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鴨細小病毒安徽分離株結構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本文關鍵詞: 番鴨細小病毒 結構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出處:《動物醫(yī)學進展》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研究番鴨細小病毒(MDPV)安徽分離株的遺傳變異特征,通過PCR擴增獲得了MDPV結構蛋白(VP)基因全長序列AH-MDPV-VP,并將該序列與GenBank中登錄的12條MDPV和鵝細小病毒(GPV)VP基因序列進行比對。結果顯示,AH-MDPV-VP基因全長2 199bp,包括完整的VP1、VP2和VP3蛋白編碼區(qū)。MDPV與GPV的VP基因部分序列一致,但具有明顯的差異。進化分析顯示,MDPV安徽分離株與基因重組型MDPV上海分離株SAAS-SHNH為同一分支,親緣關系較近。同源性分析顯示二者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為99.9%,且AH-MDPV-VP與GPV毒株SHFX1201的序列同源性也有89.5%。此外安徽分離株與其他MDPV的VP1、VP2和VP3基因同源性有逐步下降的趨勢,而與GPV則相反呈上升趨勢。進一步顯示MDPV安徽分離株與基因重組型MDPV上海分離株SAAS-SHNH相似,可能為MDPV和GPV基因重組型水禽細小病毒。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muscovy duck parvovirus (MDPVV) isolated from Anhui Province, the full-length AH-MDPV-VP of MDPV structural protein was obtained by PCR amplification. The sequence was compared with 12 MDPV and goose parvovirus VP gene sequences registered in GenBank. The total length of AH-MDPV-VP gene was 2199bp.The complete VP2 and VP3 protein coding region of VP1VP2 and VP3 were identical to the VP gene of GPV. The evolutionar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nhui strain was the same branch as the Shanghai strain of recombinant MDPV. The homolog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homology was the highest (99.9%). The sequence homology of SHFX1201 between AH-MDPV-VP and GPV strain was 89.5. in addition, the VP1 of Anhui isolate was similar to that of other MDPV strains. The homology of VP2 and VP3 genes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MDPV Anhui isolate was similar to the recombinant MDPV Shanghai isolate SAAS-SHNH. May be MDPV and GPV gene recombinant waterfowl parvovirus.
【作者單位】: 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基金】:安徽省農業(yè)科學院人才發(fā)展專項資金項目(17F0404) 安徽省家禽產業(yè)技術體系資金項目
【分類號】:S852.65
【正文快照】: 番鴨細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屬于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亞科依賴病毒屬成員[1]。MDPV可引起番鴨的細小病毒病,該病是一種嚴重危害番鴨養(yǎng)殖業(yè)的急性傳染性病,可通過多種方式傳播,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但冬春兩季多發(fā),1周齡~3周齡雛番鴨較為易感,一旦感染,發(fā)病率和病死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蘭萍;蘇兆眾;羅祖玉;陳濤生;欒穎;蒲小紅;;惡性轉化增加細胞對細小病毒的敏感性[J];細胞生物學雜志;1988年03期
2 李發(fā)志,葉鐘灼;兔細小病毒肺炎的診斷與防治[J];四川動物;1990年01期
3 Anderson L;趙洪禮;;人類細小病毒[J];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1991年04期
4 劉明慧;石踐;單振振;袁寶;任文陟;;貓細小病毒的分離與鑒定[J];吉林畜牧獸醫(yī);2008年10期
5 汪曉鄆;時坤;刁燕;尹茉莉;馮海峰;杜銳;;鹿源細小病毒的分離與鑒定[J];經(jīng)濟動物學報;2009年01期
6 靳小霞;孫兆增;曾林;王化磊;王鐵成;楊松濤;夏咸柱;;猴源細小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的優(yōu)化與應用[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11年06期
7 劉碧濤;任常寶;張曉戰(zhàn);許冬蕾;鄭良焰;唐兆新;;貓細小病毒的分離與鑒定[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3年09期
8 蘇兆眾;羅祖玉;;哺乳動物及人自主性細小病毒研究概況[J];國外醫(yī)學(微生物學分冊);1987年03期
9 蘇兆眾,羅祖玉,郭蘭萍;用細小病毒-人細胞系統(tǒng)檢測低劑量基因毒物的致突性[J];科學通報;1988年01期
10 羅祖玉,王順德,王健,劉為平;細小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的比較——對抗癌作用的一點啟示[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199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松濤;王淑君;馮浩;張仁舟;曾林;夏志平;鄒嘯環(huán);王承宇;連海;孫兆增;孟軻音;王澤;夏咸柱;;猴源細小病毒的分離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小動物醫(yī)學分會第四次學術研討會、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外科學分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C];2009年
2 楊松濤;王淑君;馮浩;張仁舟;曾林;夏志平;鄒嘯環(huán);王承宇;連海;孫兆增;孟軻音;王澤;夏咸柱;;猴源細小病毒的分離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3 楊松濤;喬軍;謝之景;趙忠鵬;戈銳;王鐵成;馮娜;夏咸柱;;肉食獸細小病毒研究概述[A];全國獸醫(yī)外科學第13次學術研討會、小動物醫(yī)學第1次學術研討會暨奶牛疾病第3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4 閆喜軍;張海玲;陳濤;柴秀麗;趙建軍;羅國良;吳威;邵西群;;肉食獸細小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A];首屆中國獸藥大會——獸醫(yī)生物制品學、獸醫(yī)微生物學學術論壇論文集(2008)[C];2008年
5 盧悅;王貴升;田夫林;;水貂細小病毒檢測技術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八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五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6 謝之景;夏咸柱;扈榮良;葉俊華;黃耕;徐黎;趙忠鵬;馬長書;徐玉生;;犬細小病毒基因型的調查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成立20周年慶典暨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3年
7 張云;胡奇林;童光志;相文華;;鵝和番鴨細小病毒全基因克隆與序列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閆喜軍;張海玲;陳濤;柴秀麗;趙建軍;羅國良;吳威;王鳳雪;邵西群;;水貂腸炎細小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畜牧獸醫(yī)生物技術學分會暨中國免疫學會獸醫(yī)免疫分會第七次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謝麗基;謝芝勛;鄧顯文;謝志勤;龐耀珊;范晴;劉加波;;鴨Ⅰ型肝炎病毒和番鴨細小病毒二重熒光定量RT-PCR方法的建立[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分會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陳春花;鄧同煒;李文剛;張桂云;;鴿子疑似細小病毒的診斷[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禽病學會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李嬋;販狗陷阱藏疾患風險[N];北京科技報;2011年
2 ;夏季幼貂該如何管理[N];吉林農村報;2008年
3 王華;仔貂的前期管理[N];瓜果蔬菜報.農業(yè)信息周刊;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毛亞萍;水貂腸炎細小病毒致病株的分離及VP2蛋白部分關鍵氨基酸位點的功能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16年
2 李雪梅;鵝細小病毒和番鴨細小病毒部分基因組克隆、序列分析及VP2-VP3基因的表達[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2001年
3 布日額;GPV VP及NS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達產物的研究和應用[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旭;犬感染細小病毒高熱原因探討[D];貴州大學;2015年
2 程楠;貓泛白細胞減少癥病毒反向遺傳學操作系統(tǒng)的建立[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6年
3 趙虹;番鴨細小病毒和鴨甲肝病毒3型廣西株全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分子生物學診斷方法的建立[D];廣西大學;2015年
4 洪馬林;一株FPV-GZ01貓細小病毒的分離鑒定與遺傳進化分析及對貓的致病性研究[D];華南農業(yè)大學;2016年
5 靳小霞;猴源細小病毒的人工感染及免疫預防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1年
6 梁萌;大熊貓源細小病毒的分離鑒定與遺傳進化分析[D];吉林大學;2013年
7 楊洋;肉食動物細小病毒重組疫苗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8 丁毅;貓細小病毒滅活疫苗的制備及保護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9 李亞莎;人血樣中細小病毒的檢測與分析:腫瘤患者人群具有高感染率[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雍海平;貓細小病毒間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滅活疫苗毒株篩選[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526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45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