。??不同的基因在宿主應對外源DNA入侵時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且在不同的物??種中,ow基因的種類也各不相同,表達出多種同源但功能不相關的Cas蛋白[511??CRISPR位點的第一個重復序列上游是CRISPR前導序列(Leader?sequence),啟動??CRISPR序列的轉錄[52],轉錄產生的非編碼RNA被命名為CRISPR?RNAs??(crRNAs)[5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染色體的重組工程系統(tǒng)的改進[J]. 樊丹,石牡丹,楊運文,尚廣東. 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1)
[2]CRISPR-Cas系統(tǒng)與細菌和噬菌體的共進化[J]. 李鐵民,杜波. 遺傳. 2011(03)
[3]唾液酸的研究進展[J]. 劉志東,王蔭榆,郭本恒,劉振民,蘇米亞,李云飛,高紅艷.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0(04)
[4]基于重疊延伸PCR法的定點突變技術[J]. 戴燦,苗聰秀,盧光琇.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0(03)
[5]重疊延伸PCR法構建小鼠Sumf1基因的定點突變真核表達載體[J]. 帥勇,胡興旺,易朵,王成,趙曉蒙,周暢. 生命科學研究. 2009(05)
[6]大腸桿菌同源重組工程研究進展[J]. 原志偉,朱國強. 中國家禽. 2007(15)
[7]重疊延伸PCR技術及其在基因工程上的應用[J]. 徐芳,姚泉洪,熊愛生,彭日荷,侯喜林,曹兵. 分子植物育種. 2006(05)
[8]運用重疊PCR技術構建HCV全長cDNA細胞培養(yǎng)適應性突變體[J]. 孫夢寧,薛小平,尹文,呂欣,雷迎峰,韋三華,胡興斌,楊敬. 生物技術通訊. 2006(01)
[9]基于PCR的體外誘變技術[J]. 羅師平,冷希崗. 國外醫(yī)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分冊). 2005(03)
[10]唾液酸類化合物的合成研究進展[J]. 李連生,劉克剛,姚祝軍,吳毓林. 有機化學. 2002(10)
本文編號:35941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5941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