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軸承磁場中等效力矩的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磁力軸承磁場中等效力矩的研究 出處:《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磁懸浮技術(shù)是利用磁場力達到非接觸式支撐的和新型技術(shù)。磁懸浮技術(shù)的應用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利用直線電機對懸浮體進行牽引,使其在特定鋪設(shè)的軌道上運行,形成磁懸浮列車;二是將懸浮體用旋轉(zhuǎn)電機來驅(qū)動,使其繞特定的軸線旋轉(zhuǎn),即磁懸浮轉(zhuǎn)子。 磁力軸承采用磁懸浮技術(shù),具有無機械接觸、無磨損、無需潤滑、適合高速運動和主動控制顯著等優(yōu)點,但是不能保證磁力軸承轉(zhuǎn)子運動過程中沒有外部阻力作用。本文將磁力軸承轉(zhuǎn)子運動過程中的能耗(不包含風損)等效為阻力矩,定義該阻力矩為磁力軸承磁場中的等效力矩。磁力軸承轉(zhuǎn)子系統(tǒng)運動中的能耗主要分為銅損、鐵損。銅損產(chǎn)生于定子的線圈中,鐵損同時產(chǎn)生于定子和轉(zhuǎn)子中;從整個磁懸浮系統(tǒng)的能量來看,磁力軸承的能量損耗還包含空氣的摩擦損耗,轉(zhuǎn)子振動的損耗,由于空氣損耗不是磁力軸承所特有的問題,且有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本論文并不研究其特性。 本文通過實驗研究徑向磁力軸承和軸向磁力軸承在磁場中受到的等效力矩,由于兩種磁力軸承結(jié)構(gòu)的不同,本文對它們分開進行研究。利用課題組自主研發(fā)的相關(guān)裝置,通過實驗方法研究兩種磁力軸承最小單元(U電磁鐵單元)的等效阻力。以U型電磁鐵為研究載體,對磁力軸承的等效力矩進行研究,得出相關(guān)推論公式,并利用課題組研發(fā)的五自由度磁懸浮主軸對等效力矩進行驗證。
[Abstract]:Maglev technology is the use of magnetic field force to achieve non-contact support and new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levitation technology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one is the suspension traction by linear motor to run on a particular track lay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maglev train; two is the rotary motor driven by suspension, make it around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magnetic suspension rotor.
The magnetic levitation technology of magnetic bearing, has no mechanical contact, no wear, no lubrication, suitable for high speed movement and active control of significant advantages, but can not guarantee that no external force of magnetic bearing rotor movement proces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magnetic bearing rotor movement in the process (not including wind damage) is equivalent to the definition of resistance moment. The resistance moment for the equivalent moment of magnetic bearing in magnetic field. The energy movement of magnetic bearing rotor system is mainly divided into copper loss, iron loss, copper loss generated in the stator coil, the iron loss generated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stator and rotor; from the whole system of energy, the energy loss of the magnetic bearings also includes air friction loss the loss of rotor vibration, due to the unique air loss is magnetic bearing, and a perfect theory system, this thesis does not study its properties.
The equivalent moment through experimental study of radial magnetic bearing and axial magnetic bearing in magnetic field, because the two kinds of magnetic bearing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this paper separately studied. Related research group of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vice,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of two kinds of magnetic bearing unit (U electromagnet unit) equivalent resistance. The U type electromagnet as the carrier, the equivalent moment of magnetic bearings is studied, draw relevant inference formula, and validate the equivalent moment using the group'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ive degree of freedom AMB.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H133.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振亭;磁力軸承在離心式壓縮機組的應用與發(fā)展[J];化工設(shè)備與管道;1994年06期
2 常春江,林基恕;21世紀先進航空發(fā)動機動力傳輸系統(tǒng)[J];航空科學技術(shù);1997年01期
3 陳鋼,胡業(yè)發(fā);磁力軸承高速磨削主軸結(jié)構(gòu)設(shè)計[J];湖北工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4 劉小英,江征風,容一鳴,劉曉軍,胡業(yè)發(fā);軸向數(shù)控磁力軸承系統(tǒng)的研究[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00年04期
5 高志華,胡業(yè)發(fā);磁力軸承剛度阻尼特性研究[J];中國制造業(yè)信息化;2005年02期
6 史挺進;陸鐘洲;;磁力軸承的原理及應用[J];華東電力;1990年12期
7 劉曉軍,劉小英,胡業(yè)發(fā),柴蒼修;軸向數(shù)控磁力軸承電磁力計算及剛度研究[J];武漢工業(yè)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8 Jean-Noel ,Hennau ,蔣國鑫;壓縮機和其它透平機械的磁力軸承[J];燃氣輪機技術(shù);1993年01期
9 朱復謙;適應超高速要求的磁力軸承[J];制造技術(shù)與機床;1978年04期
10 李如松;一種裝磁力軸承的高速主軸部件[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shù);1990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丁國平;胡業(yè)發(fā);周祖德;;磁懸浮硬盤驅(qū)動器研發(fā)中的磁場測量[A];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設(shè)計與傳動學會、武漢機械設(shè)計與傳動學會2008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2)[C];2008年
2 劉小靜;;主動磁力軸承非線性剛度研究[A];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機械設(shè)計與傳動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3 陳愛萍;丁嘉羽;洪歐;;稿件的選稿標準及其在審稿意見分歧時的實踐[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四集)[C];2006年
4 金麗華;高振嵐;霍永忠;;液晶高彈體的壓電及光機械特性[A];第二屆全國壓電和聲波理論及器件技術(shù)研討會摘要集[C];2006年
5 劉成俊;劉軍;井上剛志;石田幸男;;電磁外力激勵下裂紋轉(zhuǎn)子非線性振動響應實驗研究[A];第九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丁伯民;;對峰值應力基本特征的分析和討論[A];第六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shù)會議壓力容器先進技術(shù)精選集[C];2005年
7 徐根元;;機械設(shè)備“終身潤滑”技術(shù)問題的探討[A];2010全國機械裝備先進制造技術(shù)(廣州)高峰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8 盧鵬飛;;提高工藝裝置用離心壓縮機效率和性能的途徑[A];面向制造業(yè)的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shù)創(chuàng)新設(shè)計的基礎(chǔ)技術(shù)——200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電測量所所長 宗建華;好電表:方便又節(jié)能[N];中國質(zhì)量報;2004年
2 胡清禾 李俊明;國產(chǎn)電表瞄準高端市場[N];中國質(zhì)量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庫少平;磁力軸承故障診斷的相關(guān)理論與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2 丁國平;磁力軸承電磁場的相關(guān)理論和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3 王天煜;高速永磁電機轉(zhuǎn)子綜合設(shè)計方法及動力學特性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湯雙清;飛輪電池磁懸浮支承系統(tǒng)理論及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5 鐘毅;磁懸浮嵌入式控制系統(tǒng)基礎(chǔ)理論和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6 王繼強;高速永磁電機的機械和電磁特性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7年
7 吳國慶;用于數(shù)控機床的磁懸浮支承系統(tǒng)及其控制技術(shù)[D];上海大學;2006年
8 張錦光;磁懸浮轉(zhuǎn)子系統(tǒng)建模技術(shù)及其虛擬樣機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9 吳華春;磁力軸承支承的轉(zhuǎn)子動態(tài)特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10 王曉光;磁懸浮轉(zhuǎn)子系統(tǒng)的耦合理論分析及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文鼎;磁力軸承磁場中等效力矩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2 高長生;磁力軸承支承剛度的實驗測量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麗;基于支持向量機的磁力軸承控制算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4 梅榮海;制造誤差對磁力軸承動態(tài)特性的影響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5 李中秋;磁力軸承的智能控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6 簡寶寅;大氣隙混合磁力軸承磁場分布規(guī)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7 陳龍;磁力軸承結(jié)構(gòu)參數(shù)化設(shè)計[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8 邵傳龍;磁力軸承的模糊控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9 丁國平;磁力軸承電磁場理論分析和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10 聶紅偉;基于DSP的磁力軸承數(shù)字控制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3632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36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