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部分地區(qū)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膠原蛋白基因缺失變異分析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al variation of (WSSV) collagen gene (wsv001)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in main shrimp culture areas in China, 57 WSSV positiv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13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2015 were used as template. The target fragment was amplified with specific primers, ligated and transformed into the amplified fragment and sequenc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8 of 57 WSSV positive samples were amplified. The results of amino acid sequence alignmen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hree kinds of variations in amino acids encoded by the amplified wsv001 fragment, including 18 small amino acid deletion, 121 large amino acid deletion and amino acid insertion, in addition, there were 8 amino acid mut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sv001 gene and its encoded amino acid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were significantly deleted and mutated.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al deletion of wsv001 protein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n its protein function, virulence of WSSV strain and adaptability of WSSV to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農業(yè)部海洋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重點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海洋漁業(yè)科學與食物產出過程功能實驗室;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12CB114401) 農業(yè)部948項目(2016-X56)
【分類號】:S945.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孫新穎;萬曉媛;劉慶慧;黃P";;白斑綜合征病毒2014年中國毒株變異區(qū)的序列比較[J];漁業(yè)科學進展;2016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于力;李慶章;;蝦白斑綜合征病毒的研究進展[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08年06期
2 蔡生力,黃,王崇明,宋曉玲,,孫修濤,于佳,張巖,楊叢海;1993─1994年對蝦暴發(fā)病的流行病學研究[J];水產學報;199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雅香,許梓榮,魯興萌;對蝦白斑綜合征研究進展[J];中國獸醫(yī)科技;2002年01期
2 劉行彪;付熊;吳晗冰;楊雨虹;;對蝦白斑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科學養(yǎng)魚;2010年09期
3 吳曉果;熊海濤;杜華華;;高溫抑制對蝦白斑綜合征的機理研究進展[J];水產科學;2012年09期
4 蔡生力,陳專靜;凡納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的檢測和預防[J];上海水產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5 謝芝勛;對蝦白斑綜合征研究進展[J];廣西畜牧獸醫(yī);2003年03期
6 康樺華;陸承平;;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中國地方株變異區(qū)基因的比較[J];病毒學報;2007年06期
7 何琳;徐海圣;王美珍;戎華南;;白斑綜合征病毒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J];水產學報;2010年04期
8 朱建中,陸承平;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在螯蝦動物模型的感染特性[J];水產學報;2001年01期
9 朱建中,陸承平;用動物模型檢驗消毒劑對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的滅活效果[J];中國獸藥雜志;2001年02期
10 朱建中,陸承平;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基因組片段的測序、亞克隆與表達[J];農業(yè)生物技術學報;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蔡生力;陳專靜;;南美白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的檢測和預防[A];第三屆全國海珍品養(yǎng)殖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陳信忠;任聰;龔艷清;王壽昆;;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A];2008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3 陳信忠;龔艷清;任聰;王壽昆;;復合熒光定量PCR同時檢測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和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壞死病毒[A];2008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4 陳信忠;任聰;龔艷清;王壽昆;;實時熒光定量PCR法檢測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5 解云禮;黃茹;張建紅;石正麗;;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的一個具有細胞因子受體特征的基因的序列分析、表達和功能研究[A];湖北省暨武漢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第七屆第十四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6 灻茹;陳孝煊;張建紅;解云禮;李莉娟;袁軍法;石正麗;;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對澳洲龍蝦的人工感染實驗[A];生命科學與微生物專輯[C];2004年
7 李莉娟;黃茹;石正麗;;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的核衣殼蛋白VP15的核定位研究[A];武漢市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李莉娟;黃茹;石正麗;;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的核衣殼蛋白VP15的核定位研究[A];生命科學與微生物專輯[C];2004年
9 李莉娟;石正麗;;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核衣殼蛋白VP15核定位信號序列的確定[A];湖北省暨武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和第十五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10 孫凡;劉慶慧;黃P";;凡納濱對蝦熱休克蛋白HSP70與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VP24和VP26的作用[A];2012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淡水小龍蝦項目組 薛暉 丁正峰;夏季蝦蟹養(yǎng)殖重視白斑綜合征的防控[N];江蘇農業(yè)科技報;2009年
2 武海峰邋何云明;南美白對蝦白斑綜合征的防治[N];中國漁業(yè)報;2007年
3 ;夏秋季節(jié)克氏原螯蝦需防范白斑綜合征[N];中國漁業(yè)報;2014年
4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克氏原螯蝦白斑綜合征綜合防治措施[N];中國漁業(yè)報;2014年
5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VP292多肽與應用”獲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N];中國漁業(yè)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朱建中;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在螯蝦的增殖與動態(tài)分布及其基因組片段的測序、克隆與表達[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0年
2 雷杰;白斑綜合征病毒重組蛋白對克氏原螯蝦免疫效果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許雅香;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囊膜蛋白基因克隆、表達及表達產物抗病效果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4 傅玲琳;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囊膜蛋白VP28枯草工程菌的構建與VP28卵黃抗體的制備及其抗病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5 杜華華;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囊膜蛋白VP28基因的表達及其重組蛋白抗病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亞;廣西凡納濱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的檢測及結構蛋白VP24和VP51的克隆與表達[D];廣西大學;2015年
2 高慧敏;江蘇地區(qū)白斑綜合征分子流行病學調查[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3 谷萬港;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病毒研究所);2006年
4 解云禮;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一個結構蛋白基因的功能研究和病毒重組系統(tǒng)的構建[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病毒研究所);2003年
5 劉君;對蝦抗白斑綜合征病毒益生菌的篩選及其作用效果[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馮博;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細菌人工染色體基因組的構建研究[D];上海海洋大學;2013年
7 馬文強;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ORF220基因在昆蟲細胞內的表達和分布[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病毒研究所);2004年
8 黃茹;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TATA-box結合蛋白同源基因的功能分析及對澳洲龍蝦的人工感染[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病毒研究所);2005年
9 康樺華;克氏原螯蝦免疫相關因子的功能研究及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易變區(qū)的比較[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10 曹煜;抗重組VP28囊膜蛋白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在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檢測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353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33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