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組學技術的瀝青老化基因鑒定及老化規(guī)律預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2 03:36
瀝青作為粘結劑廣泛應用于路面工程中,然而由于瀝青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發(fā)生老化現(xiàn)象,嚴重影響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因此,研究瀝青的老化過程,認識瀝青的老化機理、老化規(guī)律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對瀝青老化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特定瀝青樣本的物理性能的表征,普遍認為不同瀝青老化后的物理性能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但是不同瀝青的抗老化性能、耐久性差異很大,這些宏觀物理性能指標及其變化是瀝青復雜的化學組成、分子結構及其變化和相互作用的反映。然而,瀝青老化的分子機制和老化機理尚不清楚。本文選取了5種不同種類的AH-70瀝青,分別進行短期老化和長期老化試驗,共得到30個瀝青樣本,考察了不同老化時間對瀝青物理性能指標的影響,并采用四組分分析、元素分析、紅外分析、熱重分析對瀝青的組成和結構進行了表征。鑒定出了影響瀝青老化的主要基團,采用ATR-FTIR技術和組學方法對瀝青紅外指紋圖譜進行了分析;谄钚《朔ń⒘藶r青物理性能和四組分的預測模型。分別選用5種不同的AH-70瀝青,采用薄膜烘箱老化試驗(TFOT)和壓力老化試驗(PAV)模擬短期老化和長期老化(PAV5h、PAV10h、PAV15h、PAV20h)過程...
【文章來源】:山東建筑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熱分析儀
山東建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老化性能最優(yōu),其次是 SZ、SL 瀝青,QL、LH 瀝青的抗老化性能對軟化點增量的影響點是一種等黏溫度,是評價瀝青材料熱穩(wěn)定性的一個指標。軟化點越性越好。老化后軟化點增加會嚴重影響瀝青路面的低溫性能和耐久性加越小,抗老化性能越好,反之越差。不同老化時間對 5 種瀝青軟化 3.3 所示。
圖 3.4 延度比(a)10℃延度比;(b)15℃延度比由圖 3.4 可知,老化后瀝青延度變化幅度較大,其中以老化初期延度衰著老化程度的加深,延度衰減速率減小。PAV 20h 后,5 種瀝青的延度都趨于留延度比也趨于 0。不同瀝青間的殘留延度比差異越來越小,因此殘留延度效區(qū)分這 5 種不同瀝青的抗老化性能之間的差異。3.2.4 老化對旋轉粘度比的影響研究表明,瀝青老化引起的分子量增加是粘度增大的根本原因[80]。瀝青是一種化學反應,伴隨著碳-碳鏈的斷裂、重組和聚合過程,必然導致粘度的是表征瀝青粘性流動特性的重要指標。一般認為粘度是瀝青分子結合程度的瀝青發(fā)生流動時,其內(nèi)部分子間摩擦阻力的大小。高分子材料溶液的粘度是化學反應。對于同一種材料,分子量越大,粘度越高。瀝青的粘度變化還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塔河瀝青抗老化性能評價與機理研究[J]. 馬峰,沙愛民,柴智.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09(16)
[2]超熱老化條件下改性瀝青的老化機理[J]. 郝增恒,張肖寧,盛興躍,王佳妮. 建筑材料學報. 2009(04)
[3]基質瀝青老化行為與老化機理[J]. 陳華鑫,陳拴發(fā),王秉綱. 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 2009(02)
[4]瀝青紫外線老化試驗影響因素的探討[J]. 龐凌,吳少鵬,劉剛,胡德明.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09(04)
[5]基于瀝青老化的紅外光譜羰基吸光度分析[J]. 豐曉,葉奮,黃彭. 建筑材料學報. 2008(03)
[6]瀝青老化效應的試驗研究[J]. 應榮華,鄭健龍,陳驍. 公路交通科技. 2007(06)
[7]紫外線對瀝青特征官能團和玻璃化溫度的影響[J]. 徐鷗明,韓森,李洪軍.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2)
[8]再生SBS改性瀝青混合料再度老化性能的研究[J]. 王沖,徐世法,季節(jié),張濤,張江影.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2006(03)
[9]基于瀝青路面功能性能的預防性養(yǎng)護時機指標[J]. 董瑞琨,孫立軍,彭勇,張永興.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2005(02)
[10]老化對瀝青結合料粘彈性的影響[J]. 田小革,鄭健龍,張起森.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04(01)
博士論文
[1]熱、光、水耦合條件下SBS改性瀝青老化機理研究及高性能再生劑開發(fā)[D]. 冉龍飛.重慶交通大學 2016
[2]乳化瀝青體系形成與穩(wěn)定的影響因素研究[D]. 趙品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3
碩士論文
[1]基于瀝青老化的瀝青微觀特性基礎理論研究[D]. 樊釗甫.華南理工大學 2016
[2]基于現(xiàn)代物相技術的瀝青結合料熱老化機理研究[D]. 胡淼.長安大學 2015
[3]道路瀝青抗老化性能及其改性的研究[D]. 楊洪濱.中國石油大學 2008
[4]道路瀝青的老化動力學研究[D]. 馬莉骍.武漢理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72067
【文章來源】:山東建筑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熱分析儀
山東建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老化性能最優(yōu),其次是 SZ、SL 瀝青,QL、LH 瀝青的抗老化性能對軟化點增量的影響點是一種等黏溫度,是評價瀝青材料熱穩(wěn)定性的一個指標。軟化點越性越好。老化后軟化點增加會嚴重影響瀝青路面的低溫性能和耐久性加越小,抗老化性能越好,反之越差。不同老化時間對 5 種瀝青軟化 3.3 所示。
圖 3.4 延度比(a)10℃延度比;(b)15℃延度比由圖 3.4 可知,老化后瀝青延度變化幅度較大,其中以老化初期延度衰著老化程度的加深,延度衰減速率減小。PAV 20h 后,5 種瀝青的延度都趨于留延度比也趨于 0。不同瀝青間的殘留延度比差異越來越小,因此殘留延度效區(qū)分這 5 種不同瀝青的抗老化性能之間的差異。3.2.4 老化對旋轉粘度比的影響研究表明,瀝青老化引起的分子量增加是粘度增大的根本原因[80]。瀝青是一種化學反應,伴隨著碳-碳鏈的斷裂、重組和聚合過程,必然導致粘度的是表征瀝青粘性流動特性的重要指標。一般認為粘度是瀝青分子結合程度的瀝青發(fā)生流動時,其內(nèi)部分子間摩擦阻力的大小。高分子材料溶液的粘度是化學反應。對于同一種材料,分子量越大,粘度越高。瀝青的粘度變化還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塔河瀝青抗老化性能評價與機理研究[J]. 馬峰,沙愛民,柴智.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09(16)
[2]超熱老化條件下改性瀝青的老化機理[J]. 郝增恒,張肖寧,盛興躍,王佳妮. 建筑材料學報. 2009(04)
[3]基質瀝青老化行為與老化機理[J]. 陳華鑫,陳拴發(fā),王秉綱. 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 2009(02)
[4]瀝青紫外線老化試驗影響因素的探討[J]. 龐凌,吳少鵬,劉剛,胡德明.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09(04)
[5]基于瀝青老化的紅外光譜羰基吸光度分析[J]. 豐曉,葉奮,黃彭. 建筑材料學報. 2008(03)
[6]瀝青老化效應的試驗研究[J]. 應榮華,鄭健龍,陳驍. 公路交通科技. 2007(06)
[7]紫外線對瀝青特征官能團和玻璃化溫度的影響[J]. 徐鷗明,韓森,李洪軍.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2)
[8]再生SBS改性瀝青混合料再度老化性能的研究[J]. 王沖,徐世法,季節(jié),張濤,張江影.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2006(03)
[9]基于瀝青路面功能性能的預防性養(yǎng)護時機指標[J]. 董瑞琨,孫立軍,彭勇,張永興.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2005(02)
[10]老化對瀝青結合料粘彈性的影響[J]. 田小革,鄭健龍,張起森.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04(01)
博士論文
[1]熱、光、水耦合條件下SBS改性瀝青老化機理研究及高性能再生劑開發(fā)[D]. 冉龍飛.重慶交通大學 2016
[2]乳化瀝青體系形成與穩(wěn)定的影響因素研究[D]. 趙品暉.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3
碩士論文
[1]基于瀝青老化的瀝青微觀特性基礎理論研究[D]. 樊釗甫.華南理工大學 2016
[2]基于現(xiàn)代物相技術的瀝青結合料熱老化機理研究[D]. 胡淼.長安大學 2015
[3]道路瀝青抗老化性能及其改性的研究[D]. 楊洪濱.中國石油大學 2008
[4]道路瀝青的老化動力學研究[D]. 馬莉骍.武漢理工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7206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9720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