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壓氣機氣動設計和分析方法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0 02:17
本文對離心式壓氣機S2流面通流的氣動分析和設計計算方法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與分析,通過背掠式轉子算例氣動分析驗算,將結果同原始數(shù)據(jù)作對比分析,驗證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上,計算了背掠式轉子的壓比流量特性曲線,分析了特性變化規(guī)律;借助不同的滑移因子模型,研究了氣流角變化對轉子特性曲線的影響;根據(jù)某小型高轉速離心壓氣機轉子的幾何數(shù)據(jù),編制了相應的三維葉片生成程序,計算出壓氣機轉子葉片的三維坐標,結合已知的進、出口氣動參數(shù),進行總壓損失估算,并對其進行了性能分析,得出了設計轉速和其它轉速下子午平面上的相對速度分布;在對氣動分析問題的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利用“全可控渦”的思想,將分析計算方法改成設計計算方法,完成了主方程的推導,計算程序的修改;設計計算中選取與原始算例相同的葉片渦分布,將計算結果同原始算例比較,驗證了設計方法和程序的正確性;通過給定不同的葉片渦分布,計算分析了葉片渦對葉片相對速度的影響,為通過葉片渦來比較好的控制葉片通道內子午面速度分布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技術途徑。
【文章來源】:西北工業(yè)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7背掠式離心轉子葉片正視圖
冠廳北口二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知,可以根據(jù)它用二次插值得到中間各個截面上的值,葉片后面的部分上下型面由圓弧和斜線組成,中間型面同樣使用二次插值得到,在型線數(shù)據(jù)生成完成之后,在葉片前緣的各個型面上要加入導圓弧;給定x,y,z三個方向上的節(jié)點時,要保證前后兩個部分節(jié)點的疏密程度一致,這樣顯示效果更加;輪盤圖的繪制同背掠式離心轉子一樣,只是葉片只有12個,旋轉角度要相應的增大。
冠廳北口二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知,可以根據(jù)它用二次插值得到中間各個截面上的值,葉片后面的部分上下型面由圓弧和斜線組成,中間型面同樣使用二次插值得到,在型線數(shù)據(jù)生成完成之后,在葉片前緣的各個型面上要加入導圓弧;給定x,y,z三個方向上的節(jié)點時,要保證前后兩個部分節(jié)點的疏密程度一致,這樣顯示效果更加;輪盤圖的繪制同背掠式離心轉子一樣,只是葉片只有12個,旋轉角度要相應的增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速離心壓氣機時輪性能預測及流場分析[J]. 高麗敏,席光,王尚錦,倪明玖.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1(04)
[2]NASA低速離心壓氣機時輪內部流動的數(shù)值研究[J]. 席光,王曉鋒,樊會元,倪明玖.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1(02)
[3]一種高壓比小流量新型離心風機的設計及試驗研究[J]. 張義云,祁大同,李景銀,趙復榮. 流體機械. 2000(07)
[4]離心壓縮機三元葉輪中相對速度及級的性能研究[J]. 田種玉,閆玉玲,韓敬軍. 流體機械. 1998(11)
[5]離心風機現(xiàn)代設計方法研究[J]. 朱之墀,黃東濤,邊曉東,盧鈺. 中國機械工程. 1998(08)
[6]“全可控渦”三元葉輪透平壓縮機的設計[J]. 洪坤. 流體機械. 1998(07)
[7]離心葉輪的半反命題設計[J]. 張莉,徐忠. 上海電力學院學報. 1998(01)
[8]離心壓氣機級三元粘性計算[J]. 趙曉路. 工程熱物理學報. 1997(01)
[9]多級離心壓氣機變工況性能預估及S2流面矩陣解[J]. 秦立森,趙曉路. 工程熱物理學報. 1996(S1)
[10]采用雙圓弧型線設計后向離心式通風機葉輪的試驗研究[J]. 王斗. 風機技術. 1996(04)
本文編號:2927014
【文章來源】:西北工業(yè)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17背掠式離心轉子葉片正視圖
冠廳北口二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知,可以根據(jù)它用二次插值得到中間各個截面上的值,葉片后面的部分上下型面由圓弧和斜線組成,中間型面同樣使用二次插值得到,在型線數(shù)據(jù)生成完成之后,在葉片前緣的各個型面上要加入導圓弧;給定x,y,z三個方向上的節(jié)點時,要保證前后兩個部分節(jié)點的疏密程度一致,這樣顯示效果更加;輪盤圖的繪制同背掠式離心轉子一樣,只是葉片只有12個,旋轉角度要相應的增大。
冠廳北口二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知,可以根據(jù)它用二次插值得到中間各個截面上的值,葉片后面的部分上下型面由圓弧和斜線組成,中間型面同樣使用二次插值得到,在型線數(shù)據(jù)生成完成之后,在葉片前緣的各個型面上要加入導圓弧;給定x,y,z三個方向上的節(jié)點時,要保證前后兩個部分節(jié)點的疏密程度一致,這樣顯示效果更加;輪盤圖的繪制同背掠式離心轉子一樣,只是葉片只有12個,旋轉角度要相應的增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速離心壓氣機時輪性能預測及流場分析[J]. 高麗敏,席光,王尚錦,倪明玖.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1(04)
[2]NASA低速離心壓氣機時輪內部流動的數(shù)值研究[J]. 席光,王曉鋒,樊會元,倪明玖.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01(02)
[3]一種高壓比小流量新型離心風機的設計及試驗研究[J]. 張義云,祁大同,李景銀,趙復榮. 流體機械. 2000(07)
[4]離心壓縮機三元葉輪中相對速度及級的性能研究[J]. 田種玉,閆玉玲,韓敬軍. 流體機械. 1998(11)
[5]離心風機現(xiàn)代設計方法研究[J]. 朱之墀,黃東濤,邊曉東,盧鈺. 中國機械工程. 1998(08)
[6]“全可控渦”三元葉輪透平壓縮機的設計[J]. 洪坤. 流體機械. 1998(07)
[7]離心葉輪的半反命題設計[J]. 張莉,徐忠. 上海電力學院學報. 1998(01)
[8]離心壓氣機級三元粘性計算[J]. 趙曉路. 工程熱物理學報. 1997(01)
[9]多級離心壓氣機變工況性能預估及S2流面矩陣解[J]. 秦立森,趙曉路. 工程熱物理學報. 1996(S1)
[10]采用雙圓弧型線設計后向離心式通風機葉輪的試驗研究[J]. 王斗. 風機技術. 1996(04)
本文編號:29270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2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