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合并結(jié)核桿菌感染者外周血差異表達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本文選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切入點:結(jié)核桿菌 出處:《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結(jié)核桿菌(TB)感染者外周血基因的生物學網(wǎng)絡調(diào)控機制及關鍵蛋白,為HIV/TB感染者的早期診斷和臨床治療提供新依據(jù)。方法從基因芯片公共數(shù)據(jù)庫GEO中下載了22例南非HIV感染者和22例HIV/TB感染者的外周血基因芯片數(shù)據(jù),將數(shù)據(jù)導入分析軟件QOE、STRING、PANTHER、GenClip等,分析兩組患者的基因表達譜、蛋白相互作用網(wǎng)絡、分子生物學過程、基因功能等,尋找區(qū)別兩類患者的關鍵節(jié)點基因。結(jié)果兩組患者15 529個基因的表達譜相似,44名受試者的基因表達譜具有高度關聯(lián)性;251個(1.62%)差異表達基因?qū)υ\斷HIV/TB感染具有良好的診斷能力;RPLP1是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圖譜子網(wǎng)絡的核心節(jié)點;差異表達基因與正向調(diào)節(jié)外界刺激、細胞內(nèi)信號通路的轉(zhuǎn)導、中性粒細胞的遷移、人體免疫等有關,主要參與自由基相關凋亡、炎性反應等通路的活化。結(jié)論共發(fā)現(xiàn)251個差異表達的基因可將單純HIV感染和HIV/TB感染進行區(qū)別,其中差異表達的前40個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網(wǎng)絡中所包含的RPLP1基因可能與HIV/TB感染密切關聯(lián),主要涉及正向調(diào)節(jié)外界刺激、細胞內(nèi)信號通路的轉(zhuǎn)導、中性粒細胞的遷移、人體免疫等生物學功能,為HIV/TB感染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biological network regulation mechanism and key protein of peripheral blood gene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ed patients with HIV /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B) infection. Methods the peripheral blood gene chip data of 22 South African HIV infected patients and 22 HIV/TB infected persons were downloaded from GEO, a common database of gene chips, and the data were imported into the software QOERINGPANTHERN GenClip.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molecular biological processes, gene functions, etc. Results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15 529 gen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44 subjects. Th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44 subjects had a high correlation.)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had a good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HIV/TB infection. RPLP1 is the core node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map network.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are related to positive regulation of external stimuli, transduction of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neutrophil migration, human immunity and so on, and are mainly involved in free radical related apoptosis. Conclusion 251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HIV infection and HIV/TB infection. The RPLP1 gene contained in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of the first 40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HIV/TB infection, mainly involved in positive regulation of external stimulation, transduction of intracellular signal pathway, and neutrophil migration. Human immunity and other biological functions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IV/TB infection.
【作者單位】: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與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教研室;陜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骨科;
【基金】:咸陽市科技局重點項目(2013K12-01)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青年基金項目(2015QN05)~~
【分類號】:R512.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定鋒;潘娟娟;趙耐青;;差異表達基因篩選方法的比較[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6年05期
2 楊誼,周保和,邱宗蔭,劉淑紅,范明;點燃大鼠腦內(nèi)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和分析[J];重慶醫(yī)學;1998年05期
3 蔡紹曦;趙海金;丁彥青;李文軍;周斌;肖軍;;哮喘發(fā)作與細胞骨架重建相關基因的差異表達[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24期
4 趙勇,丁金鳳;尋找差異表達基因[J];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2000年02期
5 范保星,張開泰,孫敬芬,項小瓊,謝玲,胡迎春,王升啟,吳德昌;BEP2D細胞惡性轉(zhuǎn)化不同時期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2003年04期
6 呂立夏,徐磊,楊翠香,李學禮,王堯;單眼視網(wǎng)膜摘除鴿視蓋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J];解剖學報;2002年05期
7 彭依群,廖二元,鄧小戈;雌二醇誘導人成骨樣細胞差異表達基因篩查[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3年08期
8 王學,徐靜;一種鑒別基因差異表達的新方法——差異表達mRNA呈現(xiàn)技術[J];生物工程進展;1998年03期
9 金慧英,房德興;檢測差異表達基因技術的研究進展[J];免疫學雜志;2000年S1期
10 梁自文,楊宗城,羅向東;內(nèi)皮細胞內(nèi)毒素刺激后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建達;陳曉梨;陳鑫基;祝亮方;楊月玲;陳元仲;呂聯(lián)煌;;抑制性消減雜交法研究初治和復發(fā)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基因的差異表達[A];第九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2 狄冉;儲明星;;高通量篩選差異表達基因技術簡介[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養(yǎng)羊?qū)W分會全國養(yǎng)羊生產(chǎn)與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葉波平;邊杉;趙艷景;王穎;奚濤;王;吳梧桐;;鯊魚再生肝組織中差異表達基因及其產(chǎn)物的活性研究[A];中國海洋生化學術會議論文薈萃集[C];2005年
4 朱金金;劉桂瓊;王志躍;楊海明;;應用mRNA差異顯示技術研究雞貯精腺差異表達基因[A];中國家禽業(yè)——機遇與挑戰(zhàn)——第十三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5 秦國政;田世平;王清;劉嘉;;線粒體蛋白差異表達及氧化修飾與果實成熟衰老的關系[A];第三屆全國植物蛋白質(zhì)組學大會摘要集[C];2010年
6 慕開達;朱云霞;張蓉;胡承;王從容;王琛;賈偉平;;基于NOS1AP基因SNP分型的人肝臟全基因組差異表達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7 毛興學;莊楚雄;彭新湘;梅曼彤;郭振飛;李明啟;;水稻冷相關基因的克隆及差異表達[A];全國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學及其相關的分子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8 胡志昂;王洪新;;雜交水稻光抑制差異表達基因的克隆及其遺傳來源[A];2006年中國植物逆境生理生態(tài)與分子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9 任緒義;張建鵬;馮偉華;焦炳華;;大鼠睪丸鎘毒性相關蛋白差異表達分析[A];中國蛋白質(zhì)組學第二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論文集[C];2004年
10 康麗;姜運良;;用cDNA-AFLP篩選雞卵巢性成熟差異表達基因[A];中國家禽科學研究進展——第十四次全國家禽科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腎癌差異表達基因鑒定及功能研究[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李建祥;氡染毒動物差異表達基因的高通量篩選[D];蘇州大學;2007年
2 彭依群;雌二醇誘導人成骨樣MG-63細胞差異表達基因的分離和鑒定[D];中南大學;2003年
3 陳賽娟;不同被毛密度獺兔皮膚組織的差異表達基因篩選和CCNA2基因的多態(tài)性檢測及其與被毛密度的相關性研究[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4 苑純秀;日本血吸蟲發(fā)育期別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研究及新基因的克隆分析[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05年
5 陳鑫基;1.應用抑制性消減雜交技術(SSH)篩選、分離、克隆急性白血病復發(fā)相關基因 2.聚合酶鏈轉(zhuǎn)化—阻斷PCR消減法:一種新的篩選差異表達基因方法的建立和驗證[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姚穎垠;小麥雜交種與親本之間差異表達基因的分離、克隆與功能鑒定[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濤;兩品種豬快慢肌纖維差異表達基因鑒定與通路分析[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2 韓韶華;干旱和鹽脅迫中桑microRNA差異表達分析[D];江蘇科技大學;2015年
3 左海洋;小鼠精子形成期間差異表達基因驗證[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4 張文靜;結(jié)腸癌外周血中差異表達基因的來源[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李凡;觀賞桃‘金陵錦桃’的間色機制初步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6 皇甫冰;基于高通量測序的中國地鼠頰囊鱗癌轉(zhuǎn)錄組差異表達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7 員艷麗;白沙蒿對干旱響應的轉(zhuǎn)錄組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6年
8 陳程;基于轉(zhuǎn)錄組測序技術的重癥手足口病差異表達基因研究[D];南華大學;2016年
9 任麗萍;根據(jù)功能相關性評價差異表達基因的可重復性[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任曉俊;家蠶第二白卵近等基因系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與克隆[D];江蘇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251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62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