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
本文關鍵詞: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茫茫大海上做試驗是昂貴的、費時的,而且往往很難得出結論。為了消除外海實驗的必要性,能夠模擬深海環(huán)境條件的一些設施已經建成。目前,大多數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設備規(guī)模都相對較小,使較大零部件的深海環(huán)境模擬實驗受到了很大限制。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對大容積的深海環(huán)境模擬器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正是在水下空間模擬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的形勢下,本課題應運而生,它是國內目前同等壓力下容積最大的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器。 本文根據給定的技術指標,研究實驗艙體的結構方案、材料及安裝形式,基于GB150-2011“壓力容器”及JB4732-95“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計算標準”等理論依據,完成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實驗艙體的各部件的結構設計及相關部件的強度校核。最終確定各部件尺寸,并建立了艙體的三維模型。 研究高壓加卸載及穩(wěn)壓技術,開展深海高壓發(fā)生設備、裝置、管路和閥件的大體系統(tǒng)設計。確定實驗艙溫度控制方式,選擇要使用的設備類型,完成溫度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選擇要使用的控制理論及控制系統(tǒng)硬件和軟件,完成數據采集及中央控制系統(tǒng)的主要框圖設計。 最后基于有限元軟件對實驗艙進行強度、剛度、疲勞分析,通過詳細討論了各部件的變形、應力及疲勞特性,并與部分理論計算結果對照,得到了相關結論,進一步驗證了實驗艙的安全性。
【關鍵詞】:深海模擬 結構設計 控制 有限元 疲勞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H4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24
- 1.1 高壓容器綜述9-16
- 1.1.1 高壓容器發(fā)展現狀9-10
- 1.1.2 高壓容器發(fā)展趨勢及新進展10-12
- 1.1.3 高壓容器筒體的主要結構類型12-14
- 1.1.4 高壓容器常用的密封結構形式及特點14-16
- 1.2 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實驗艙16-21
- 1.2.1 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設備的現狀16-18
- 1.2.2 國內外現有的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實驗艙18-21
- 1.2.3 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技術發(fā)展趨勢21
- 1.3 課題的選題背景、意義21-22
- 1.3.1 選題背景21-22
- 1.3.2 意義22
- 1.4 課題主要研究內容22-24
- 2 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實驗艙結構設計24-42
- 2.1 高壓容器設計應考慮的問題24-25
- 2.2 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實驗艙的技術指標及設計計算準則25
- 2.3 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實驗艙的初步設計25-28
- 2.3.1 密封結構形式及安裝方式的選擇25-27
- 2.3.2 材料及制造方案的選擇27
- 2.3.3 初步設計方案27-28
- 2.4 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實驗艙詳細結構設計28-41
- 2.4.1 筒體壁厚計算28-29
- 2.4.2 球封頭計算29-30
- 2.4.3 筒體端部計算30-33
- 2.4.4 抗剪環(huán)結構設計33-34
- 2.4.5 平蓋結構設計34-38
- 2.4.6 密封圈、密封圈托架、熱套38
- 2.4.7 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實驗艙主要結構參數及裝配圖38-41
- 2.5 本章小結41-42
- 3 外圍附屬系統(tǒng)設計42-55
- 3.1 外圍附屬系統(tǒng)整體結構42-43
- 3.2 實驗艙壓力控制系統(tǒng)43-49
- 3.2.1 艙內壓力控制原理43
- 3.2.2 實驗艙壓力控制方案的確定43-44
- 3.2.3 實驗艙壓力控制系統(tǒng)的主體構成及工作過程44-47
- 3.2.4 實驗艙壓力控制系統(tǒng)的硬件相關說明47-49
- 3.3 實驗艙溫度控制系統(tǒng)49-52
- 3.3.1 壓力介質冷卻方案的確定49
- 3.3.2 實驗艙溫度控制系統(tǒng)49-52
- 3.4 數據采集及控制系統(tǒng)設計52-53
- 3.5 本章小結53-55
- 4 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實驗艙筒體有限元分析55-78
- 4.1 ANSYS 與 ANSYS Workbench 概述55-57
- 4.2 有限元分析步驟57-59
- 4.3 有限元分析結果討論59-77
- 4.3.1 實驗艙整體59-61
- 4.3.2 筒體61-67
- 4.3.3 熱套67-69
- 4.3.4 平蓋69-72
- 4.3.5 抗剪環(huán)72-75
- 4.3.6 密封圈托架75-77
- 4.4 本章小結77-78
- 5 基于有限元的筒體疲勞壽命分析78-86
- 5.1 高壓容器疲勞破壞概述78
- 5.2 防止高壓容器疲勞破壞的措施78-79
- 5.3 筒體疲勞壽命分析79-84
- 5.3.1 確定材料的應力-壽命曲線79-80
- 5.3.2 筒體理論壽命計算80-81
- 5.3.3 筒體疲勞有限元分析81-84
- 5.4 本章小結84-86
- 總結與展望86-87
- 參考文獻87-90
- 致謝90-91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91-9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延青;吳世軍;楊燦軍;王杭州;楊磊;;一種深海高壓閥的雙向密封結構設計及實驗研究[J];潤滑與密封;2008年09期
2 侯健;郭為民;鄧春龍;;深海環(huán)境因素對碳鋼腐蝕行為的影響[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08年06期
3 谷軍;;多浮標集裝式深海信息傳輸平臺系統(tǒng)技術[J];艦船科學技術;2009年01期
4 程凱;侯華明;李德平;郭金家;趙廣濤;鄭榮兒;;深海原位激光拉曼光譜系統(tǒng)釋樣設計與海試[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1年08期
5 陳輝;米智楠;;深海電磁單向閥的設計與仿真研究[J];流體傳動與控制;2012年05期
6 曹學鵬;鄧斌;于蘭英;俞祖英;榮一轔;;基于混合潤滑的深海溢流閥動特性研究[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9年09期
7 鄧春龍;;深海腐蝕研究試驗裝置成功投放[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08年05期
8 曹學鵬;張小麗;焦生杰;榮一轔;;深海閉環(huán)控制電液比例油壓源的環(huán)境適應性試驗研究[J];液壓與氣動;2012年11期
9 郭為民;樊洪;尚擁軍;;深海環(huán)境試驗裝置水下靜態(tài)受力計算[J];裝備環(huán)境工程;2008年05期
10 張毅;王國志;劉桓龍;鄧斌;肖鵬;;深海液壓動力源O形圈密封性能分析[J];液壓與氣動;2014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胡勝楠;張濤;邵亞薇;孟國哲;;循環(huán)靜水壓力對犧牲陽極陰極保護的影響[A];2010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0年
2 沈永春;萬正權;蔡新鋼;;深海環(huán)境模擬試驗裝置的研制[A];中國鋼結構協會海洋鋼結構分會2010年學術會議暨第六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曾恒一;李清平;吳應湘;;開發(fā)深海資源的海底空間站技術[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陳秀蘭;張熙穎;趙國琰;解彬彬;張玉忠;周百成;;深海極端環(huán)境下微生物的多樣性、有機氮的降解過程、生態(tài)適應及遺傳學基礎[A];中國遺傳學會第八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2004-2008)[C];2008年
5 劉櫻;劉莉;李瑛;王福會;;有機涂層/金屬體系在深海環(huán)境中失效行為及其機制的研究[A];2010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0年
6 周學濱;邵宗戰(zhàn);邢軍;;深海被動目標定深的隨機測量誤差分析[A];第六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1)[C];2008年
7 劉杰;王佳;李相波;;907A鋼改性環(huán)氧涂層在模擬深海環(huán)境中的吸水和失效行為研究[A];2010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0年
8 肖湘;王風平;曾湘;李升康;王鋒;李強;王鵬;胡松年;王建斌;曾曉薇;;深海細菌基因組研究進展[A];首屆全國微生物基因組學學術研討會會程與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李俊寶;夏金東;高俊琴;李宗杰;;一種深海寬帶半球指向性換能器[A];2008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吳月輝 余建斌;深海離我們多遙遠?[N];人民日報;2013年
2 賀嬌;深海環(huán)境面臨氣候變化威脅[N];中國礦業(yè)報;2011年
3 張耕;深海可能正在上演“公地悲劇”[N];大眾科技報;2007年
4 記者 林岳夫;深海環(huán)境模擬設備通過驗收[N];中國海洋報;2005年
5 甘曉;加速深海材料腐蝕研究迫在眉睫[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2年
6 通訊員 于莘明 記者 付毅飛;我國獲得首批深海腐蝕試驗數據[N];科技日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任荃 周y=貝;上海,要不要走向深海[N];文匯報;2008年
8 王瑞良;深海探險[N];北京科技報;2000年
9 記者 龍鄒霞;為人類開發(fā)利用深海打開一扇大門[N];中國海洋報;2013年
10 梁嬋;美發(fā)現深海新珊瑚物種同時發(fā)現“珊瑚墳場”[N];中國海洋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程凱;深海原位激光拉曼光譜系統(tǒng)機械結構設計及海上試驗關鍵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2 吳世軍;深海熱液保真采樣機理及其實現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3 曹學鵬;深海電液比例液壓源關鍵技術及工作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4 王春齊;聚合物復合材料深海環(huán)境吸濕行為及耐濕和阻濕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5 吳懷超;深海熱液原位探測技術研究及其原型系統(tǒng)集成[D];浙江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忠華;深海集礦機路徑控制系統(tǒng)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2 侯繼偉;深海極端環(huán)境模擬平臺電液比例壓力控制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楊延格;10Ni5CrMoV鋼動態(tài)力學性能及深海腐蝕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4 李風波;深海分層采樣技術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劉仲明;深海濁度探頭及其信號處理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魏曉;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4年
7 謝強;深海環(huán)境下電液比例變量泵流量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8 魏麗萍;深海微生物培養(yǎng)系統(tǒng)流動體系的建模與仿真[D];浙江大學;2005年
9 鄒波;深海電機旋轉軸密封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10 董賢信;深海環(huán)境模擬裝置監(jiān)測與控制系統(tǒng)設計[D];浙江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深海高壓環(huán)境模擬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22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