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針穿刺樣本基因檢測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診療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2-01-08 14:57
目的:回顧性分析術(shù)前同時行細針穿刺活檢(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及FNA樣本中基因檢測(包括BRAFV600E檢測和甲狀腺癌全周期基因檢測)并最終接受手術(shù)治療的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探索FNA樣本中基因檢測對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診療意義。方法:1.回顧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間于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普通外科,同時行FNA及FNA樣本BRAFV600E基因檢測(qPCR法),并接受手術(shù)治療的163例PTC患者臨床資料;颊叻譃锽RAFV600E突變型組130例,BRAFV600E野生型組33例,對兩組的臨床病理資料進行對照分析,分析BRAFV600E突變的臨床意義。2.回顧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間于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普通外科同時行FNA及FNA樣本中甲狀腺癌全周期基因檢測(若下文無特殊說明,均以多基因檢測代替)的患者,部分患者聯(lián)合qPCR法BRAFV6...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符號說明
前言
研究現(xiàn)狀、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細針穿刺樣本BRAF~(V600E)基因與甲狀腺乳頭狀癌臨床病理特點的關(guān)系
1.1 對象和方法
1.1.1 病例選擇
1.1.2 納入標準
1.1.3 排除標準
1.1.4 研究方法與統(tǒng)計方法
1.1.5 手術(shù)方式
1.2 結(jié)果
1.2.1 性別、年齡
1.2.2 不同方法對甲狀腺乳頭狀癌診斷率
1.2.3 術(shù)前超聲最大徑
1.2.4 病理亞型
1.2.5 腫瘤直徑
1.2.6 病灶個數(shù)
1.2.7 腺體外侵犯
1.2.8 橋本甲狀腺炎/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1.2.9 中央?yún)^(qū)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
1.2.10 初次治療后甲狀腺癌復(fù)發(fā)風險
1.3 討論
1.3.1 甲狀腺癌
1.3.1.1 甲狀腺癌的概況
1.3.1.2 甲狀腺乳頭狀癌簡介及病理
1.3.1.3 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病因
1.3.1.4 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術(shù)前診斷
1.3.1.5 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治療
1.3.2 BRAF~(V600E)基因與甲狀腺乳頭狀癌
1.3.2.1 BRAF~(V600E)基因與患者因素的關(guān)系
1.3.2.2 BRAF~(V600E)基因?qū)谞钕偃轭^狀癌的診斷意義
1.3.2.3 BRAF~(V600E)基因突變對手術(shù)治療的影響
1.3.2.4 BRAF~(V600E)基因與患者預(yù)后因素的關(guān)系
1.4 小結(jié)
二、FNA多基因檢測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診斷意義
2.1 對象和方法
2.1.1 病例選擇
2.1.2 納入標準
2.1.3 排除標準
2.1.4 研究方法與統(tǒng)計方法
2.2 結(jié)果
2.2.1 細針穿刺細胞學
2.2.2 BRAF~(V600E)基因檢測(qPCR法)
2.2.3 多基因檢測(NGS法)
2.2.4 FNA聯(lián)合BRAF~(V600E)基因檢測(qPCR法)或多基因檢測(NGS法)
2.2.5 BRAF~(V600E)基因檢測(qPCR法)和多基因檢測(NGS法)的靈敏度對比
2.2.6 其他
2.3 討論
2.3.1 甲狀腺乳頭狀癌相關(guān)的分子標記物
2.3.1.1 BRAF基因突變
2.3.1.2 RAS基因突變
2.3.1.3 EIF1AX基因
2.3.1.4 TERT啟動子突變
2.3.1.5 SPOP基因突變
2.3.1.6 RET/PTC基因重排
2.3.1.7 NTRK基因融合
2.3.2 不同診斷方式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診斷
2.3.2.1 靈敏度
2.3.2.2 陽性預(yù)測值、陰性預(yù)測值
2.3.2.3 其他
2.4 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6版)[J]. 高明,葛明華,嵇慶海,徐震綱,陸漢魁,程若川,關(guān)海霞. 中國腫瘤臨床. 2016(10)
[2]甲狀腺結(jié)節(jié)和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J]. 中國腫瘤臨床. 2012(17)
本文編號:3576761
【文章來源】:天津醫(yī)科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縮略語/符號說明
前言
研究現(xiàn)狀、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細針穿刺樣本BRAF~(V600E)基因與甲狀腺乳頭狀癌臨床病理特點的關(guān)系
1.1 對象和方法
1.1.1 病例選擇
1.1.2 納入標準
1.1.3 排除標準
1.1.4 研究方法與統(tǒng)計方法
1.1.5 手術(shù)方式
1.2 結(jié)果
1.2.1 性別、年齡
1.2.2 不同方法對甲狀腺乳頭狀癌診斷率
1.2.3 術(shù)前超聲最大徑
1.2.4 病理亞型
1.2.5 腫瘤直徑
1.2.6 病灶個數(shù)
1.2.7 腺體外侵犯
1.2.8 橋本甲狀腺炎/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1.2.9 中央?yún)^(qū)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
1.2.10 初次治療后甲狀腺癌復(fù)發(fā)風險
1.3 討論
1.3.1 甲狀腺癌
1.3.1.1 甲狀腺癌的概況
1.3.1.2 甲狀腺乳頭狀癌簡介及病理
1.3.1.3 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病因
1.3.1.4 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術(shù)前診斷
1.3.1.5 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治療
1.3.2 BRAF~(V600E)基因與甲狀腺乳頭狀癌
1.3.2.1 BRAF~(V600E)基因與患者因素的關(guān)系
1.3.2.2 BRAF~(V600E)基因?qū)谞钕偃轭^狀癌的診斷意義
1.3.2.3 BRAF~(V600E)基因突變對手術(shù)治療的影響
1.3.2.4 BRAF~(V600E)基因與患者預(yù)后因素的關(guān)系
1.4 小結(jié)
二、FNA多基因檢測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診斷意義
2.1 對象和方法
2.1.1 病例選擇
2.1.2 納入標準
2.1.3 排除標準
2.1.4 研究方法與統(tǒng)計方法
2.2 結(jié)果
2.2.1 細針穿刺細胞學
2.2.2 BRAF~(V600E)基因檢測(qPCR法)
2.2.3 多基因檢測(NGS法)
2.2.4 FNA聯(lián)合BRAF~(V600E)基因檢測(qPCR法)或多基因檢測(NGS法)
2.2.5 BRAF~(V600E)基因檢測(qPCR法)和多基因檢測(NGS法)的靈敏度對比
2.2.6 其他
2.3 討論
2.3.1 甲狀腺乳頭狀癌相關(guān)的分子標記物
2.3.1.1 BRAF基因突變
2.3.1.2 RAS基因突變
2.3.1.3 EIF1AX基因
2.3.1.4 TERT啟動子突變
2.3.1.5 SPOP基因突變
2.3.1.6 RET/PTC基因重排
2.3.1.7 NTRK基因融合
2.3.2 不同診斷方式對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診斷
2.3.2.1 靈敏度
2.3.2.2 陽性預(yù)測值、陰性預(yù)測值
2.3.2.3 其他
2.4 小結(jié)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
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6版)[J]. 高明,葛明華,嵇慶海,徐震綱,陸漢魁,程若川,關(guān)海霞. 中國腫瘤臨床. 2016(10)
[2]甲狀腺結(jié)節(jié)和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J]. 中國腫瘤臨床. 2012(17)
本文編號:357676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5767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