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永磁混合懸浮紡杯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4 13:07
本文關鍵詞:電磁永磁混合懸浮紡杯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以徑向采用主動磁懸浮軸承、軸向為永磁軸承的紡杯為研究對象,首先簡要介紹了紡杯的工作原理以及軸承的結構,然后基于厚壁圓筒理論對轉(zhuǎn)子中硅鋼片和永磁體的強度進行了理論計算,并利用ANSYS進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由于轉(zhuǎn)子直徑較小,盡管轉(zhuǎn)速很高,但仍滿足強度要求。接著對紡杯軸向永磁軸承的承載特性進行了分析,包括基于等效磁荷法的數(shù)值計算以及基于ANSYS的二維電磁場分析,探討了磁環(huán)參數(shù)對性能的影響,得到了承載力隨位移變化的特性曲線。轉(zhuǎn)子動力學方面,采用Riccati傳遞矩陣法與動力學仿真相結合的方法,對特定剛度下紡杯的臨界轉(zhuǎn)速、振型以及臨界轉(zhuǎn)速隨軸承剛度的變化情況進行了計算與分析,所得結論可為磁懸浮軸承剛度、阻尼等的設計提供理論依據(jù)。最后對電磁永磁混合懸浮紡杯進行了試驗研究,包括靜態(tài)懸浮試驗、軸承承載特性試驗、試驗模態(tài)分析以及紡杯的高速旋轉(zhuǎn)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紡杯的軸向最大承載力約為10N,軸向剛度在平衡位置處最大,約為6000N/m,徑向最大承載力為78N;紡杯的工作轉(zhuǎn)速位于2、3階臨界轉(zhuǎn)速之間,并與臨界轉(zhuǎn)速之間留有足夠的裕度;通過對磁懸浮軸承線圈電流和位移傳感器信號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轉(zhuǎn)子在過臨界轉(zhuǎn)速時振動明顯增強,但并未發(fā)生與定子碰摩的現(xiàn)象。
【關鍵詞】:磁懸浮軸承 轉(zhuǎn)子強度 承載特性 轉(zhuǎn)子動力學 試驗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H133.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注釋表11-12
- 縮略語12-13
- 第一章 緒論13-21
- 1.1 磁懸浮軸承技術的概述13-15
- 1.2 氣流紡技術簡介15-16
- 1.3 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16-19
- 1.4 課題研究意義及論文內(nèi)容安排19-21
- 1.4.1 課題研究意義19
- 1.4.2 論文內(nèi)容安排19-21
- 第二章 紡杯的軸承結構及轉(zhuǎn)子強度分析21-31
- 2.1 混合懸浮紡杯的軸承結構21-22
- 2.2 紡杯轉(zhuǎn)子的強度分析22-27
- 2.2.1 力學模型的建立22-24
- 2.2.1.1 靜態(tài)過盈裝配的力學模型22-23
- 2.2.1.2 高速旋轉(zhuǎn)時的動態(tài)力學模型23-24
- 2.2.2 導磁套的強度計算24-26
- 2.2.3 永磁體的強度計算26-27
- 2.3 基于 ANSYS 的強度仿真分析27-30
-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7-28
- 2.3.2 加載和求解28-29
- 2.3.3 后處理和結果查看29-30
- 2.4 本章小結30-31
- 第三章 紡杯軸承的承載特性31-41
- 3.1 軸向永磁軸承的數(shù)學模型31-35
- 3.1.1 等效磁荷法31-32
- 3.1.2 軸承各參數(shù)對其性能的影響32-35
- 3.2 紡杯軸向永磁軸承的承載特性分析35-36
- 3.2.1 承載力及剛度的計算35-36
- 3.2.2 對徑向主動磁懸浮軸承的影響36
- 3.3 軸向永磁軸承的 ANSYS 仿真分析36-39
- 3.3.1 ANSYS 電磁場分析的基本理論36-37
- 3.3.2 ANSYS 仿真37-39
- 3.4 徑向主動磁懸浮軸承的承載力39-40
- 3.5 本章小結40-41
- 第四章 紡杯轉(zhuǎn)子軸承系統(tǒng)的動力學分析41-51
- 4.1 轉(zhuǎn)子動力學概述41
- 4.2 紡杯臨界轉(zhuǎn)速的計算41-47
- 4.2.1 Riccati 傳遞矩陣法42-44
- 4.2.2 紡杯轉(zhuǎn)子軸承系統(tǒng)的離散化44-46
- 4.2.3 不同軸承剛度下的臨界轉(zhuǎn)速46-47
- 4.3 基于 ANSYS 的動力學仿真分析47-50
- 4.3.1 模型的建立47-48
- 4.3.2 約束和載荷的施加48-49
- 4.3.3 求解及后處理49-50
- 4.4 本章小結50-51
- 第五章 混合懸浮紡杯的試驗研究51-63
- 5.1 紡杯的靜態(tài)懸浮試驗51-52
- 5.2 軸承的承載特性試驗52-54
- 5.2.1 軸向永磁軸承的承載特性試驗52-53
- 5.2.2 徑向主動磁懸浮軸承的承載力試驗53-54
- 5.3 紡杯轉(zhuǎn)子的試驗模態(tài)分析54-57
- 5.3.1 自由狀態(tài)下的試驗模態(tài)分析55-56
- 5.3.2 懸浮時的試驗模態(tài)分析56-57
- 5.4 紡杯的高速旋轉(zhuǎn)試驗57-61
- 5.4.1 高速帶傳動方案57-61
- 5.4.2 集成電機方案61
- 5.5 本章小結61-63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63-65
- 6.1 本文主要工作63-64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64-65
- 參考文獻65-68
- 致謝68-69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錄用)論文情況6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谷會東,趙雷,石磊,刁興中,趙鴻賓;電磁軸承支承撓性轉(zhuǎn)子過臨界控制器設計[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6期
2 王繼強;馬俊強;李連春;;高速永磁電機轉(zhuǎn)子護套強度分析[J];沈陽化工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New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permanent magnet thrust bearings[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n International 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Journal);2009年08期
4 王繼強,王鳳翔,鮑文博,關恩錄;高速永磁電機轉(zhuǎn)子設計與強度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15期
5 田杰;李林;;基于ANSYS的電磁軸承支承剛度優(yōu)化[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9年06期
本文關鍵詞:電磁永磁混合懸浮紡杯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51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4512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