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機械論文 >

大型磨機—基礎與傳動系統(tǒng)的有限元動力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23 18:38

  本文關鍵詞:大型磨機—基礎與傳動系統(tǒng)的有限元動力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球磨機 基礎振動 有限元分析 傳動系統(tǒng) 扭轉振動


【摘要】: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大型磨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動力機器基礎的設計,卻還只是停留在做靜力計算上,無法滿足大型磨機對基礎的要求,易帶來基礎振動超出允許極限的問題。為解決該問題,本文運用有限元仿真技術,從動力學的角度對動力機器基礎進行了分析,使我們進一步認識了球磨機基礎振動的原因和機理,為更好地設計動力機器基礎和減小已有基礎的振動提供有益的參考。同時為避免磨機的傳動系統(tǒng)發(fā)生共振,本文還對磨機傳動系統(tǒng)的扭轉振動進行了研究。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研究了球磨機 基礎系統(tǒng)中各關鍵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點,建立了球磨機 基礎系統(tǒng)的有限元模型;為判斷振動較大是否由共振引起,對球磨機 基礎系統(tǒng)進行了實特征值分析,,求出了其固有頻率和模態(tài)振型,并進行了共振判斷,結果表明,基礎的較大振動可能是由共振引起的;然后對球磨機 基礎系統(tǒng)進行了瞬態(tài)響應分析,通過瞬態(tài)響應分析結果和試驗結果的比較可知,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有效的;提出了球磨機基礎的加固方案,對加固后的球磨機 基礎系統(tǒng)又進行了有限元動力分析,結果表明,加固方案是合理的、有效的。 分別對加固前后的球磨機基礎進行了振動測試試驗,得到了基礎和軸承的響應曲線,試驗結果表明,加固前的基礎振動水平超出了球磨機可長期運行的條件,加固后的基礎振動有所減小,滿足要求,證明了所提加固方案的有效性。 研究了球磨機傳動系統(tǒng)的特點,建立了球磨機傳動系統(tǒng)扭轉振動的動力學模型,并對其進行了模態(tài)分析和瞬態(tài)響應分析,為判斷是否會發(fā)生共振,繪制了坎貝爾圖,并求出了可能發(fā)生共振處激勵下的扭矩放大因子,分析結果表明,球磨機的傳動系統(tǒng)的設計是合理的,不會引起球磨機的共振。
【關鍵詞】:球磨機 基礎振動 有限元分析 傳動系統(tǒng) 扭轉振動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H11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緒論12-19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12-14
  • 1.2 有限元法的發(fā)展概述14-15
  • 1.3 動力機器基礎的研究現(xiàn)狀15-17
  • 1.3.1 動力機器基礎設計的計算理論15-16
  • 1.3.2 動力機器基礎設計的發(fā)展16-17
  • 1.4 傳動系統(tǒng)的研究現(xiàn)狀17
  • 1.5 本文的課題來源和研究意義17
  • 1.6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17-19
  • 第二章 機器基礎振動計算原理及試驗19-28
  • 2.1 引言19
  • 2.2 機器、基礎類型與一般要求19-21
  • 2.2.1 動力機器與動力機器基礎類型19-20
  • 2.2.2 動力機器基礎設計的一般要求20-21
  • 2.3 動力機器基礎振動計算原理21-24
  • 2.3.1 質-阻-彈計算模式21-23
  • 2.3.2 彈性半空間算模式23-24
  • 2.4 磨機基礎的振動測試試驗24-26
  • 2.4.1 振動測試試驗方案24-25
  • 2.4.2 振動測試試驗結果25-26
  • 2.5 本章小結26-28
  • 第三章 球磨機 基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8-39
  • 3.1 引言28
  • 3.2 球磨機的工作原理及有限元模型28-34
  • 3.2.1 球磨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28-30
  • 3.2.2 球磨機的有限元模型30-34
  • 3.3 主軸承的工作原理及有限元模型34-36
  • 3.3.1 主軸承的結構及工作原理34-35
  • 3.3.2 主軸承的有限元模型35-36
  • 3.4 基礎和地基土的有限元模型36-37
  • 3.4.1 基礎的有限元模型36-37
  • 3.4.2 地基土的有限元模型37
  • 3.5 球磨機磨機 基礎系統(tǒng)的有限元模型37-38
  • 3.6 本章小結38-39
  • 第四章 磨機 基礎的有限元動力分析39-53
  • 4.1 引言39
  • 4.2 有限元動力分析的基本理論39-42
  • 4.2.1 實特征值分析的基本理論39-40
  • 4.2.2 瞬態(tài)響應分析的基本理論40-42
  • 4.3 實特征值分析結果及評價42-45
  • 4.3.1 實特征值分析結果42-45
  • 4.3.2 實特征值分析結果評價45
  • 4.4 瞬態(tài)響應分析結果與評價45-49
  • 4.4.1 瞬態(tài)響應分析結果46-49
  • 4.4.2 瞬態(tài)響應分析結果評價49
  • 4.5 基礎的改進方案49-50
  • 4.6 基礎改進后的有限元動力分析及評價50-51
  • 4.6.1 基礎改進后的模態(tài)分析結果及評價50-51
  • 4.6.2 基礎改進后的瞬態(tài)分析結果及評價51
  • 4.7 本章小結51-53
  • 第五章 球磨機傳動系統(tǒng)扭轉振動分析53-66
  • 5.1 引言53
  • 5.2 傳動系統(tǒng)扭轉振動力學模型53-55
  • 5.3 系統(tǒng)參數(shù)的計算55-59
  • 5.3.1 轉動慣量的計算55
  • 5.3.2 剛度的計算55-59
  • 5.4 傳統(tǒng)系統(tǒng)扭轉振動模態(tài)分析及評價59-62
  • 5.5 傳統(tǒng)系統(tǒng)扭轉振動瞬態(tài)響應分析及評價62-65
  • 5.6 本章小結65-66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66-68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結論66
  • 6.2 后續(xù)研究及工作展望66-68
  • 參考文獻68-72
  • 致謝72-73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73-74
  • 附錄74-7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勇勤;王慶;嚴興春;胡孟君;蒲明虎;;軋機主傳動系統(tǒng)扭振計算解析法和有限元法的對比[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5期

2 周克良;胡子健;;大型球磨機發(fā)展綜述[J];世界有色金屬;2009年09期

3 崔鳳奎;趙魏;楊建璽;;球磨機靜壓軸承靜態(tài)壓力場及流場仿真分析[J];軸承;2009年01期

4 劉晶波,王振宇,張克峰,裴欲曉;考慮土-結構相互作用大型動力機器基礎三維有限元分析[J];工程力學;2002年03期

5 蔣東旗,項民生,謝定義;數(shù)值方法在動力機器基礎設計中的應用[J];工業(yè)建筑;2001年06期

6 王宇;;磨機系統(tǒng)的計算方法[J];礦業(yè)工程;2012年02期

7 韓燕;陳文戈;門清毅;程廣偉;;Φ3.8m×13m球磨機回轉部件的模態(tài)分析[J];機電產(chǎn)品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2009年06期

8 于向軍;王國強;王繼新;劉小光;;基于接觸邊界條件的球磨機應力分析及試驗[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09年02期

9 司奎壯,蔣潤科,劉俊鳳;球磨機的三種滑動軸承比較[J];礦山機械;2004年08期

10 李文亮;楊濤;于向軍;杜齊喜;李志波;李春然;;國外大型球磨機發(fā)展現(xiàn)狀[J];礦山機械;2007年01期



本文編號:72665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72665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4b0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