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軸承疲勞失效過程與壽命模型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24 10:01
本文關鍵詞:滾動軸承疲勞失效過程與壽命模型的研究
【摘要】:機械設備的發(fā)展對軸承的可靠度和壽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針對點蝕和剝落的接觸疲勞失效,從材料的微觀結構、受載下的材料響應、疲勞裂紋萌生與擴展過程的模擬3個方面分析軸承疲勞失效。針對滾動軸承疲勞壽命的計算,介紹了L-P模型、C-T模型、I-H模型、ISO計算模型、Z-C-M模型、T模型、Z-P-P模型、S模型、高可靠度模型、計算模型和其他模型;最后提出應結合軸承零件的運動特性來研究滾動軸承的疲勞失效并進行疲勞壽命計算。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75436) 國家“八六三”計劃(2015AA043002)
【分類號】:TH133.33
【正文快照】: 滾動軸承是應用最廣泛的機械零部件之一,其性能對機械系統(tǒng)性能有著重大影響。自1947年Lundberg和Palmgren將Hertz接觸理論用于計算滾動軸承的載荷能力與疲勞壽命以來,人們對滾動軸承疲勞失效的機理進行了大量研究,從而指導軸承的設計生產及應用。隨著高速交通運輸設備的發(fā)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鈺,王丹,孫志禮,丁津原;截尾分布的應力壽命模型[J];東北大學學報;2000年02期
,本文編號:12218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22184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