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圓齒輪CAD、CAM及仿真設計的研究
【圖文】:
四章CAD系統(tǒng)的設計非圓齒輪CAD、CAM及仿真設計的研究充角度函數(shù)setPatternA州e可以分別設置圖案的間距、比例和角度。由于本例圖案類型是SOLID,間距函數(shù)、間距函數(shù)和間距函數(shù)就不起作用了。圖4一13a)和b)分別是例圖案類型是SOLID和AR一HBONE的圖案填充。a)SOLIDb)AR一HBONE(比例為0.1)圖4一13填充圖案類型4.3.2非圓齒輪副選擇模塊仿真可以是自動仿真也可以是用戶手動仿真。本系統(tǒng)采用手動仿真。手動仿真能使用戶直接控制仿真過程,這樣使本系統(tǒng)具有很好的人機交互能力。要仿真非圓齒輪副的轉(zhuǎn)動,第一步要確認選中的是否為非圓齒輪副。此處用選擇集來標識非圓齒輪副。首先,當創(chuàng)建齒廓曲線、齒廓曲線的圖案填充和轉(zhuǎn)動軸孔時,記錄它們的ID,以主動輪為例,分別把它們的ID添加(哪,‘nd)到由AcDbObjectI’劍尹探沙定義的en擠辦變量中去。然后創(chuàng)建選擇集ssG,,創(chuàng)建選擇集第一步要做的是創(chuàng)建包含第一實體的選擇集
1.手動加載(l)在AutoCAD200o中單擊工具!加載應用程序菜單命令或者在命令行中輸入aPPload命令,出現(xiàn)如圖6一la)所示的對話框。然后查找并選中要加載的objeetARX應用程序。a)方式一b)方式二圖6一l手動加載objectARx應用程序(2)在命令行中輸入ARX命令,在輸入選項中選擇加載(L),彈出加載對話框如圖6一lb),然后查找并選中要加載的ObjeetARX應用程序。(l)與(2)兩種方法都可以加載ARX,不同的是,方法(1)還可以加載其它應用程序,如VBA文件、LISP文件等,而方法(1)則只能加載ARX、DBX文件。2.自動加載(1)用記事本編輯ACAD.Rx文件,加入所要加載的ARX程序的絕對路徑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TH13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利生;黃因慧;夏曉明;余承業(yè);;線切割CNC系統(tǒng)多機通訊研究[J];電加工與模具;1992年06期
2 奚紹申;對“電火花”和“線切割”兩個術語的商榷[J];電加工與模具;1994年02期
3 楊光龍,黃曉琴;線切割模具變形開裂規(guī)律及防止措施[J];機械制造;2000年04期
4 吳竹溪,謝友寶,舒嶸;線切割圖形自動編程系統(tǒng)設計[J];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5 田學軍;影響電火花加工進程的因素分析[J];機電工程技術;2005年08期
6 魏偉鋒;趙永強;侯紅玲;;快走絲線切割電極絲的預應力法張緊[J];機械;2006年01期
7 曾紅;靳云飛;;快走絲線切割加工過程中短路的原因與對策[J];機床與液壓;2011年06期
8 汪廷椿,方曼利;用作圖法解題與編制線切割指令程序的庫過程[J];鐵道車輛;1984年07期
9 劉政華;漢語拼音問答式線切割自動編程[J];模具工業(yè);1987年10期
10 黃炎;;WPP線切割毫微秒脈沖電源[J];電加工與模具;199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慕紅英;;線切割及電火花在壓鑄模修/改模中的應用[A];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重慶鑄造行業(yè)協(xié)會2010重慶市鑄造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趙萬生;李論;郭艷玲;;電火花線切割CAD/CAM集成系統(tǒng)的研究[A];特種加工技術——200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3 鄧杰軍;;CAD、CAM一體化線切割自動編程系統(tǒng)[A];特種加工技術——200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4 肖乃寬;;精密模具的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工藝[A];特種加工技術——200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DPSK-48單片機線切割控制系統(tǒng)[A];第五屆全國電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線切割加工篇)[C];1986年
6 張洛平;;一種數(shù)控線切割程序存儲盒[A];第八屆全國電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7 彭云成;劉金海;李國祿;晉會錦;張會友;邊泊乾;王紹勤;;CADI磨球落球疲勞試驗中殘余奧氏體相變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鑄造年會暨2011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11年
8 趙萬生;麥山;白基成;劉晉春;;微型計算機與線切割微機控制器串行通訊技術[A];第七屆全國電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9 張學仁;陳洪勛;周宏俊;;線切割工藝參數(shù)對表面層的影響[A];第四屆全國電加工學術會議論文集[C];1983年
10 沈愛珠;呂曉綱;;“WBKX-2”線切割微機編程控制系統(tǒng)[A];第七屆全國電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鑫賀;“我是一顆小小螺絲釘”[N];營口日報;2008年
2 楊健 龔麗;立足崗位建功立業(yè)[N];中國航空報;2005年
3 王君毅 DigiTimes;友達42英寸面板出貨告捷 傳獲飛利浦訂單[N];電子資訊時報;2006年
4 記者 唐彩萍 通訊員 肖寒宇;采用金剛石線切割硅片術問世[N];江西日報;2011年
5 記者 陳炳欣;六代線切割顯示器面板日增 LPL三季度推18.5W[N];電子資訊時報;2008年
6 王君毅 DigiTimes;殺雞用牛刀 三星以七代線切割顯示器面板[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7 通訊員 段同剛 高琴偉;晶龍集團虎年“開門紅”[N];河北日報;2010年
8 王君毅 DigiTimes;產(chǎn)能排擠19W面板供貨趨向吃緊[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9 段心鑫邋柯小榮;意識領先 寶瑪數(shù)控服務與創(chuàng)新雙發(fā)力[N];中國工業(yè)報;2007年
10 顧波;遼寧公司加強增供擴銷工作[N];國家電網(wǎng)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汪惠芬;協(xié)同開發(fā)環(huán)境中CAD/CAM集成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禮剛;非圓齒輪CAD、CAM及仿真設計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2 王東輝;基于ACIS的線切割自動編程軟件開發(fā)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4年
3 戚元霞;挖掘機斗齒CADI新材料試制研究試驗[D];廣西大學;2012年
4 倪高紅;低速走絲線切割運動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5 肖蘇華;圖形交互式線切割編程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廣西大學;2004年
6 徐紅啟;關于提高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效率的工藝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7 劉成芳;基于PCI總線的線切割控制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8 王曉亞;高速走絲線切割工藝建模方法及仿真系統(tǒng)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9 羅玲慧;數(shù)控線切割CAD/CAM集成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研究[D];廣西大學;2003年
10 肖偉杰;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工藝仿真系統(tǒng)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590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59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