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數(shù)化仿真在機構可靠性分析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7-05-02 21:00
本文關鍵詞:參數(shù)化仿真在機構可靠性分析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guī)定時間和規(guī)定條件下完成規(guī)定功能的能力,是產品質量特性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可靠性指標未達到要求而導致產品提前失效的現(xiàn)象在航空、航天、機械、船舶等工程領域中普遍存在。 曲柄連桿機構屬于汽車內燃發(fā)動機的核心傳動部件。在發(fā)動機運行過程中,,機構中的活塞頂部受到不斷變化的氣體壓力作用,推動活塞在氣缸內進行反復運動,從而推動連桿帶動曲柄繞曲柄軸中心進行旋轉運動,對外傳出動力。曲柄連桿機構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多種載荷的作用,有軸力、彎矩、扭矩、慣性力等作用,形成了復雜的組合力作用。為保證機構在工作周期內不發(fā)生失效現(xiàn)象,進行可靠性分析和設計是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機械類產品進行可靠性試驗成本高、周期長,利用數(shù)值仿真方法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本文通過對曲柄連桿機構進行可靠性數(shù)值模擬仿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參數(shù)化建模仿真為基礎的可靠性分析流程。該流程針對以往可靠性確定性仿真分析,可以大幅度降低計算成本,同時該方法對于其它機構可靠性分析具有一定通用性。本文的研究內容如下: (1)建立參數(shù)化仿真流程。對曲柄連桿機構進行參數(shù)化幾何建模和網格劃分,考慮機構的柔性對仿真結果的影響,對曲柄和連桿部件進行柔性體的生成。對該剛柔耦合模型進行動力學仿真分析,得到曲柄連桿機構在真實工作狀態(tài)下的受力情況。對曲柄連桿機構進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機構在工作循環(huán)中不同時刻的應力分布情況,得出機構易失效部位,進行強度可靠性評估。同時根據(jù)載荷-時間歷程,對機構進行疲勞可靠性評估。整個分析過程運用程序語言和軟件自帶語言進行編寫,利用過程集成軟件將流程進行打包處理。采用批處理計算方法,在計算機后臺進行程序運行,從而提高計算效率。 (2)確定曲柄連桿機構中相關隨機變量參數(shù)的分布情況,對變量進行解析和參數(shù)映射,同時確定機構響應。利用描述性采樣方法進行變量抽樣,最后采用蒙特卡洛方法進行曲柄連桿機構強度和疲勞可靠性分析,得到機構可靠度和相關隨機變量的靈敏度分析,從而為機構進一步的可靠性設計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參數(shù)化 曲柄連桿機構 可靠性 數(shù)值模擬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H112;TB114.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17
- 1.1 課題背景及研究意義9-11
- 1.2 可靠性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11-12
- 1.3 虛擬樣機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12-14
- 1.4 本文的研究內容14-17
- 第2章 可靠性分析理論基礎17-29
- 2.1 引言17
- 2.2 可靠性分析數(shù)學基礎17-20
- 2.2.1 概率統(tǒng)計基本概念17-18
- 2.2.2 可靠性問題中常用的概率密度函數(shù)18-20
- 2.3 可靠性分析方法20-26
- 2.3.1 一次二階矩法21-22
- 2.3.2 點估計方法22-23
- 2.3.3 蒙特卡洛數(shù)字模擬法23-26
- 2.4 典型系統(tǒng)可靠性模型26-28
- 2.4.1 串聯(lián)系統(tǒng)可靠性模型26-27
- 2.4.2 并聯(lián)系統(tǒng)可靠性模型27
- 2.4.3 混聯(lián)系統(tǒng)可靠性模型27-28
- 2.5 本章小結28-29
- 第3章 基于干涉模型的機構強度可靠性分析29-49
- 3.1 引言29
- 3.2 強度可靠性分析理論29-31
- 3.3 應力分析計算31-38
- 3.3.1 幾何模型建立32
- 3.3.2 網格劃分與柔性體建立32-34
- 3.3.3 動力學仿真分析34-36
- 3.3.4 有限元仿真分析36-38
- 3.4 強度可靠性分析計算38-47
- 3.4.1 隨機變量的分布39-40
- 3.4.2 隨機變量的輸入和映射關系40-42
- 3.4.3 響應的選擇與變量的輸出42-43
- 3.4.4 強度可靠性分析結果43-45
- 3.4.5 可靠性靈敏度分析結果45-47
- 3.5 本章小結47-49
- 第4章 基于累積損傷模型的機構疲勞可靠性分析49-59
- 4.1 引言49
- 4.2 疲勞可靠性分析理論49-53
- 4.2.1 疲勞計算公式49-51
- 4.2.2 雨流計數(shù)法51-52
- 4.2.3 Miner 疲勞累積損傷模型52-53
- 4.3 疲勞可靠性分析計算53-58
- 4.3.1 隨機變量的分布53-54
- 4.3.2 響應的選擇與變量的輸出54-55
- 4.3.3 疲勞可靠性分析結果55-57
- 4.3.4 可靠性靈敏度分析結果57-58
- 4.4 本章小結58-59
- 結論59-61
- 參考文獻61-6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65-67
- 致謝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紀玉杰;孫志禮;李良巧;;曲柄滑塊機構運動可靠性的仿真[J];兵工學報;2006年01期
2 趙希芳;;ADAMS中的柔性體分析研究[J];電子機械工程;2006年03期
3 孫簡;丁耀根;陳仲林;;電子線路板熱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研究[J];電子與信息學報;2009年04期
4 張彤;楊建梅;張良;張_g;;配氣機構仿真分析及其可靠性研究[J];工程圖學學報;2008年05期
5 張建國;劉英衛(wèi);蘇多;;飛行器機構可靠性分析技術及應用[J];航空學報;2006年05期
6 何輝,段敏,石晶,焦洪宇;應用Pro/E軟件實現(xiàn)零部件的參數(shù)化設計[J];機床與液壓;2004年11期
7 李瑞濤,方湄,張文明;虛擬樣機技術的概念及應用[J];機電一體化;2000年05期
8 熊光楞,王克明 ,郭斌;數(shù)字化設計與虛擬樣機技術[J];CAD/CAM與制造業(yè)信息化;2004年Z1期
9 喻天翔;宋筆鋒;萬方義;馮蘊雯;;機械可靠性試驗技術研究現(xiàn)狀和展望[J];機械強度;2007年02期
10 陳知泰;;基于疲勞強度的柔性曲柄滑塊機構優(yōu)化設計[J];機械設計;2009年01期
本文關鍵詞:參數(shù)化仿真在機構可靠性分析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16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4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