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MEA的場內機動車輛風險評價方法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FMEA的場內機動車輛風險評價方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場內機動車輛(以下簡稱場車)作為特種設備之一,不僅在工農業(yè)生產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經迅速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與廣大群眾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然而,由于場車種類繁多,工作環(huán)境差異大,危險因素多,,監(jiān)管難度大,其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開展場車的風險評價方法研究對于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高場車產品質量和完善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以叉車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叉車主要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在收集統(tǒng)計大量事故案例,參考相關標準法規(guī)的基礎上,對叉車主要系統(tǒng)和關鍵部件進行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分析故障的起因及帶來的后果,并針對影響叉車安全性的各個組成部分,建立風險評價指標。其次,通過總結國內外各種風險評價方法,提出了一種適合于叉車的風險評價方法。該方法以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為基礎,通過統(tǒng)計與分析收集到的調研信息,分別得到各評價指標影響嚴重度、發(fā)生頻度及探測難度的評定分值,進而計算其RPN值。應用層次分析法對評價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得到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值。根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值對RPN值進行調整和排序,找出叉車系統(tǒng)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常規(guī)檢查維護中重點對這些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查驗能夠,以便有效預防叉車事故的發(fā)生。 為確定在用叉車整體的風險狀況,首先運用模糊數(shù)學中隸屬度的相關知識,通過評價專家意見調查,將各評價指標的RPN值平均劃分,得到其所對應的隸屬度,再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建立叉車評價模型,得到評價結果向量。最后,經清晰化處理,將向量結果轉化為數(shù)值結果,參照風險等級對應表,確定叉車整體的風險等級。 實際應用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對場車的風險評價是行之有效的。將該方法應用在場車的日常維護管理中,不斷對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進行完善,使得場車的風險評價過程更加具有科學性,同時也為國內場車的風險評價研究提供了參考依據。
【關鍵詞】:場內機動車輛 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 風險評價 叉車
【學位授予單位】:太原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H242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錄8-10
- 第一章 緒論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義11
- 1.3 研究現(xiàn)狀11-15
- 1.4 研究目標和內容15-16
- 1.4.1 研究目標15
- 1.4.2 研究內容15-16
- 1.5 本章小結16-18
- 第二章 風險評價理論基礎18-36
- 2.1 風險理論18-19
- 2.1.1 風險的定義18
- 2.1.2 風險的描述18-19
- 2.2 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19-24
- 2.2.1 概述19-20
- 2.2.2 FMEA 方法說明20-21
- 2.2.3 FMEA 分類21-23
- 2.2.4 FMEA 實施步驟23-24
- 2.3 風險優(yōu)先數(shù)24-26
- 2.4 層次分析方法26-30
- 2.4.1 層次分析法概述26-27
- 2.4.2 層次分析結構構建原則27
- 2.4.3 層次分析法實施步驟27-30
- 2.5 模糊數(shù)學基本理論30-34
- 2.5.1 隸屬度30-31
- 2.5.2 模糊綜合評價方法31-33
- 2.5.3 模糊向量的清晰化處理33-34
- 2.6 本章小結34-36
- 第三章 叉車各系統(tǒng)風險因素分析36-48
- 3.1 叉車系統(tǒng)危險源識別36-37
- 3.1.1 危險源識別方法36
- 3.1.2 危險形成因素36-37
- 3.2 叉車系統(tǒng)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37-39
- 3.2.1 確定分析對象和條件37-38
- 3.2.2 建立 FMEA 表格38-39
- 3.3 叉車評價指標的建立39
- 3.4 叉車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39-44
- 3.5 叉車評價指標的風險排序44-47
- 3.6 本章小結47-48
- 第四章 叉車整體狀況的風險評價48-54
- 4.1 叉車各評價指標的隸屬度48
- 4.2 叉車整體狀況的模糊綜合評價48-52
- 4.2.1 建立評價因素集48-49
- 4.2.2 建立評語集49
- 4.2.3 構建隸屬度矩陣49
- 4.2.4 確定權重向量集49
- 4.2.5 模糊綜合評價計算結果49-51
- 4.2.6 評價結果的清晰化處理51-52
- 4.3 本章小結52-54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54-56
- 5.1 結論54
- 5.2 展望54-56
- 參考文獻56-60
- 致謝60-62
- 附錄62-76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76-7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范英;田志成;叢國全;夏明珠;;基于層次分析的裝載機安全評價方法研究[J];車輛與動力技術;2011年03期
2 陳政平;付桂翠;趙幼虎;;改進的風險優(yōu)先數(shù)(RPN)分析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1年11期
3 孫俊;;某型柴油機主要部件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J];柴油機;2009年03期
4 崔文彬;吳桂濤;孫培廷;張余慶;;故障模式影響分析方法的整體性與經濟性改進[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5 楊望德;淺談廠內機動車輛的安全管理[J];大眾標準化;2003年11期
6 李華府;任羿;曾聲奎;馮強;;基于灰色關聯(lián)分析的故障模式危害性決策方法[J];工程設計學報;2008年05期
7 陳勇;何飛;;基樁混凝土質量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中外公路;2009年03期
8 王貴寶;黃洪鐘;張小玲;;風險可能數(shù)——一種基于最大信息熵理論的風險度量和風險排序新方法[J];航空學報;2009年09期
9 耿秀麗;褚學寧;;基于故障因果鏈的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風險評估方法[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09年12期
10 田志成;叢國全;范英;夏明珠;;模糊綜合評價與層次分析法在場(廠)內機動車輛安全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建筑機械;2008年19期
本文關鍵詞:基于FMEA的場內機動車輛風險評價方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32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6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