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鉀轉運蛋白基因家族表達及干旱條件下根系鉀吸收轉運特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蘋果鉀轉運蛋白基因家族表達及干旱條件下根系鉀吸收轉運特性分析
【摘要】:鉀(K+)作為重要的礦質營養(yǎng)元素之一,參與植物的多個生理過程,并影響著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植物根系對K的吸收能力不僅受土壤中有效鉀的濃度影響,且受土壤水分條件高度調控。為了解析干旱條件下蘋果K+吸收利用特性,本文從基因水平篩選了蘋果K轉運蛋白基因,分析了它們組織器官表達特性,并在水培試驗條件下,運用非損傷微側技術(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ique,NMT),研究干旱(15%PEG)和低鉀脅迫下對其生理生長與根部K+、H+流速的影響。主要結果如下:1.通過已存在的蘋果基因組數據庫篩選了K+轉運蛋白基因,分析其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并利用qRT-PCR檢測了其在平邑甜茶砧木中果實發(fā)育過程和各器官組織的表達特性。結果表明,在蘋果中存在65個K+轉運蛋白基因,包括CHX家族(33)、HAK家族(24)、HKT家族(1)和KEA家族(7),它們與擬南芥K+轉運蛋白基因高度同源,其基因結構相對保守,并且不均勻地分布在13條染色體上。定量表達分析發(fā)現(xiàn),K+轉運蛋白基因具有不同的表達模式,其中在根中高度表達的基因有32個,在葉片中高度表達的基因有12個,在莖尖中高度表達的基因有11個,在果實中高度表達的基因有19個。研究結果為揭示蘋果K+轉運蛋白基因的功能提供基礎資料。2.在水培系統(tǒng)中,利用15%PEG模擬干旱處理平邑甜茶幼苗,通過綜合生理指標,葉片相對含水量及K+含量檢測結果表明,平邑甜茶為干旱敏感植株,干旱脅迫降低了根系對K+的吸收與利用,并影響其生長發(fā)育;低鉀脅迫下(K:0.05mM),根系生長明顯受到抑制,根系吸收轉運K+能力與對照組相似,K+與H+流的檢測結果也支持這一判斷;干旱低鉀脅迫(15%PEG、K:0.05mM)組在培養(yǎng)12天左右死亡,說明水分脅迫與K+的吸收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3.平邑甜茶在15%PEG誘導的干旱脅迫下,根系K+吸收與H+外排趨勢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當被通道蛋白抑制劑CsCl與PM H+-ATPase抑制劑原釩酸鹽(Orthovanadate)作用時,后者抑制K+吸收與H+外排程度更大,且實時熒光定量PCR結果顯示,6個K+轉運蛋白基因均呈現(xiàn)上調趨勢,其中來自于KUP家族的MDP0000247022響應最為明顯,說明在旱脅迫下,K+轉運蛋白基因被誘導激活,K+/H+逆轉運蛋白主要介導根系K+吸收;平邑甜茶對照組與低鉀脅迫組,在Cs Cl與原釩酸鹽2種抑制劑作用下,根系K+吸收與H+外排下降程度相類似,說明在空白對照與低鉀脅迫下,K+通道蛋白與轉運蛋白在根系K+的吸收上有著相同的貢獻。
【關鍵詞】:蘋果 鉀 干旱 轉運蛋白 非損傷微測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661.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文獻綜述10-14
- 1.1 土壤中K素的現(xiàn)狀10
- 1.2 鉀素對植物生理生態(tài)的影響10
- 1.3 植物對鉀的吸收機理10-12
- 1.3.1 K~+的分類運輸10-11
- 1.3.2 K~+轉運蛋白的生理功能11-12
- 1.3.3 鉀缺乏的感知機制12
- 1.4 干旱脅迫影響礦質離子的吸收12-13
- 1.5 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13-14
- 第二章 蘋果K~+轉運蛋白基因家族的鑒定與表達分析14-27
- 2.1 材料和方法14-17
- 2.1.1 試驗材料14-15
- 2.1.2 蘋果K~+轉運蛋白基因序列比對15
- 2.1.3 跨膜結構域預測及亞細胞定位15
- 2.1.4 繪制染色體定位圖15
- 2.1.5 確定保守結構域及構建系統(tǒng)進化樹15
- 2.1.6 分析序列的內含子外顯子15
- 2.1.7 RNA提取和cNDA合成15
- 2.1.8 熒光定量PCR15-17
- 2.2 結果與分析17-25
- 2.2.1 蘋果K~+轉運蛋白基因的鑒定17-20
- 2.2.2 蘋果K~+轉運蛋白基因的染色體定位20
- 2.2.3 蘋果K~+轉蛋白基因家族進化樹的構建20
- 2.2.4 蘋果K~+轉蛋白基因家族成員的基因結構分析20-22
- 2.2.5 蘋果K~+轉蛋白基因的組織表達分析22-25
- 2.3 討論25-27
- 第三章 干旱低鉀脅迫下根系吸收轉運K~+特性分析27-43
- 3.1 試驗材料27
- 3.2 試驗方法27-32
- 3.2.1 逆境處理27-28
- 3.2.2 生長參數測定28
- 3.2.3 相對含水量測定28-29
- 3.2.4 根部指標測定29
- 3.2.5 K~+含量測定29
- 3.2.6 NMT系統(tǒng)設置29
- 3.2.7 離子選擇性微電極的準備29-30
- 3.2.8 離子選擇性微電極的校準30
- 3.2.9 空白對照組K~+與H~+流速的測定30
- 3.2.10 抑制劑處理后K~+與H~+流速的測定30-31
- 3.2.11 流速數據分析31
- 3.2.12 RNA提取和cNDA合成31-32
- 3.2.13 熒光定量PCR32
- 3.3 結果與分析32-39
- 3.3.1 15%PEG、低鉀脅迫對不同基因型砧木實生苗的生理影響32-35
- 3.3.2 15%PEG、低鉀脅迫平邑甜茶砧木實生苗相對含水量的影響35
- 3.3.3 15%PEG、低鉀脅迫平邑甜茶砧木實生苗K含量的影響35-36
- 3.3.4 平邑甜茶根系掃點36-37
- 3.3.5 不同處理對平邑甜茶根系K~+平均流速的影響37-38
- 3.3.6 不同處理對平邑甜茶根系H~+平均流速的影響38-39
- 3.3.7 蘋果根系K轉蛋白基因的表達分析39
- 3.4 討論39-43
- 3.4.1 15%PEG模擬干旱脅迫對平邑甜茶砧木實生苗生理的影響39-40
- 3.4.2 低鉀脅迫對平邑甜茶砧木實生苗生理功能的影響40-41
- 3.4.3 干旱與低鉀脅迫下平邑甜茶根系K~+流速檢測41-42
- 3.4.4 蘋果根系K~+轉蛋白基因的表達分析42-43
- 第四章 結論43-44
- 參考文獻44-50
- 致謝50-51
- 作者簡介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駱媛媛;柳參奎;;植物中銨轉運蛋白的研究進展[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09年02期
2 張倩;陳佳娜;李建民;;植物硅轉運蛋白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3年12期
3 袁進成;劉穎慧;;植物糖轉運蛋白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3年36期
4 吳轉娣;昝逢剛;張樹珍;王俊剛;唐建平;;蔗糖轉運蛋白的調節(jié)[J];生物技術通報;2009年07期
5 金宏濱;劉東輝;左開井;苗志奇;陳玉輝;孫小芬;唐克軒;;植物ABC轉運蛋白與次生代謝產物的跨膜轉運[J];中國農業(yè)科技導報;2007年03期
6 李園枚;傅明輝;蔣麗花;;植物銨轉運蛋白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2年19期
7 馬云芳;梁國魯;裴得勝;崔宗斌;;ABC轉運蛋白研究的新進展[J];生物技術通報;2008年05期
8 李長生;趙傳志;李愛芹;李興圃;趙光敬;王興軍;;植物脂質轉運蛋白的研究[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9年08期
9 江安慶;蘇軼;鄭月霞;張積森;葉冰瑩;陳由強;;植物蔗糖轉運蛋白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4期
10 于福同,張愛民,陳受宜,張福鎖;一個高親和力水稻根系磷轉運蛋白候選基因片段的克隆[J];遺傳學報;200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藏猛;楊國宇;李宏基;魯維飛;郭豫杰;;豬鋅轉運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仔豬體內的組織分布[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2 張泉龍;胡晉紅;朱全剛;;皮膚中轉運蛋白的作用研究進展[A];2008年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暨第八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8年
3 伊秀林;申秀萍;張宗鵬;;影響臨床藥物安全性的藥物轉運蛋白[A];2013年(第三屆)中國藥物毒理學年會暨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研究論壇論文摘要[C];2013年
4 伊秀林;申秀萍;張宗鵬;;影響臨床藥物安全性的藥物轉運蛋白[A];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5 蘭平;李文鳳;劉坤凡;王道文;;缺磷條件下可能參與紫色酸性磷酸酶和磷酸根轉運蛋白基因轉錄調控的信號組分因子的研究[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中國遺傳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6 明鳳;張璇;張佰隆;路群;王偉;;水稻磷酸鹽轉運蛋白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功能分析[A];全國植物分子育種研討會摘要集[C];2009年
7 王寶梅;李楠;隋禮麗;夏大靜;王曉鍵;曹雪濤;;一個新的線粒體轉運蛋白的分子克隆及鑒定[A];中國免疫學會第四屆學術大會會議議程及論文摘要集[C];2002年
8 駱斌;朱勇清;上官小霞;陳曉亞;;棉花、擬南芥ABC轉運蛋白(GhWBC1和AtWBC11)的研究[A];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第九次全國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9 劉昭平;費儉;張玨;麻孫愷;蔡國強;郭禮和;;多巴胺轉運蛋白參與神經細胞的凋亡[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七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9年
10 于昱;呂林;羅緒剛;劉彬;;鋅對肉仔雞小腸中鋅轉運蛋白基因表達的影響[A];中國家禽業(yè)——機遇與挑戰(zhàn)——第十三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殷俊;南農大揭示兩個水稻磷酸鹽轉運蛋白功能[N];江蘇科技報;2009年
2 醫(yī)學院;顏寧研究組在《自然》發(fā)文揭示糖轉運蛋白結構與機理[N];新清華;2012年
3 劉霞;美揭示神經元轉運蛋白的分子運動機制[N];科技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劉霞;轉運蛋白:農作物的生長“調理師”[N];科技日報;2013年
5 錢錚;特定蛋白質影響營養(yǎng)吸收[N];人民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杰;一種ABC轉運蛋白ArtI-Art(QN)_2復合物的結構與功能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2 艾鵬慧;水稻磷酸鹽轉運蛋白OsPht1;2和OsPht1;6表達調控和功能的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3 孟森;林木細根氮素吸收動態(tài)及氮轉運蛋白基因表達[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4 金宏濱;藥用植物ABC轉運蛋白基因的克隆與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5 李艷紅;ABC轉運蛋白超家族中致病性SNPs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7年
6 趙巖;大腸桿菌二肽轉運蛋白YbgH結構與功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7 郭曉賢;跨膜區(qū)突變對ABC轉運蛋白Pdr5p功能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8 謝小東;煙草ABC轉運蛋白家族鑒定及次生代謝物質轉運的功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9 伍國強;Na~+轉運蛋白基因在荒漠植物霸王響應鹽和干旱中的作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10 肖淑艷;溶質轉運蛋白11第三和第六跨膜區(qū)的結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康立敏;基于越橘果實轉錄組測序WBC型ABC轉運蛋白的基因發(fā)掘、克隆和表達分析[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張曉燕;海洋微生物鉀轉運蛋白基因trkH的克隆與表達[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3 李倩;特異表達甘薯蔗糖轉運蛋白基因IbSUT對煙草淀粉合成的影響[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魏曉鈺;蘋果中糖轉運蛋白的鑒定及兩個己糖轉運蛋白功能的初步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5 張清;甘蔗糖轉運蛋白超家族基因演化與表達分析[D];福建農林大學;2016年
6 康新樂;禾谷縊管蚜ABC轉運蛋白基因克隆及其表達特性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7 楊琳;蘋果鉀轉運蛋白基因家族表達及干旱條件下根系鉀吸收轉運特性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8 段建鋒;接種叢枝菌根真菌對小麥根內氮磷轉運蛋白基因表達的影響[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9 陳昕;干旱脅迫下硫營養(yǎng)對小麥硫轉運蛋白基因表達的調節(jié)[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10 楊振寧;甲硫氨酸轉運蛋白中的構象變化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154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yingongcheng/111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