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梯度下熱障涂層殘余應力的解析模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9 17:49
熱障涂層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部件,在熱載荷作用下材料間所集聚的殘余應力是導致其層裂和失效的重要原因。針對熱障涂層由于溫度梯度產生的熱應力不匹配問題,建立了不依賴于材料層數(shù)的殘余應力分析的解析模型。建立基體-粘結層-陶瓷層的三層平面應變模型,分析了系統(tǒng)內應變、應力的分布情況,研究了溫度梯度對層間殘余應力的影響。研究了陶瓷層厚度對系統(tǒng)各層表面應力和曲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存在溫度梯度時界面處應力有明顯的突變,且各層的殘余應力比無梯度時的大。表面應力和曲率都隨陶瓷層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文章來源】:熱加工工藝. 2020,49(2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熱障涂層熱應力作用下變形的示意圖
圖2為建立的三層平面應變模型圖,取基體厚度為ts=2 mm、粘結層(BC)厚度0.2 mm、陶瓷層(TBC)厚度tt為0.3mm;w選用1Cr18Ni9Ti不銹鋼材料,BC、TBC各涂層材料分別為Ni Co Cr Al Y(Y為微量元素)和Zr O2-8%Y2O3。材料彈性模量和熱膨脹系數(shù)參數(shù)取定值,見表1。設系統(tǒng)中沿涂層厚度方向的溫度分布按一維熱傳導來處理,計算方法如下[13-14]:
設定系統(tǒng)的服役溫度為1000℃,受熱冷卻至室溫后,基體中的應變量分布見圖3,式(2)中的總應變ε由均勻應變c和彎曲應變(z-tb)/r兩部分組成,均勻應變的大小由式(8)求得,彎曲應變大小由式(9)、(10)求得。圖4表示基體中的應力分布?煽吹,彎曲中性軸和傳統(tǒng)中性軸的區(qū)別,彎曲中性軸的位置可通過式(9)計算得到,且其值為tb=-0.758 mm,而傳統(tǒng)中認為應力為零的中性軸是z=-0.845mm的位置。Hsueh等[15]研究熱障涂層應力時都認為各層溫度變化量是相同的,而本文解析計算模型中認為各層溫度變化量是不同的,原因有二:(1)材料間熱物性差異,(2)陶瓷材料良好的隔熱性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熱載荷下熱障涂層表-界面裂紋間的相互影響[J]. 呂凱,徐穎強,孫戩,李征,趙興. 航空動力學報. 2019(01)
[2]氧化層非均勻增長對熱障涂層應力分布的影響[J]. 賈攀峰,齊紅宇,李少林,楊曉光. 航空動力學報. 2018(07)
[3]熱障涂層用稀土鋯酸鹽陶瓷材料研究進展[J]. 楊煥,王思青,王衍飛. 人工晶體學報. 2016(09)
[4]熱障涂層技術在航空發(fā)動機渦輪葉片上的應用[J]. 李釗,蔡文波. 航空發(fā)動機. 2015(05)
[5]基于圓筒模型的熱障涂層安定分析[J]. 徐穎強,孫戩,李萬鐘,張一弛,陳亞亞. 力學學報. 2015(05)
[6]高溫氧化對EB-PVD熱障涂層內部應力場分布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J]. 郝勇,齊紅宇,馬立強. 航空動力學報. 2014(07)
[7]熱障涂層的殘余應力分析[J]. 李志華,李煥喜,徐惠彬,宮聲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4(03)
本文編號:3238266
【文章來源】:熱加工工藝. 2020,49(2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熱障涂層熱應力作用下變形的示意圖
圖2為建立的三層平面應變模型圖,取基體厚度為ts=2 mm、粘結層(BC)厚度0.2 mm、陶瓷層(TBC)厚度tt為0.3mm;w選用1Cr18Ni9Ti不銹鋼材料,BC、TBC各涂層材料分別為Ni Co Cr Al Y(Y為微量元素)和Zr O2-8%Y2O3。材料彈性模量和熱膨脹系數(shù)參數(shù)取定值,見表1。設系統(tǒng)中沿涂層厚度方向的溫度分布按一維熱傳導來處理,計算方法如下[13-14]:
設定系統(tǒng)的服役溫度為1000℃,受熱冷卻至室溫后,基體中的應變量分布見圖3,式(2)中的總應變ε由均勻應變c和彎曲應變(z-tb)/r兩部分組成,均勻應變的大小由式(8)求得,彎曲應變大小由式(9)、(10)求得。圖4表示基體中的應力分布?煽吹,彎曲中性軸和傳統(tǒng)中性軸的區(qū)別,彎曲中性軸的位置可通過式(9)計算得到,且其值為tb=-0.758 mm,而傳統(tǒng)中認為應力為零的中性軸是z=-0.845mm的位置。Hsueh等[15]研究熱障涂層應力時都認為各層溫度變化量是相同的,而本文解析計算模型中認為各層溫度變化量是不同的,原因有二:(1)材料間熱物性差異,(2)陶瓷材料良好的隔熱性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熱載荷下熱障涂層表-界面裂紋間的相互影響[J]. 呂凱,徐穎強,孫戩,李征,趙興. 航空動力學報. 2019(01)
[2]氧化層非均勻增長對熱障涂層應力分布的影響[J]. 賈攀峰,齊紅宇,李少林,楊曉光. 航空動力學報. 2018(07)
[3]熱障涂層用稀土鋯酸鹽陶瓷材料研究進展[J]. 楊煥,王思青,王衍飛. 人工晶體學報. 2016(09)
[4]熱障涂層技術在航空發(fā)動機渦輪葉片上的應用[J]. 李釗,蔡文波. 航空發(fā)動機. 2015(05)
[5]基于圓筒模型的熱障涂層安定分析[J]. 徐穎強,孫戩,李萬鐘,張一弛,陳亞亞. 力學學報. 2015(05)
[6]高溫氧化對EB-PVD熱障涂層內部應力場分布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J]. 郝勇,齊紅宇,馬立強. 航空動力學報. 2014(07)
[7]熱障涂層的殘余應力分析[J]. 李志華,李煥喜,徐惠彬,宮聲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 2004(03)
本文編號:323826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32382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