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系統(tǒng)匹配控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2 09:07
【摘要】: 針對國內變速器生產廠的現有條件,開展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研究,開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對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掌握核心技術,促進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與技術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進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1)通過發(fā)動機性能試驗,利用插值方法建立了發(fā)動機穩(wěn)態(tài)數值模型和動態(tài)數值模型;對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系統(tǒng)徑向彈簧型雙質量飛輪扭振減振器進行了設計和分析,分別建立了裝有徑向彈簧型雙質量飛輪扭振減振器和離合器從動盤式扭振減振器無阻尼固有特性計算分析模型,并對比分析了兩者對動力傳動系統(tǒng)的減振效果;在所設計的膜片彈簧離合器的基礎上,建立了該膜片彈簧離合器載荷-變形特性模型;最后建立了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傳動系統(tǒng)的動力學模型; 2)建立了汽車離合器滑磨功和壓盤表面溫升的計算分析模型;推導出離合器片摩擦系數與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式,確立了雙離合器自動變速汽車離合器轉矩精確傳遞的計算分析模型;在分析步進電機和離合器執(zhí)行機構動態(tài)響應特性的基礎上,建立了離合器執(zhí)行機構和離合器轉矩傳遞動力學模型;并對汽車離合器起步時主、從動盤的接合過程及離合器轉矩傳遞特性進行了仿真分析; 3)在雙離合器自動變速汽車起步時離合器接合速度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上,以提高汽車起步品質為原則,建立了節(jié)氣門開度及其變化率為輸入的兩離合器接合程度和汽車起步擋位的模糊控制器,設計出離合器轉速差及其變化率為輸入的離合器接合速度模糊控制器;并以長安CV11轎車為例進行了仿真分析; 4)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最佳擋位判斷方法,研究了基于Takagi-Sugeno模型的神經網絡結構及其算法,建立了基于Takagi-Sugeno模型的神經網絡的汽車自動變速器換擋規(guī)律模型;利用汽車實際車速與目標車速之差及其變化率建立了發(fā)動機模糊-最速控制模型;并對基于該模糊神經網絡的汽車自動變速器換擋規(guī)律進行了仿真分析; 5)在分析雙離合器自動變速汽車換擋品質影響因素的基礎上,設計出兩離合器分離、接合速度模糊控制器,并利用擋位傳動比的變化對兩離合器分離、接合速度模糊系統(tǒng)輸出量進行量化修正;并通過Matlab/simulink對裝有雙離合器自動變速汽車換擋品質進行了仿真分析。
【圖文】:
圖 1.2 歐洲自動變速器的發(fā)展趨勢Fig 1.2 Transmiss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Europe圖 1.3 北美自動變速器的發(fā)展趨勢Fig 1.3 Transmiss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North American
圖 1.3 北美自動變速器的發(fā)展趨勢Fig 1.3 Transmiss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North American圖 1.4 日本自動變速器的發(fā)展趨勢Fig 1.4 Transmiss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Japan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TH132.46
本文編號:2675758
【圖文】:
圖 1.2 歐洲自動變速器的發(fā)展趨勢Fig 1.2 Transmiss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Europe圖 1.3 北美自動變速器的發(fā)展趨勢Fig 1.3 Transmiss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North American
圖 1.3 北美自動變速器的發(fā)展趨勢Fig 1.3 Transmiss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North American圖 1.4 日本自動變速器的發(fā)展趨勢Fig 1.4 Transmiss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Japan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TH132.46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廖林清;沈余陽;張君;;汽車起步過程離合器滑磨功仿真分析[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2年04期
2 黃芳;魯統(tǒng)利;吳明翔;;干式雙離合器接合過程最優(yōu)控制[J];汽車工程學報;2013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永剛;轎車雙離合器自動變速系統(tǒng)綜合匹配控制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劉偉;單燃料CNG發(fā)動機電控系統(tǒng)開發(fā)[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徐劍波;農業(yè)拖拉機DCT傳動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3 劉景南;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預換擋控制及仿真分析[D];重慶大學;2011年
4 李康力;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故障診斷及故障處理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5 胡宏奎;重型商用車AMT試驗臺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6 王勇;DCT無沖擊換檔的仿真與優(yōu)化[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7 張子川;DCT換擋過程膜片彈簧離合器滑摩狀況的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2年
8 代紅偉;干式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換擋控制策略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2年
9 黃芳;干式雙離合器換擋接合規(guī)律及其控制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6757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7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