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機械論文 >

NS160G型鐵路起重機關鍵部件設計及整車動力學性能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8 09:20
  隨著我國鐵路客貨運列車運行速度的進一步提高,以及救援半徑的不斷擴大,對鐵路救援起重機的運行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鐵路救援部門的160t定長臂鐵路起重機,其保有量有30多臺,但因其結構限制,最高運行速度僅為85km/h,己不能滿足當前我國鐵路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需要。由于160t定長臂鐵路起重機的保有量大,且其結構和性能仍具有改造和提升的空間,并具有較好的經(jīng)濟性,因此,鐵道部決定對160t定長臂鐵路救援起重機進行技術改造,為增強其救援范圍和工作能力,用伸縮臂取代定長吊臂,并將其最高運行速度提升至120km/h。本文結合鐵路運輸部門的現(xiàn)實需要和2007年齊車公司科技開發(fā)項目,針對160t定長臂鐵路起重機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在對其結構和性能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和研究后,完成了160t定長臂鐵路起重機改造為伸縮臂起重機的設計方案和基本技術條件。本論文主要完成了NS160G型起重機設計方案;重新設計了起重機的關鍵部件——伸縮臂結構,并利用I-DEAS MasterSeries軟件,對其進行了有限元分析,論證設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利用多剛體系統(tǒng)動力學軟件,根據(jù)GB/T17426-1998《鐵道特種... 

【文章來源】:大連交通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NS160G型鐵路起重機關鍵部件設計及整車動力學性能的研究


傳動過程示意

示意圖,吊臂結構,示意圖,桁架式


起重機吊臂的結構形式根據(jù)截面形式不同,分為桁架式吊臂和箱形伸縮式吊臂,根據(jù)變幅方式不同分為定長臂和伸縮式吊臂兩種,如圖2.1所示。1 桁架式主臂 2 桁架式副臂 3 伸縮式吊臂圖2.1 吊臂結構示意圖Fig. 2.1 Sketch of the Boom structure由于起重機的改造要按照 TB/T3128-2006《鐵路起重機改造技術條件》進行,在TB/T3128-2006 中對伸縮式吊臂的長度已有規(guī)定,全縮狀態(tài)為 14.95m,全伸狀態(tài)為23.05m,因此二節(jié)伸縮式吊臂的長度不需要再選取。需要選取的是吊臂的截面形狀、材料等參數(shù)。2.1 設計方案2.1.1 吊臂截面形狀的選取起重機的伸縮式吊臂是一個雙向壓彎構件,除受有整體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的約束外,主要受局部穩(wěn)定性約束,因此把伸縮臂制成為箱形截面是合理的。為了減輕伸縮臂

伸縮臂,典型截面


抗彎能力與抗扭剛度,因此,中、小噸位輪式起重機的伸縮臂通常都采用這一形式,但是這種截面沒有充分發(fā)揮材料的承載能力,以及為了使伸縮臂各節(jié)間能很好地傳遞扭矩圖2.2 伸縮臂典型截面Fig. 2.2 Section of the typical telescopic booms和橫向力,需設附加支承。梯形截面的上翼緣板窄,下翼緣板寬,截面中性層靠下能發(fā)揮上翼緣板的機械性能。因上翼緣板窄,產(chǎn)生的彎曲力矩減小。梯形截面的扭轉剛度和橫向剛度均較矩形截面大,但是,這種截面的下翼緣板寬,對局部穩(wěn)定不利,材料性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且需設側向支承裝置,這是梯形截面的缺點。梯形和倒置梯形截面的伸縮臂通常用于大噸位的輪式起重機。八邊形和大圓角矩形截面的下翼緣板和腹板的實際計算寬度較小,有利于提高抗失穩(wěn)的能力。前后滑塊均支承在四角處,伸縮臂各板不產(chǎn)生局部彎曲,且能較好地傳遞扭矩與橫向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構架式貨車轉向架動力學性能及懸掛參數(shù)的研究[J]. 程平.  鐵道車輛. 2003(06)
[2]車輛結構建模中的幾個難點及對策[J]. 范國海,張純義,關曉麗,兆文忠,謝素明.  大連鐵道學院學報. 2000(03)
[3]結構優(yōu)化設計的現(xiàn)狀與進展(續(xù))[J]. 汪樹玉,劉國華,包志仁.  基建優(yōu)化. 1999(05)
[4]起重機方案設計的智能化技術[J]. 程菊生,童水光,汪希萱.  機電工程. 1998(01)
[5]軌道結構與車輛垂向耦合振動模型及軌道試驗研究[J]. 譚復興.  鐵道學報. 1997(S1)
[6]起重機的現(xiàn)代設計方法[J]. 須雷.  起重運輸機械. 1996(08)



本文編號:312529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12529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743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